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润烧伤膏治疗小面积皮肤创疡

【关键词】 皮肤创疡 湿润烧伤膏 治疗效果。

皮肤创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处理方法痛苦大、病程长、愈后瘢痕增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我科自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连续10年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各种小面积皮肤创疡443例,治愈430例,好转13例,治愈率97%。该疗法不仅痛苦小、病程短且愈后良好,无功能障碍。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本组443例病人,其中住院病人103例,占23.3%,门诊病人340例,占76.7%。男305例,占68.8%;女138例,占31.2%。年龄最小12岁、最大70岁。2岁~14岁占23.7%,共105人;15岁~59岁占60.5%,共268人;60岁~70岁占15.8%,共70人。创疡类型:①皮肤挫裂伤188例,占42.4%;②小面积烧伤82例,占18.5%;③手术切口53例,占12%;④橡皮膏过敏45例,占10.2%;⑤激光电灼术后创面32例,占7.2%;⑥褥疮26例,占5.9%;⑦慢性溃疡17例,占3.8%。创疡面积:最大面积15%TBSA(烫伤);最小面积0.25cm2(电灼激光术后创面)。其中10%~15%TBSA创面31例,占7.0%;10%TBSA以下创面412例,占93%。创疡深度皮肤表皮层损伤233例:浅Ⅱ度烧伤40例,皮肤挫伤128例、橡皮膏过敏45例、激光电灼术后12例、褥疮8例,占52.6%;皮肤部分真皮层损伤125例:皮肤挫裂伤57例、深Ⅱ度烧伤37例,电灼激光术后创面20例、褥疮11例,占28.2%;全真皮损伤30例:褥疮5例、慢性溃疡17例、Ⅲ度烧伤5例、撕裂伤3例,占6.8%;伤至皮下组织及骨膜者2例,均为褥疮创面,占0.5%,面积约0.5%;手术切口53例,占12%,深度均及皮下层。本组病例全真皮及真皮层以下深度损伤面积均小于1%。

1.2 治疗方法:对于相对清洁的新鲜创面,入院后用0.1%的新洁尔灭消毒创周正常皮肤,用消毒干纱布粘净创面污物及渗液,有水疱者低位剪破,放出积液,保留疱皮。游离或皱折成堆的腐皮予以剪除。皮肤部分撕脱者(小面积),如无污染可覆盖创面,原位缝合。然后再用消毒压舌板将烧伤湿润膏涂于创面,药厚约1mm~2mm。早期和修复期4~6h涂药一次,液化期2~3h一次,并及时清除液化物及坏死组织。所谓早期,指创面渗出水肿期,一般指32~48h以内;液化期是指深度创面坏死的真皮组织及皮下组织液化排除阶段;修复期是指残存皮肤及其附属组织再生修复期。再次涂药时将原残留在创面上的药渣及坏死组织,用压舌板轻轻刮除,或用干纱布粘除再重新涂药,以创面始终保持湿润有药为原则。浅Ⅱ度烧伤创面、深Ⅱ度烧伤创面、,新鲜皮肤挫裂伤创面橡皮膏过敏创面等,反复涂药,直至愈合。橡皮膏过敏起疱者尚需停用橡皮膏。对于新鲜深度皮肤创面。如Ⅲ度烧伤及(坏死层厚而未脱者),需用“药刀结合法”,即用手术刀在创面做多个“井”字形切开或清除,深度以“不疼痛、不出血、不损伤”为原则,切至坏死层基底部,以利于局部减压及药物透入,促使坏死组织脱落。一般10~14d即可溶解脱落。对于激光及电灼术后等清洁创面,可不使消毒,直接涂湿润烧伤膏。

对于相对清洁的非新鲜创面及污染创面,如慢性溃疡及褥疮创面,需用0.1%新洁尔灭冲洗创面,严重污染者尚需再用0.2%过氢化氢冲洗,然后再用0.9%的氯化纳注射液冲洗,清除污物及坏死组织坏死组织的清理可依照“药刀结合法”操作。表皮坏死组织可削除接近坏死组织基底层处改为“井”字形切开法,亦可用剪刀做反复精细剪除,渐渐去除坏死组织,如发现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时,可先借助湿润烧伤膏液化溶解坏死组织,待坏死层松软、与正常组织有界限时再使用上述 “刀法”。药借助刀透入深层,刀协助药清除坏死组织,但所有操作必须以“不疼痛、不出血、不损伤正常组织”为原则。涂药以4~6h一次为宜,药厚1mm~2mm,1~2d彻底清除一次。

上述创面处理均采用“湿润暴露疗法”,小儿不合作者可暂用“湿润包扎疗法”。待配合治疗后再改为“湿润暴露疗法”,对于暴露确有不便者亦可采用“湿润包扎疗法”,即创面湿润烧伤膏,药厚约2mm~3mm,再外敷一层湿润烧伤膏纱条,覆盖敷料后包扎。每日换药1~2次,直至治疗结束。四肢伤者尚需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

本组病例均为小面积创疡,只需正确处理创面、营养支持治疗及一般抗感染治疗,但对全身状况确实较差者,如高龄、婴幼儿及合并有全身疾病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则需系统全身治疗,合理选用有效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全身及局部感染,尤其是深度创面,选用抗菌药物的时间长短以创面情况及全身状况而定,一般为7~10d。对于继发性、慢性溃疡创面,尚需同时治疗原发病,如骨折、脑血管意外、截瘫等应系统治疗,尽量缩短卧床时间,避免皮肤继续受压,同时应加强皮肤护理。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