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群众文化建设研究

李会斌。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领域逐渐向多元化形式发展,在文化建设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我党关于文化发展战略的思想,领导人民群众共同进行文化建设。其过程需不断创新,结合理论与实践,创造出符合当代发展、适应群众需求、推动国家繁荣的内容形式,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础,将实现建设群众文化、满足多层次群众需求作为行动方针。

关键词:文化建设;人民群众;多元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249.2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7—0201—01。

一、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下形成多元化文化融合的局面。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科技的加速发展更推动了这一趋势的前进。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相互依存,各国的文化也因此加深了交往,这都是受到了全球化的重大影响。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带来的是文化全球化的产生,各个种族、各个国家的不同文化纷纷登上了世界的舞台,它们之间互相交流、学习乃至融会贯通,其内容也随之变化更新,逐渐重组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式。而在当今社会中,传统文化模式依然存在,新的文化体系正逐步形成,二者在互相碰撞交流中形成了多元化文化融合的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是传统文化受到当代文化的冲击。回首我国近代史,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冲突事件曾发生过三次。第一件是晚清洋务运动,第二件是发生在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的百日维新,第三件是由一些受过西方教育之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当今社会经历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启了民主化的发展,法治愈发健全,这些都逐一推动了现代化的脚步,我国开始了全新的建设现代化时期。在新时代开放的环境中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产生了无法避免的冲突,分别体现在物质领域、精神领域和制度领域,传统的计划经济与现代的市场经济产生冲突、古老的封建制度与当代的民主政治产生冲突、过去被人们所奉行的经验主义与如今的理性主义产生冲突①。现代化社会进程加快了传统文化体系的衰退和现代文化体系的构建,旧的文化在不断发展中被新生文化所取代,但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品质将会被现代文化吸纳融合并一直传承下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我国乡镇也逐渐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所以,可以利用互联网来搭建各种群众文化网络平台,让居民们做到足不出户就能够互相交流和发表意见。比如,很多乡下的农民朋友存在读书难和上网难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以传统的书店为基础,建立一个网吧、书屋二合一的“农家文化基地”,同时建立一个具有本土特色的交流论坛,让农民朋友能够了解更多的外界信息,享受当代文明发展的成果,并且利用网络论坛将本土文化传播到外界

其二是本土固有文化受到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现如今各国科技飞速发展,在全球一体化的作用下各个民族的文化体系间互相开放并交流,规模逐渐扩张至全世界范围,文化全球化势如破竹。改革后的开放格局使来自西方的复杂文化进入中国,并与本土文化产生激烈碰撞,影响了我们的语言、思想、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这种冲突有利有弊,十分复杂。西方文化在科技、经济和教育方面有着多重优势,并在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中产生了“文化霸权”倾向,对传统的思想与观念造成了剧烈的冲击,许多人民依然固守着本土的思维方式不愿接受外界文化,对此现象应采取适用于转型期社会的“即中即西,,文化形式。

二、接纳外界文化带来的不同影响。

如今文化发展走向多元化,对人民原有的思想与生活方式造成冲突,这一现象也影响了我国正在建设的新时代群众文化,产生了有利有弊的两方面影响。

(1)有利影响,外界文化的到来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特征之一便是开放,这也奠定了群众文化发展自身的基础上拥有较强的外界吸纳能力和适应能力,通过融合世界各地先进的文化模式,从而拉近了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地人民间的文化距离,发展成为独具一格的现代化文化。(2)不利影响,外界文化带来的冲突使本土固有文化思想失去了主导地位,改革开放彻底打破了我国封闭式的古老格局,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但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作尚未全面完成,社会中仍面临着资产流失、贫富悬殊等多种问题,导致一部分人民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失去了传统的信念,这将会弱化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群众文化建设的成果。

群众文化建设是指人民在自身职业之外的兴趣爱好、自我娱乐、自我开发与参与的社会文化,以满足人民精神生活为主要目的,以文化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历史现象。在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下我们要将群众文化建设引向正确的方向,在多元化趋势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心指导思想,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时能够容纳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多样文化,不断创新打造出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群众文化建设体系。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