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体悟舞韵之魅

艺术鉴赏,是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所谓鉴赏,无非是用观者的心灵作品交谈的过程;无论是对同时代作品的鞭辟剖析,还是对年代久远作品的当代新解,古今中外,不外此理。

舞蹈鉴赏正是在这种心灵舞蹈作品的交谈中,夹杂着更多的身体记忆和身体运用,建立在一种对人的行动方式的调用和感受之中。比如说,一个表现中国书画精神的舞蹈作品,在欣赏者的脑海中,自然与舞者一起浮现出对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气度和品格的追念,那放浪笑傲不拘缛节的纵情挥洒,那浪漫抒怀独与天地相往来的从容淡定,那拂袖捻须对月当歌的怡然自得……因此,如同那些对线条和色彩尤其敏感的人对绘画会有较为细腻的感受力一样,对动态和行为尤其敏感的人对舞蹈的身姿、弹跳、柔韧、速度以及由此所传递和体现出的内心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将产生丰富而细腻的体悟。当然,从根本上讲,比起技术技巧因素,艺术因其塑造灵魂表达生命而以体现生命真实为第一功能;因此,鉴赏者自身的知识储备、文化积淀、人生阅历、性格品行,将是影响和制约艺术鉴赏效果的第一要素,而舞蹈鉴赏所呼唤的动觉敏感,则是可以在长期的舞蹈知识储备中积累的。

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其蕴涵的人文精神、美学思想、哲学思想、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精髓可以增强欣赏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能使之得到心灵的震撼,升华内在情感,提高道德修养。

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可以充分发展欣赏者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对音乐以及其他艺术门类的感受力。

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可以使鉴赏者在紧张的学习中释放压力,情感得到充分宣泄,令精神获得放松和极大的满足。这种满足被称为审美快乐。

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可以对欣赏者在培养审美能力的层面上,同时挖掘欣赏者的潜质,开拓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下面简要介绍各舞种的鉴赏特点:

舞蹈按照风格特征可分为芭蕾舞现代舞古典舞和民间舞。对待不同种类的舞蹈鉴赏方法各不相同。

1.美轮美奂的芭蕾舞

芭蕾舞是一门世界公认的经典艺术,是经过宫廷的职业舞蹈家提炼、加工、高度程式化的剧场舞蹈。它用音乐舞蹈和哑剧手法来表演戏剧情节。女演员要穿上特制的足尖鞋立起脚尖起舞。西方的观众欣赏芭蕾舞表演通常需要提前半小时着正装进入剧场,演出进行中不允许发出声音及随意走动,只有在每一幕结束时才能鼓掌。

芭蕾舞剧《天鹅湖》以其感人肺腑的浪漫爱情、对比鲜明的舞剧结构、如梦如幻的舞蹈段落、洁白无瑕的天鹅短裙和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成为芭蕾舞剧史上最负盛名的经典。该剧用芭蕾舞语言塑造了天鹅少女的形象。无论是美丽善良的白天鹅奥杰塔、稚气十足的四只小天鹅,还是整齐划一、典雅高贵的群鹅们,舞台形象栩栩如生。该舞剧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无疑是古典舞剧音乐最为杰出的大师,其音乐性格鲜明,既保留了传统芭蕾音乐的典雅、优美风格,又有创造性表现。每场音乐对场景的描写极为完美,对戏剧矛盾的推动以及每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画非常到位,因此被评价为“首次使舞蹈作品具有音乐灵魂”。

2.别具一格的现代舞

现代舞是二十世纪西方兴起的一种舞蹈流派,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舞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向往原始的淳朴和自然的纯真,主张舞蹈家必须使肉体与灵魂结合,肉体动作必须发展为灵魂的自然语言,真诚地、自然地抒发内心的情感

人们在欣赏现代舞的时候都会觉得“看不懂”,现代舞使用的工具既是人的身体,又是人的大脑,观众在欣赏现代舞作品时需要打破传统的审美方式,注重现代舞对人性的观照,进而对其反传统的、叛逆的表达方式进行结构,注重情感交换,即观众与编导和演员之间的一种交流。现代舞大师玛莎·格莱姆认为:现代舞所揭示的不是一般的生活情景,而是人类灵魂深入的景象。现代舞演出的节目单上,通常不会借助于太多的文字去叙述编导的观念和思想,编导们不愿让有限的“文字语言”窒息了观众对舞蹈这种“非文字语言”艺术的无限遐想。因此,在欣赏现代舞作品的时候,观众往往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激发出记忆中有关的印象、经验,以及一系列的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来丰富和补充作品中的舞蹈内涵,使其更加完整、生动和鲜明。

3.形神兼备的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的特色舞蹈。”。

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特别是古典舞,能让人接受,必定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以著名古典舞《踏歌》为例,踏歌是一种边歌边舞的表现形式,其舞蹈动作根据出土的汉砖造型及汉画像女性舞姿来捕捉厚重、粗拙但充满活力的特征,以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生气盎然的汉魏时期少女,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同时也巧妙地满足了今天人们的审美理想。从舞蹈形态来看,动作呈现了开与收、放与合、相对与相顺的几种对比。这种在动势上的矛盾统一更是体现了当时各民族杂居而又较为稳定融合的社会形态。

4.风情万种的民间舞。

民间舞是一种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社会生活,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由人民群众集体创造、集体繁衍,不断积累发展形成的舞蹈。各国各民族的民间舞都是人民劳动的缩影,是各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

欣赏民间舞时,要从该民族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地域特征、宗教信仰、舞蹈功能、音乐节奏等入手,分析动作特点,帮助理解不同民族的舞蹈。比如马背上的民族——蒙族舞蹈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节奏欢快,具有粗犷、彪悍、质朴、庄重的鲜明特点,洋溢着来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呈现一派豪放与自信的“天之骄子”的气概;维族舞蹈和民间音乐结合得十分紧密,伴奏音乐中多用切分、附点节奏和在弱拍处给以强势动作的艺术处理,以突出舞蹈的风韵和民族特点,舞姿造型以昂首、挺胸、立腰、拔背为基本特征;身处世界屋脊的藏族,其舞蹈特点深受地理环境和宗教的影响,虔诚的宗教信仰与情感心理加之日常繁重的体力劳动与高原的生活习惯,形成了藏民日常生活中弯腰弓背的生活体态,反映在舞蹈中造成藏族舞蹈坐胯、前倾、弓腰、曲背的基本体态特征;傣族多数居住于河谷平坝的临水地区,风光秀丽、土地肥沃,人民的生活安逸,小乘佛教对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影响很大,因此舞蹈形态柔美、轻盈、平稳,特有的屈伸动律而形成手、脚、身体“三道弯”的造型特点,呈现刚柔相济、动静配合等特有的表演风格;辽阔的东北平原形成了东北秧歌特殊的体态——“艮劲”,即身体前倾,出脚时,踢抬有力,收回时,落地快而扎实,这种“艮劲”与东北人民刚强不屈的性格相吻合,体现出了东北平原乡村人民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性格气质。

舞蹈艺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占有重要的位置。舞蹈鉴赏并不神秘,对舞蹈多接触、多看,甚至可以亲身尝试,熟悉舞蹈,了解舞蹈,就会逐渐提高舞蹈欣赏水平。这正如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一个人“晓声”和“识器”的鉴赏能力,来自于不断的艺术实践和对事物全面反复的观察比较。因此优秀的舞蹈作品,只有反复欣赏,透彻地体会和理解,才能充分感受到舞蹈鉴赏过程的乐趣,同时也才能不断提高舞蹈鉴赏水平。愿读者们能在今后的舞蹈鉴赏中找到乐趣,与舞共振。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2]欧建平.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马潇.论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戏曲之异同[J].赤峰学院学报,2009。

[4]房进激.“当代舞”与“现代舞”之我见[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5。

链接。

《大河之舞》。

爱尔兰传统的踢踏舞秀,规模很大,气势磅礴。起源于1994年4月30日,欧洲歌唱大赛节目过场时有一段7分钟的踢踏舞表演,深受观众喜爱。继而改编为一场约2小时的剧场秀,内容除爱尔兰的踢踏舞外,又融合了西班牙佛朗明哥舞、俄罗斯芭蕾舞及美国纽约风格的爵士踢踏舞等。

《丝路花雨》。

甘肃歌舞剧院创作的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以举世闻名的敦煌壁画和丝绸之路为题材,以和平、友谊为主题,通过敦煌画工神笔张和女儿英娘与波斯商人患难与共、生死相交的故事,以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将瑰丽多彩的敦煌壁画搬上舞台,形象再现了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歌颂了劳动人民创造敦煌文化的光辉艺术形象和中外人民友谊源远流长的动人故事。《丝路花雨》自1979年首演至今,共演出1700余场,1994年《丝路花雨》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像奖”,被誉为中国舞剧的里程碑、“中国舞剧之最”。

【编 后】。

我是学中文的,可我除了看书这一大爱好之外,还偏偏有一颗被家人笑话为“附庸风雅”的心:平时关注博物馆、美术馆的最新布展信息,碰到有什么经典知名的话剧、舞剧音乐会上演早早地就去购票,外出旅游也一定关注那个地方的文化特色——回来时除了买一大堆当地特产外,脑袋里往往还装了什么纳西古乐之类的东西。因为专业训练的缺乏和艺术素养的限制,我时常会有一种“南郭先生”的感觉:混迹在端坐的人群或堂皇的厅堂之中,可是看不懂、听不懂,欣赏不了。尽管如此,我仍然“汲汲以求之”,文艺复兴时期无名画家描绘的花瓣上露珠的逼真带来的震撼,在望远镜里看杨丽萍跳白度母舞时流下的泪水,因家庭条件局限而不得不中止的童年时绘画的爱好……都将让我在这条“伪文艺女中年”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艺术没有国界只有“心界”,你对艺术不设防,艺术就给你喜出望外、余味无穷的精神回馈。

我庆幸自己能够编这辑“赏艺卷”,诸位作者的许多心情、许多领悟好像自己感同身受一遍似的,“心有戚戚”之余,还有一种“吾道不孤”的慰藉和释然。你看,《长生殿》的繁华与落寞,“大眼睛”的直指人心,《日出》的迷幻和静谧,《真的爱你》的切中肺腑,从最基本、最普遍的因声获感、因画生情,到高阶的对艺术作品的意义、技巧、历史渊源的理解和分辨,再到最高层次的因为艺术魅力的感召而成为自己人生前行的动力,职校教师的艺术精神世界是多么的丰富而精彩!更值得一读的是各领域专家、行家的欣赏指导性文字,条分缕析、提纲挈领,虽非大观,阅后也能小成,足以使读者对相关的艺术门类从一个相对较高的视野进行整体把握。

歌德说,要想逃避这个世界,没有比艺术更可靠的途径;要想同世界结合,也没有比艺术更可靠的途径。读者诸君掩卷之际,或许就是艺术之门在你面前轰然开启之时。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