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洛尔施修道院|

洛尔修道院 洛尔修道院是德国“前罗马式”建筑艺术最具代表性的遗迹之一。尽管这所修道院的具体建造年代及当时的帝王将它作为何用至今仍不为人所知,但毫无疑问的是,其正面墙上和房子顶部华丽的装饰品是现存最大的法兰克王国修道院失传的代表之作。

详细介绍 公元760年左右,在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的命令下修建了洛尔修道院。起初它被建在一座小岛上,后来,即于774年前迁到了附近的一个由风吹积而成的沙丘周围。由于受到特别优厚的待遇,洛尔修道院享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由一个小型的贵族私人修道院一跃成为莱茵河(欧洲西部河流)东部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修道士中心,它的不动产分布广泛,几乎遍布了从北边海域到阿尔卑斯山的广大地区。

作为中世纪早期及其后大部分时间里的文化中心和不可忽视的政治因素,洛尔修道院对其周围地区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力。1231年,随着本笃会隐修院规章时代的结束和属于贵族修道院不动产的日渐减少,洛尔修道院开始走向衰落,1557年它在大革命中被查封。1621年,修道院建筑被破坏殆尽,如今人们只能从缴纳什一税(宗教捐税)的棚屋和残存的石墙中依稀辨认出当年洛尔修道院的范围。

洛尔修道院洛尔施城的整体特色融为一体,这种和谐之美在二者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洛尔修道院藏书室的最重要的扩建物目前在全世界已达到50多处,而且洛尔施设有致力于发掘和保护中世纪早期中欧修道院文化的部门,这使得现代人可以亲身体会到祖先杰出的创造力。在当地政府和文化组织保护下的历史遗迹,如小部分位于城外的“古代大教堂”、“民族博物馆”以及“洛尔施烟草博物馆”都会令前来旅游观光的人感到不虚此行。

评价 洛尔修道院和它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入口——著名的“托尔哈尔”,是珍贵的戈罗林吉安建筑遗迹。这个时期的雕刻和绘画都被保存的十分完好。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