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研究的发展分析

摘 要 分析了美国风险项目评价发展的过程及取得的成果,分析了美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价发展经验,并初步探讨了风险投资项目评价发展趋势。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项目评价 评价指标  风险投资项目的选择过程就是一个评价投资项目的过程,选择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投资项目风险投资获得成功的重要环节。

在这里我们把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研究概括为: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过程;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风险投资项目定量评价方法

我国的风险投资经过近20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

尤其是风险投资项目评价及选择,大多建立在风险投资家个人判断基础之上,缺少适用于我国实际的有效的评价方法

美国的风险投资业开始于1946年ARD公司的成立,其经历了50年代的成型、60年代的成长、70年代的衰退、80年代的复苏和90年代初的暂时低谷,以及90年代末的高速发展,到今天的稳步前进这样大起大落的发展

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家政策制度,风险投资公司的投、风险项目评价及选择、风险企业的培育等制度、程序、规则,从而保证了风险投资业的健康与稳定发展

分析借鉴美国成熟的风险投资经验有利于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

1 美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价发展的历程  考察美国风险投资从1946年ARD公司成立到现在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根据项目评价过程、评价指标定量评价方法的建立及完善与发展,把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研究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1 第一阶段是从1946年ARD公司建立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  这一阶段风险投资家以创始人倡导的理念为投资导向,进行风险投资项目选择的探索阶段

研究主体是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家以自己丰富的经历和企业经营经验来评价风险投资项目中的风险因素,进而选择所要投资风险项目

1946年,世界上第一个正规的风险投资公司———美国研究发展公司(ARD)在马萨诸塞州建立,ARD建立的目的是其发起人弗兰德斯和多里奥特所倡导的利用马萨诸塞州拥有的雄厚科技实力,来建立高科技企业,促进新兴的发展,以改变当地纺织业和传统制造业出现的严重亏损,振兴当地的而非赢利。

美国为了促进风险投资发展,于1958年通过了《小企业投资法》,创立了小企业投资公司这种新的组织形式。

虽然最终证明这种组织形式并不适合风险投资发展,但在最初却极大的促进了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ARD最早、最成功的投资项目———数字设备公司(DEC)的巨大成功不仅使ARD获得了巨大的投资回报,更是使ARD成功地证明了自己的投资理念,为风险投资发展确定了方向:向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高科技、高风险同时能够获得高收益的项目投资

从一定意义上说,风险投资项目评价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决定了向需要承担高风险、同时能够获取高收益的高科技企业投资这一宏观评价准则的发展阶段

1.2 第二个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风险投资产生以来,风险投资家如何评价、选择风险投资项目进行深入的分析、归纳,总结风险投资家的决策并进一步探讨评价规则。

研究的主体也转变为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是风险投资项目评价过程,以及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多以定性研究为主。

20世纪60年代美国小企业投资公司的大量破产,使风险投资转而采用股权的方式进行投资,1973年美国成立了国家风险投资协会,对通过有限合伙方式进行的风险投资进行行业监督和制约。

同时,1979年美国劳工部对《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中“谨慎人”规定的重新解释:“养老基金在不危及整个养老基金投资组合的基础上,可以投资到小企业和风险投资业”开始生效,这些政策的改变,极大地促进了风险投资发展

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风险投资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涌现出了一批成功的投资案例,在风险资本的支持下建立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

有关法规的相应改变,也给风险投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

风险投资的巨大成功在证明其投资理念的同时,也吸引了大批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其中的杰出代表有Wells(1974)、Tyebjee和Bruno(1984)、Robert(1991)。

这些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价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风险投资项目评价过程是多阶段的。

指出不同的评价阶段应当有不同的风险评价指标,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过程,并对风险项目定量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其中,Tyebjee和Bruno(1984)在Wells研究的基础上,以表的形式对41个风险投资家进行了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调查,经过线性回归分析,他们得出了影响投资风险的因素为能力和环境威胁;影响预期收益的因素为吸引力和产品差异度;投资变现指标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均不显著,由此他们建立了评价阶段的决策模型。

由于风险投资的高度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这一阶段研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没有考虑所投资风险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应当有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这一阶段风险投资项目定量评价方法研究并不多;由于风险投资的外部环境并不完善,人们对风险投资的认识并不全面,早期的评价过程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是粗放的,评价因素大多是框架式的(如产品、市场、行业、技术等)。

1.3 第三个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直到今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研究进一步深入细化。

在对评价过程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更深入全面研究的同时,重点关注于对项目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强调在严格定性分析基础上的精确定量分析,强调定量分析方法风险投资项目评价中的应用。

1997年美国税法的改革制订了对风险投资业非常有利的政策。

此外,美国中小企业局重新修改了小企业投资公司的计划,使其更适合风险投资的需要。

风险投资投资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接受,风险投资的外部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及选择上,也体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风险投资项目的选择偏离了其发起人所倡导的传统的向种子阶段、创业阶段投资的理念,转而投向中后期的风险企业。

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养老基金和大量闲散的投资资本聚集到风险投资中来,给风险投资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投资资本。

使风险投资公司有实力去投资需要大量资本的中后期风险企业。

另一方面,投资者对在短期内收回风险资本的期望,鼓励了风险投资公司投向中晚期的风险企业;大量有效的定量评价方法被运用到风险投资项目评价中,风险投资项目定量评价方法迅速发展

一方面,与投资于中后期风险企业相对应,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研究方向就偏向于与中晚期风险企业相适应的定量评价方法研究;另一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先进的评价方法能够应用到风险投资项目评价中来,比如风险投资项目的实物期权评价方法、模糊多指标评价等等;随着对风险投资研究的深入和认识的提高,风险投资项目评价过程和评价指标也越来越细化、越来越精确。

在这一阶段,美国的专家学者如Hall和Hofer(1993)、 Fried和Hisrich(1994)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价进行了研究

Fried和Hisrich(1994)采用面谈与填写调查表的方法,总结出了风险项目评价过程。

该过程包含了6个阶段,即开始阶段、特别筛选阶段、一般筛选阶段、第一阶段评估、第二阶段评估和结束阶段

同时,他们通过对风险投资家的面谈调查与结果验证,得出了3种通用的风险评价指标

附表列出的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是美者根据本国实践而总结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

总之,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研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风险投资项目定性分析更深入全面;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定量分析越来越多、越来越精确;同时,在认识到不同评价阶段有不同评价指标的同时,也认识到风险投资项目风险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应当有不同的评价指标

2 经验总结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美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价发展的分析,从中我们能够得到一些有益的经验,并且能够发现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某些发展趋势:  (1)政府应当及时地为风险投资发展创造条件,同时采取相应措施来保证风险投资的健康发展

美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价发展是和美国风险投资业的此起彼伏相吻合的。

不论是早期的《小企业投资法》的颁布、“谨慎人”的重新解释,还是后期税收政策的改变,都使得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研究深入到更宽更广的领域。

低谷时期的经验总结和创造,带动风险投资业进入更高的辉煌,风险投资的进一步发展又使得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研究更深入更全面,从而使风险投资走向稳步发展的道路。

(2)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对象是需要承担高风险,并能够获得高收益的高新技术项目

实践已经证明投资于高新技术项目是一种成功的能够获得高收益的投资理念。

这些投资项目没有类似的历史数据可以参考,对这类项目评价的难度较大,需要更新、更适应的理论方法

(3)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既是一个理性选择的过程,又是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

风险投资家的经验总结非常重要,在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价这一领域进行研究时更需要注重专家的意见。

(4)注重定性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相结合。

在全面深入的定性分析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使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更准确。

并且,在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价中越来越重视定量评价方法的运用。

(5)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应当是有阶段性的。

这不仅要求不同的评价阶段应当有不同的评价指标,并且要求对风险项目的不同发展阶段运用不同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1 刘曼红.风险投资创新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 唐翰柚.风险[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3 Tyebjee,T.T.,Bruno,A.V.A Model of Venture Capitalist InvestmentActivity[J].Management Sci,1984(9)4 Fried,V.H.,Hisrich,R.D.Toward a Model of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J].Financial Management,1994(3)5 Guild,P.D.,Bachher,J.S,Equity Investment Decision for Technology based Ventures.Int. [J].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6(7/8)6 Steward, J. Adverse Selection and Pay Compression[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1999(4)。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