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技人力资源的区域知识存量测度研究思路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摘要:文章对前人在知识存量测度方面的 研究 进行了 总结 和 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 科技 人力资源知识存量测度研究思路,试图为区域知识存量测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知识存量测度科技人力资源      一、 前言      在以知识为基础的 经济 中,知识已成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根据新经济增长 理论 :知识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而区域知识存量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知识生产状况和技术创新的 发展 潜力,也是测度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是指产生新知识的意识、行为、过程和潜力。在知识经济 时代 ,对于任何国家来说,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都是在扩大知识存量的基础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对区域知识存量特别是区域创新知识存量进行评价和测度,是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的基础,对于研究 中国 区域经济增长也具有   一定的意义。      二、 知识存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国外的研究。根据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1996年《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对知识的界定:知识是人对世界的认识成果。它可以划分为编码知识(Codified Knowledge)和沉默知识(Tacit Knowledge)。由于沉默知识的存在和知识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知识量化存在着很大困难,所以学术界对于知识存量测度往往是迂回进行的。   罗伯特·索洛(Solow,R·M·)(1956)认为:经济增长中不能由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所解释的部分可用知识来解释。这部分经济增长的归因被称为索罗残数。其实索罗残数仅仅是从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来考虑的,这种类型的度量还包括20世纪60年代丹尼森提出的“增长因素分析法”。但他们很难对于区域知识存量进行度量。   对于知识存量测度还包括利用RD投入专利知识产业等因素进行研究。其中使用RD投入进行知识资本存量研究主要是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和澳大利亚政府——联邦 科学 与 工业 研究组织(CSIRO)构造的知识资本存量模型。   其中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对知识存量研究,根据RD投入的可积累性,采用折旧摊销和有关部门的RD存量指标估计RD投资回报,它用RD存量看作知识存量的衡量指标。澳大利亚政府——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RD资本存量是基于永续盘存模型进行的。对于用知识产业来测度知识存量方面的研究:美国学者马克鲁普提出知识产业发展度的 方法 ,它是通过测度区域知识产业发展度,然后与发展经济基数指标相乘得到区域知识存量衡量指标的。      2.国内的研究。国内对知识存量研究起步较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他们都是集中在对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的定性描述和分析。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 内容 :(1)以RD投入专利等为研究对象对区域研发投入指标进行分析,作为区域知识存量的度量;(2)以 企业 或经济组织的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力、物化和组织等指标对企业的知识存量进行研究。   第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依据知识知识经济发展的作用和经济学分析,依据国外知识存量的相关研究,对区域RD投入专利知识产业等指标进行研究

第二方面的研究以企业或经济组织的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力、物化和组织等指标对企业的知识存量进行研究。涉及到图论中的有向无环图理论及多层次灰色关联评价等方法。      3. 知识存量测度研究。根据世界银行、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 Academy of Science)、澳大利亚、我国经济学家胡鞍钢对知识存量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对知识产业的投入知识的产出以及知识获取、知识吸收、知识交流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见表1)。      以上关于知识评价、知识与发展、知识活动、知识经济、区域科技竞争力以及区域创新能力指标对于区域知识存量测度主要集中在知识获取、知识吸收、知识交流等几个方面。其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本国或本地生产知识的能力、利用外国或外地知识的能力;知识的吸收能力反映地区的人口利用已有知识的能力,包括人力资本存量人人力资本的创造能力;知识的交流能力反映地区人口传播知识的能力,反映地区人口获取信息的途径以及通过上述途径传播知识的效率。上述指标体系可以为区域知识存量测度模型提供借鉴。      4. 对现有研究基础的分析。 目前 ,对知识存量研究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一是国家或企业对RD的投入。通过 计算 RD各年投入的积累,再用折旧率计算它的存量从而估算RD的投资回报率。二是对人力资源存量、流量(变动情况)进行统计和折算,从而估计RD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利用专利使用期和失效的资料,近似估计专利存量。以上三方面的研究虽然是必要的,但是作为对知识存量测度却是远远不够的,并不能完全反映知识存量。   这些研究主要存在两方面的 问题 :一方面研究难度较大,准确性较低。RD的投入及折旧难以准确计算,投入的效果和回报率难以测量。另一方面,建立在RD投入专利等单一指标或简单指标组合基础上的知识存量研究,对评价区域创新能力作用有限,知识存量远远不止这些内容,它只能部分反映RD的存量,而RD并不能代表知识存量,对知识存量的 影响 因素很多,例如国家或地区的科学水平、经济基础、文化环境、全民素质等都决定了对区域知识存量测度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三、 区域知识存量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1. 对知识存量结构的界定。知识的表现形态不同,其特征亦不相同。这些形态和特征的差异构成了知识存量的结构性。由于知识内容的非同一性(即异质性),使得知识具有非加和性特征,正如人们很难将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知识和某篇或某几篇论文等同起来,或累加起来。这也为知识测度提出了挑战。因此,要测度知识存量,有必要区分知识存量的结构。   (1)以人为载体——知识人力资源知识人力资源是指现在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知识的生产、传播、 应用 和管理等活动的人力资源,其核心组成部分既是科技人力资源知识人力资源具有高度依存性,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更是以人为载体,人是知识的生产者、贮存者和使用者。因此,知识人力资源储备是衡量知识存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2)以物为载体——科技 文献 、专利等。科技文献是记载知识和传播知识的工具,尤其基础性研究成果则主要通过料学文献计量指标来反映。科技文献是反映科学知识存量的一个重要计量指标专利是保护企业、机构和个人所做出的发明的一种手段,几乎涵盖了全部技术领域。可以说专利是提供有关发明活动详细信息的最重要的指标,是面向应用的RD活动的典型产出,是测度技术知识存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科技文献、专利都可视为科技人力资源的产出来衡量。   (3)以 社会 为载体——知识产业。马克卢普最早提出了知识产业的分类模式,他认为,知识产业由五个分支构成,它们是 教育 、研究与发展、通信媒介、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这五个分支又可细分为三十个产业。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几乎无所不包。知识产业是知识密集的产业,它反映了知识在社会活动中的经济意义,是知识生产的社会组织活动,可以作为知识存量测度的 参考 指标。      2.从科技人力资源角度建立区域知识存量测度指标体系。   首先,我们认为,知识经济中所指的“知识”是指创新的知识,因为只有创新的知识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与之相对应,知识存量测度并不是试图对人类已有的知识进行“大结算”、“大盘存”,而是更注重于对创新知识测度。  其次,通过对比国内外区域知识存量测度的相关研究,本课题认为该研究领域对于区域知识存量测度还没有一个合适的衡量体系。一部分方法倾向与对知识存量的经济学研究,还有一部分仅局限于用RD指标专利指标等进行替代,不能很好地衡量区域知识存量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描述更是有限。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