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有效,回归教研活动的原点

摘 要: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以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研究主体的实践性研究活动。通过务实教研活动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教学能力。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基础上,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

关键词:有效;教研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9—007—2。

一、现状分析与对策。

对照教研活动的基本含义,联系学校各学科开展教研活动的现状,呈现出许多的无效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疏于教育理论的学习,缺少认真的教研态度。

思想决定行为,态度决定过程。有怎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怎样的教育行为,有怎样的工作态度就会有怎样的过程呈现。以往的教研活动过于频繁,不仅耗时繁多,而且易于流入形式主义的泥淖,缺少具体实在的内容,真正参与其中的老师很少。如此,无效的教研活动极大地冲击了教师完成必要工作的时间,使教师教研活动为鸡肋,避之不及却又不能避,怨声载道,以课例为例,许多老师连基本的课例活动程序都不清楚,开展课例教研活动只能是四不像,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果在教研活动之前,大家都去学习下相关理论,反思下自己的教学,多做做功课,那么,教研活动的过程肯定会大大改观。

2.教与研相互脱离,缺少理论联系实践的探索。

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探索活动才有基础,才有针对性,才能解决学科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从学校教研活动的现状来看,我们的研究活动教学联系甚少甚至脱离。比如一堂公开课结束以后,组长为应付学校检查简单地把一些资料上传校园网,就算一次教研活动完成了。至于,这节课中出现的课堂教学设计、问题设计、活动安排、师生互动等等具体问题并没有及时开展研究活动,好的经验没有及时总结,存在问题的没有得到及时纠正。这样的教研活动完全是应付。我们应该在确立主题活动形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前一段时期的课堂教学实践,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表达反思,归纳整理,合作研究解决某一问题的适用办法,这样的教研活动才有成效。

3.游离中心,活动流于形式。

教研活动除了研究主题外,要有中心内容。每个学期每次活动应有不同的主题内容,例如,课堂观察、同题异构和课例研究活动从准备到开展最起码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可以一学期认真地搞一次,或者整合起来搞一次活动。如果面面俱到,就会芜杂繁琐,令老师生厌。一次活动解决一个教学问题,一年下来,积累起来也是可观的。现在的学校教研活动,很多时候是上传下达,疲于应付传达上级教研会议精神或活动内容,没有本学校本学科本年级组教研活动的个性和特色。

教研活动应该回归课堂教学,回归以生为本。回到围绕“教师怎样教,学生如何学”为中心内容而开展的业务性研究活动上来。这样的教研活动才有根底和生机。例如,每学年我校组织的“金秋开课节”就是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契机。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各个学科教学研究阵地是课堂,研究对象包括了开课听课的老师和参与的学生,形式上有组内校内评课和校际评课,课型上有学科带头人的示范课、展示课、A级AA级老师的公开课、青年教师的研讨课等,这种活动如果用心组织开展好了,就是一次全校老师主动参与的比武会,教学水平的展示会,教学经验交流学习的舞台。再如,我们学校组织开展的课堂教学设计比赛和课堂作业试卷编制比赛等活动,都是关注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学习的很好的教研活动内容。

4.缺少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考量。

教研组考核和教研活动考评应该是每个学校都有的,但是如何做到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与考核,如何鼓励开展优质的、精品的教研活动,值得我们思考。单单从活动次数主题内容等来考量很不公平,因此如何建立好教研评价与质量监控机制就其过程性、形成性、总结性等进行全面监控是教研活动的工作重点。

二、反思与小结。

教研活动如何转型、创新,提升质量,如何进行有效的教研活动成为当下教研活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加强组织建设,实施有效管理。

建立教研活动质量监控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教务处和教科室为组员分管三个年级的教研活动质量监督任务,由教务处和教科室协同负责教研活动质量监控制度和计划的具体实施,广大教师负责民主监督。

由各级各类学科带头人、A级AA级课教师、青年骨干教师牵头担任教研组长,把教研活动备课和研修手册内容纳入考核,实行教研活动月报制度和每月考评通报制度。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激发组长认真开展活动

2.注重教研活动实效性。

教研活动的本质应该是为教学服务的,脱离了教学这一本质,教科研就失去了意义。教研活动应该回归课堂。理论上与课题研究融合,实践上与课堂教学融合,形式上与校本课程融合。围绕预先指定某一主题,深入开展主题教研教学教研向精品教研方向努力,突出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切实地让全组教师参与进来,紧密的联系课堂教学、课题,强化骨干教师教科研、课堂教学等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使本组的青年教师真正成长起来,多些责任少些应付,多些研究少些空谈,多些反思少些功利。回归教和学两个方面,才能让教研活动走向实效。

3.开展教研活动评估,完善考评监控制度。

教研组和备课组根据本组实际情况和期初制定的研究主题开展活动,全组成员全程参与,学校安排行政值日教师进行全程检查记录。根据行政值日教师进行全程跟踪检查记录的实际开展情况和活动级别、质量、推广运用的价值度,教科室、教导处每学期在期中和期末对教研组工作进行检查,形成评价量表,列入教师年终的绩效考核。

4.开展研究活动,实施教科研整合。

我们确立了“开展研究活动,实施教科研整合”的转型方案主题。积极落实校本教研制度,以“学科为基础,问题为中心,案例为载体”的原则,组织教师开展课例研修。转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注重实效。以教师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一节课的全程描述或其中若干件教学事件的描述,使之形成个人反思的对象、理论研究的素材或其他教师学习的范例。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来开展微型的有主题教科研活动,从而实现教科研一体化。

从关注学校到关注学生,突出我校的主课题,以课题为引领、课堂为阵地、学生为对象来转变教师观念,以大组变小组、大型变微型、会议变活动来转变教研方式,积极开展灵活机动的主题式微型教科研活动,实施教科研一体化的进程。

我们追求校本教研注重活动常态、校际教研注重分享交流、联片教研注重学习拓展。从教研目的角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与之对应,建立了职业道德教研教学设计教研(或称课前教研)、教学实施教研(或称课中教研)、教学评价教研(或称课后教研)及课题教研的各项制度与组织团体。这五种教研既彼此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从而实现多元化教研

有效的教研活动受益于教师之间的互相了解、共同的教学理想,和互相学习、合作交流、共同研究教研氛围;有效的教研活动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社区的教学资源,极大地激发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促成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的推广和新教师成长周期的缩短;有效的教研活动能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有效的教研活动,是学校教学中一个永远的论题。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