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的关系研究

摘 要:使用区位商指数将绍兴行业划分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朝阳产业和其他产业四类,并分析产业集聚现状背后的原因;比较产业集聚程度的各种衡量指标,计算近十五年来绍兴行业产业基尼系数;探讨测量城市规模增长水平的各种方法,通过Granger检验和协整分析阐释非农人口比例和产业基尼系数之间的关系,得出绍兴城市发展近年来“因人兴业”的结论。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产业集聚城市规模区位商指数;产业基尼系数;Granger检验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9—0020—05   作为浙江历史文化中心和经济强市,绍兴是联合国人居奖城市,民营经济活力第一城,浙江城镇收入最高城市和华东重要的交通枢纽。

目前,绍兴形成以镜湖为核心,越城、袍江、柯桥为支撑的特大城市格局,是华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区域金融中心、新兴产业基地。

绍兴下辖中心城市一核两翼(市区、绍兴县、上虞市)和南大门(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每个城镇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产业,这些产业之间既存在同质性,又具有互补性,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制造行业

绍兴同一产业在一定地理空间上集中,形成绍兴专业化产业区,是绍兴产业集聚的特点。

绍兴许多行业的发展是由块状经济所集聚的企业群来支撑的。

一、绍兴产业集聚现状   绍兴的很多产业发展水平很高,与其他地区相比都处于优势地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具有产业集聚的特点。

这些产业绍兴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绍兴的主导产业

绍兴地区分析主导产业,而是应该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进行比较,不能单纯以工业产值或者工业增加值来衡量。

在衡量地区产业在全国专业化程度时一般使用区位商指数(LQ),这一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一般来说,LQ>1时,表明第i产业在该地的专业化优势超过全国,属于具有输出优势的专业化部门,LQ越大,输出优势越大。

根据《绍兴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对分行业工业产值进行查找,可以得出2000―2014年绍兴28个制造业行业区位商,及绍兴行业年平均区位商区位商年平均增长率。

根据这两个指标可将绍兴行业分为以下四类:   1.主导产业:年增长速度大于2%,平均区位商大于1,专业化优势较大,具有产业集聚的特点,大于2%的增长速度说明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如表1所示)。

2.支柱产业:年增长速度在0%~2%之间,平均区位商大于1,专业化优势较大,具有产业集聚的特点,0%~2%之间的增长速度说明未来发展空间较小(如表2所示)。

3.朝阳产业:年增长速度大于2%,平均区位商小于1,不具有产业集聚的特点,大于2%的增长速度说明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表3所示)。

4.其他产业:年增长速度小于2%,平均区位商小于1。

不具有产业集聚的特点,小于2%的增长速度说明未来发展空间较小。

表中区位商增长率反映了十四年来的平均情况。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十四年来,绍兴行业呈整体增长趋势,但是,2007年是绍兴行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绍兴行业除化学纤维制造业在2004年以后增长迅速,以及绍兴市的塑料制品业在经过前两年的下降后缓慢上升外,绍兴其他行业区位商在2007年前后都开始全面下降。

绍兴这些行业绝对优势依然存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其他地区相比这种优势的差距在减小。

二、产业集聚程度的衡量   目前学术界对产业集聚程度的衡量,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指标进行:空间基尼系数(G)、行业集中度(CRn)、地理集中系数(γ)、赫芬达尔指数(HHI)。

行业集中度是指行业规模最大的几家企业其产值占整个行业的份额。

以五企业集中度为例,其表达式为:   其中,ai表示某地区第i行业工业总产值占该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例,bi表示全国第i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例,i=1,2,……表示各个行业

指标表示某地区各产业所占比例与全国的差异大小,即地区行业结构和全国行业结构的差异,该指标越大,则表示该地区某些行业集聚程度越高。

指标的优点在于,对于绍兴这样多产业集聚的地区,用一个或几个产业集聚程度不能反映整体情况,而这一个指标就可以综合反映该地区的集中程度

绍兴产业集聚主要表现为制造业的集聚,本文选取制造业28个行业(不包括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的数据计算“产业基尼系数”,结果(见图1)。

产业基尼系数表明,在2008年以前,整体的产业集聚程度的趋势是上升的,但在2007年以后,集聚程度逐渐降低。

2009年绍兴工商联等部门对绍兴产业集群进行调查,发现绍兴产业集群企业处于衰退中。

另外,前文对部分行业区位商的分析也表明2009年前后部分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区位优势有所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产业基尼系数,表明使用产业基尼系数来衡量产业集聚程度是比较恰当的。

三、城市规模增长水平的测量   国内有很多学者讨论城市规模增长水平的测量问题,部分学者建立指标体系从文化、环境、基础设施、经济结构等方面衡量城市规模变化,也有学者以单一指标来衡量城市规模增长水平,单一指标主要是从“人口城市规模变化”的角度出发,选取人口方面的指标进行测量。

所使用的人口指标主要有城镇人口比例、非农人口比例、从事非农生产人口比例等指标

21世纪初,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绍兴县乡的编制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在改制后的地区农村人口迅速转变成了城镇人口,但是很多人依然从事农业生产,并且居住相对分散,不具有城市人口的典型特征,因此城镇人口比例无法客观反映出城市规模增长水平。

乡镇企业是绍兴产业特色之一,是地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乡镇企业职工,多是农业人口,这些职工仍然维持农村的生活方式,因此乡镇企业农村户口的职工不能反映城市规模增长水平。

非农人口统计标准是一致的,所以绍兴各年的非农人口比例具有可比性,可以从各年的非农人口变化中看出绍兴城市规模变化的发展趋势。

基于此,本文选取非农人口比例作为城市规模增长水平的衡量指标

四、产业集聚城市规模变化关系分析   许多研究都认为产业集聚城市规模变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关系,绍兴市的发展就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代表。

根据上文确定的用来衡量集聚程度城市规模增长水平的指标――产业基尼系数与非农人口比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从2000―2014年,城市规模增长水平基本呈增长趋势(见图2),而产业集聚程度在2005年前在曲折中增长,而2005年以后呈下降趋势。

因此,2005年以前,产业集聚城市规模变化是共同发展的,而2005年产业集聚程度下降,而城市规模增长水平继续稳步提高。

可以发现,城市规模变化的增长速度在2005年以后明显放缓,城市规模增长水平增长速度与产业集聚程度有相似的发展趋势。

因此,本文对城市规模增长水平增长速度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进行因果关系检验。

首先,分别对两个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通过检验,可以认为两个变量都是一阶平稳的。

一般回归分析总是先验地定位变量的内生或外生性质,Granger检验则把两个变量看作是一对内生变量,考查两个变量在时间上是否有先导―滞后关系,若有,在统计上先导变量便是滞后变量的Granger原因。

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见表4),在一阶滞后的条件下,城市规模变化环比增长率会影响产业集聚程度

其中,Y为城市规模环比增长率,X为产业集聚程度

由于两个变量都是一阶平稳的,因此对两个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以产业集聚程度为因变量,以滞后一期的城市规模变化环比增长率为自变量做最小二乘回归,结果(见表5)。

回归系数是显著的,但是对残差进行分析后发现残差是不平稳的,这说明除了城市规模变化的增长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在影响产业集聚程度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近十五年来绍兴产业集聚城市规模变化的发展模式并非是产业集聚推动城市规模变化发展,而是城市的发展为产业集聚提供了动力。

由于本文的城市规模增长水平选择人口方面的指标,因此讨论的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城市规模变化的人口集聚促进了产业集聚的发展,即绍兴城市发展是一种“因人兴业”的模式。

五、结语   城市规模变化对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城乡比较利益实现的。

城市规模增长时,由于城市的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比较利益会不断扩大,农村人口、资金等资源被吸引到城市,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加深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差距。

同时,企业就会出现集群的倾向以共享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从而引导城市生产要素的进一步集聚

2000―2007年绍兴城市规模增长水平的发展,集聚了大量人口到城市,人口的集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这些主导产业的劳动力供给,从而促进了绍兴产业集聚的发展。

但2008年以后,绍兴城市规模增长水平放缓,随着我国产业升级的大趋势,绍兴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劣势逐渐凸显出来,竞争激烈,创新不足,污染严重,亟须产业升级调整。

参考文献:   [1] Northam,Ray M.Urban Geography[M].New York:Wiley,1979.   [2] Porter M.E.Location,Competition,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00,(14).   [3] [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 [美]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朱尔泰,陈良璧,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5] 花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对新型城市化的贡献[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2,(2).   [6] 鲁文彬.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集聚研究[J].企业导报,2012,(4).   [7] 王换娥.河北省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产业集聚互动问题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29).   [8] 王军民.江西省产业集聚城市化的互动机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24).   [9] 王曼怡.特大城市金融业发展研究――基于产业集聚的视角[J].人民论坛,2011,(32).   [责任编辑 刘娇娇]。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