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各民族126例青光眼前房角组织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宋林,刘毅,曹志平,孙小燕,姚春华,李扬,黄玲,张保全。

【摘要】 目的 观察新疆各民族青光眼患者的前房角组织病理改变,结合临床资料探讨导致前房角组织损害的因素。 方法 青光眼手术切除的小梁虹膜组织常规脱水石蜡包埋,作垂直组织长度(矢状)连续切片,苏木红染色,镜下观察。 结果 镜下见到小梁184眼(88.46%),小梁网眼变窄或消失64眼(34.77%),小梁内皮细胞增生53眼(25.48%),小梁纤维化伴玻璃样变性32眼(15.38%),小梁网中有色素沉积168眼(80.77%),小梁虹膜并置45眼(21.63%),见到Schlemm管143眼(68.75%),管腔内壁内皮细胞增生89眼(42.79%)。虹膜不同程度的萎缩,有的虹膜间质血管壁增厚并呈玻璃样变,部分可见虹膜间质薄壁血管形成。 结论 青光眼房角组织病理改变与病程、持续性眼压增高有一定关系,而与性别、民族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青光眼;小梁;Schlemm管;虹膜;临床;病理

我院地处新疆多民族地区,本文收集了我院2000年1月~2008年7月送检的162例(208眼)各民族青光眼患者的前房角组织病理资料,现将病理检查与临床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62例(208眼);年龄43~76岁,平均59.5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年。入院检查:视力光感~0.6,病历中有视野记录者视野均有不同程度缺损,甚至管状视野(≤10°)或颞侧视岛,C/D≥0.6,眼压28.5~57.4 mm Hg,平均42.95 mm Hg。

1.2 青光眼的类型 闭角型青光眼127例,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4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83例,前房角窄Ⅲ~窄Ⅳ。开角型青光眼21例,继发性青光眼14例。

1.3 各民族发病情况 汉族46例(男19例,女27例),哈萨克族43例(男16例,女27例),维吾尔族38例(男16例,女22例),蒙古族24例(男9例,女15例),回族11例(男5例,女6例)。

1.4 方法 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术中切除的深层巩膜(2.5 mm×3.5 mm)及宽基底的根部虹膜组织病理检查。送检组织常规脱水石蜡包埋,作垂直组织长度(矢状)连续切片,苏木红染色,镜下观察。

1.5 病理观察 镜下见到小梁184眼(88.46%),小梁网眼变窄或消失64眼(34.77%),小梁内皮细胞增生53眼(25.48%),小梁纤维化伴玻璃样变性32眼(15.38%),小梁网中有色素沉积168眼(80.77%),其中部分小梁网完全被色素斑块遮盖看不清小梁结构,小梁虹膜并置45眼(21.63%)。见到Schlemm管143眼(68.75%),管腔内壁内皮细胞增生89眼(42.79%),部分管腔内可见色素沉积。虹膜不同程度的萎缩,色素层纹理不清或消失,基质疏松,有的虹膜间质血管壁增厚并呈玻璃样变,部分可见虹膜间质薄壁血管形成。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