从SARS到埃博拉:滥食野生动物之罪?

从SARS到埃博拉滥食野生动物之罪

博拉,这几个字面意思并不可怕的字眼,却自2014年2月起令人闻之色变。据统计,截至10月1日,这场爆发于西非国家的疫情已造成确诊或疑似病例7,157例,并致3,330人丧生。在这次疫情中,感染及死亡人数都达到历史最高,并仍处于恶化状态中。今年9月下旬,WHO的专家发布了一份为期九个月的评估报告,称西非地区埃博拉疫病的死亡率高达71%,目前应对这种传染病的前景黯淡。该报告警告,若控制传播的措施未取得明显进展,未来几个月埃博拉病例的增加速度将由目前的每周数百例增至数千例,到11月2日可能超过2万例。这不禁让人回忆起另一类似事件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或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002年,SARS在中国广东顺德首发,并很快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对于这两起传染病疫潮的传染源,不少研究剑指人类滥食野生动物的行为。痛定思痛之余,更多的人开始追问传染病滥食野生动物之间,究竟有何联系。   自食其果?   俗语有云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朴素地道出了食物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健康合理的饮食不仅可以满足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体力活动的需要,而且可以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反,不良的饮食则会导致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而感染疾病,甚至死亡。   SARS   提及发生在2002年冬到2003年的那场肆虐全球的传染病SARS,至今仍令人心有余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即严重急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性呼吸道综合征(简称SARS),是因SARS病毒感染而导致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该病其主要症状为发热,以及快速发展的呼吸系统衰竭,同时伴随着寒战、肌肉疼痛、头疼和食欲减退。该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2002年11月,SARS在中国广东省部分地区悄然出现。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发展后,扩散到中国内地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而发展至全球,共波及亚洲、美洲、欧洲等32个国家和地区。   据统计,在2003年上半年爆发期间,SARS共造成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的8,439人感染,812人死亡。SARS患者的平均死亡率为9.6%左右,最高可能达到14%15%。这些病例主要发生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在被感染者中,有20%是科学家和医务人员。   埃博拉   相较于SARS患者的平均死亡率,烈性传染病病毒博拉死亡率最高可达90%,几乎是SARS的10倍。   在电子显微镜下,埃博拉病毒呈现出纤丝状,这些纤丝会出现弯曲或者缠绕的状态,仿佛蠕虫一般。病毒会附在负责吞食及消灭入侵病菌、被称为人体免疫系统前卫的白血球上,使其无法作用,随后如入无人之境般攻击血管壁细胞,使血管壁弱化甚至破洞,致使病人因大量出血而导致休克死亡,这就是可怕的埃博拉出血热。   这种病毒摧毁的细胞与艾滋病病毒针对的细胞相同,不过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入侵性更强,它会彻底摧毁人体免疫系统的基本成分。有人比喻说,把艾滋病病毒一年所起的作用浓缩在两个星期内,就是埃博拉病毒的威力。埃博拉出血热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大的病毒疾病。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苦心研究,但至今既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疫苗,目前只能初步认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   埃博拉病毒潜伏期为2—21天。从现有信息来看,潜伏期的病人没有传染性。一旦发病,病人体内的毒素便会分泌出来。但问题在于发病早期,很多人无法确诊,这就加大了传播风险。北京友谊医院热带病研究所副主任医师邹洋介绍,感染博拉病毒者的早期症状主要是起病急,有发烧、恶心、呕吐、肌肉酸痛、极度虚弱等典型症状,其病情变化急剧。几天后,埃博拉病毒的早期症状就会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血栓形成和出血不止,患者的肝脏、脾、大脑和其他内脏里会出现血液凝块。病毒穿透血管和毛细血管,迫使血管里的血液渗入到周围组织。对那些被这种疾病征服的人来说,他们最终往往会因多器官衰竭、出血不止或者是休克死亡。对那些幸存下来的人而言,他们必须经常进行检查,以便确保他们的体液里不再有这种病毒,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安全出院。来自世卫组织的信息显示,患有此病的男性在病情康复7周后,仍可能通过精液传播。   一般来说,埃博拉病毒会通过密切接触途径从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或其他体液传到人类。埃博拉病毒在人际间也可以直接传播,主要是由于健康人接触到了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或其它体液,或者间接接触受到这类体液污染的环境而受到感染。目前,科学家仅发现雷斯顿埃博拉病毒能够通过空气在猴子中传播,还没有证据表明埃博拉病毒能够通过空气在人际间传播。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表示,这一病毒的发病特征并无特异性,医生在判断是否为疑似埃博拉病毒感染者时,需要格外关注病人是否有前往非洲地区国家的外出史。有相关外出史又出现了类似出血、发热情况的市民,在就医时应主动提醒医生。   溯源   在对SARS的起源进行探索时,曾有过多种说法。当初怀疑的对象有多种,如鸟类、水禽、蝙蝠、穿山甲、果子狸、狐狸、猕猴、刺猬、田鼠等野生动物和部分家畜。在中国大陆,尤其是南方,特别是在云贵高原及两广(广东、广西)地区,果子狸常被当作野味食用。因此,医学界许多人士认为人类是通过食用果子狸感染了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后来有流行病学证据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野生动物市场上的果子狸是SARS冠状病毒的直接来源。但是,2013年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中华菊头蝠才是SARS病毒的源头。从中华菊头蝠分离出的SARS样冠状病毒可以利用人、果子狸和中华菊头蝠ACE2作为其功能受体,并且能感染人、猪、猴以及蝙蝠的多种细胞。   为了追踪此次埃博拉大规模暴发的起源,由德国柏林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疾病生态学家、。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