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移于物与人之间的优质教育

【摘 要】“十二五”以来,江苏义务教育高举“优质均衡发展”的大旗,普通高中教育则以“优质多样发展”为取向,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以此为保障,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强化课程教学改革,推动农村中小学教育科学布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关键词】优质教育;以人为本;质量。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2—0032—03。

【作者简介】王一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教授。

人们常说“能用钱办到的事都不是难事”,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不需要用钱办到的难事多处于高端,在事物发展的多数时段都达不到这一高度。就基础教育优质化进程而言,没有钱断不可能。“十二五”以来,江苏义务教育高举“优质均衡发展”的大旗,普通高中教育则以“优质多样发展”为取向,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以此为保障,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强化课程教学改革,推动农村中小学教育科学布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江苏省基础教育优质化有四个基本表征。

一是形成质量愿景。关于“优质教育”的“质”的内涵,是通过整体性、科学化的顶层设计达成社会认同的。这些设计体现在《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与《江苏省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两个文件之中,前者描述了愿景,后者是具体指标化。《纲要》提出,到2015年全省义务教育建成现代化标准的学校比例达到50%以上,全省所有高中达到优质高中标准。《指标体系》从“教育普及度”、“教育公平度”、“教育质量度”、“教育开放度”、“教育保障度”、“教育统筹度”、“教育贡献度”和“教育满意度”八个层面提出了教育现代化一级指标,在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办学水平两个层面,对教育资源配置、师资水平、信息化水平等质量指标都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指标。质量愿景的设计并达成共识,对我省所追求的优质教育起到价值导向与目标引领作用。正是愿景的规约,江苏基础教育进入优质发展新常态。

二是抬升底线水平。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下,省教育厅修订并颁布新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全面提升合格学校的基本要求,使义务教育底线水平大幅提升,也为优质教育划定了底线。底线水平提升是教育优质化的核心特征,也是政府公共教育行为的着力点,任何忽视底线水平的所谓优质都是空洞的、形式化的。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服务好每一个家庭,是教育优质化的要义。“底线水平”提升的另一层含义,是加大教育资源向弱势群体的倾斜力度。外来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入学率之高、留守儿童住宿条件改善力度之大、特殊儿童教育资源投入之丰,贫困家庭子女扶助水平逐年提升,等等,都表明江苏省对弱势群体教育的投入水平处于发达地区前列。这也表明,优质教育是更加公平、更高水平、更具关怀的教育

三是扩大优质资源。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重点学校制度,对于推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发挥重要的作用,主要功绩是造就了一批百姓心目中的“名校”,但也是造成义务教育阶段校际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教育转型过程中,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价值追求中,扩大名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是教育优质化的重要策略。“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各个地方都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一校带多校”“品牌输出”“学校共同体”等多种样态,在教育资源共享、教师队伍互动、教学、科研一体等方面形成了共建机制,名校资源在校际间、城乡间、不同人群之间都得以惠及。优质资源扩大的另一重要策略,则是优秀教师自上而下的流动。教师在校际之间每年流动15%,其中15%为骨干教师,打破固化的教师服务机制,使长期积淀的优秀教师资源流动起来,激活教师队伍,增强教师发展活力。这种有效的流动主要表现在从城市到农村、从名校到普通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扩大的同时,也使先进的教育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

四是优化投入结构。在教育规模扩张阶段,教育经费投入主要用于校舍建设,保障教育基本条件。在基础教育高度普及阶段,教育经费投入继续用于办学条件改善的同时,需要部分转向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学校课程建设等。这种经费投入结构的变化,是教育优质化的基本条件。近年来,省教育厅先后推出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工程、薄弱初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工程以及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名师持续发展工程等,投入并调动各级政府教育经费近10亿元人民币,用于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使我省教育经费使用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使优质教育从办学条件转向内涵发展。基础教育优质化走向实质性发展阶段。

从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来看,教育优质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同教育发展阶段教育优质化的标准也不同,优质化水平则不断提升。优质教育是一种过程,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一种教育理想。任何阶段的优质教育都在三个层面上着力。第一是资源改善层面教育资源包括基础设施、设备与相应条件等与时代的生存、发展条件是一体的,同时资源供应本身坚持量力性原则,在这两层意义上,资源改善是教育优质化的日常任务。第二是内涵发展层面资源改善解决的是教育条件与基础问题,实现资源改善的前提下,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进一步关注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这就是内涵发展的着力点。教育价值、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队伍等都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调整的。资源教育内涵如同教育的双翼,决定着优质教育的根基。第三是个体关爱层面教育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程度及个性化教育水平,决定着优质教育的高度。教育对个体的关爱是理想人性追求的实践,个体全面、充分和自由发展是判断教育质量的基本尺度,真正的优质教育就是解放人的全面、充分、自由发展潜能的教育。个体关爱是优质教育的不二灵魂。教育优质化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普适性目标,任何阶段都会在这三个层面着力。国家与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又具有连续性,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三个层面的力度亦不同,从第一层面到第三层面,不同的着力点则表现为优质教育发展的三种水平,即依次为资源改善水平、内涵发展水平和个体关爱水平。就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状况判断,在教育水平于区域间存在显著梯度差异的情况下,还存在着流动人口教育的重大问题,所谓优质教育的着力点还没有在整体上超越资源改善水平。在基础教育优质化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未来五年,我省基础教育优质化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付出巨大努力。

其一,确立服务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价值。“个体关爱”的意义,一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现实表现和发展需要,二是从终身发展的视野去规划和实施每一阶段的教育。在教育文化多元的背景上,各种教育思潮不断涌现,形式翻新的概念和模式层出不穷,无时不在考验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每一位家长的教育判断力。教育决策者、管理者与执行者舍弃理性而一味求新,教育就会误入以形式主义为追求的所谓“创新陷阱”。“优质教育”首先是“好教育”,好的教育可能有多种模式,但核心理念只能有一条,就是服务于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思想之一,通过知识完善人格。改变盲目追求具体知识的状况,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与不断更新;改变单纯以知识习得为目的的状况,把借助知识发展学生素养、培养学生理性、滋养学生德性等作为学习最终目的。思想之二,重视个性原则。在时间、空间构成的纵横广阔的环境里,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存在着,这些有个性的个人所构成的集体充满生命活力,只有引导学生真正地认识自我的个性,培养和发展它,并做到尽职尽责,才能更好地尊重他人的个性,发挥他人的个性。每一个学校都要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思想之三,“纵向贯通、横向一体”的整体教育观。纵向贯通,就是要改变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各自分割的状况,以素质教育为中心,重视基础,突出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不断完善学生的素质结构,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横向一体,就是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观照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通过个体的发展服务社会发展,发挥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引导作用,形成教育合力。服务学生的终身发展,要把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自我规划与监控能力等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使学习成为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

其二,建立促进教育条件持续改善的长效机制。总体上来说,江苏基础教育条件并不理想,尤其在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一些老城区,都存在教育条件不达标的问题。就基础教育现状来说,普遍存在生均运动场地不足、生均艺术教育和科技教育资源值不高、师生比过低、教师数量不足和结构性短缺等问题。多年来,我省教育条件改善的主要举措是通过重大工程、专题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展开的,无疑具有随意性和滞后性,同时缺少稳定的教育经费投入计划机制。既然教育条件改善是教育发展的日常任务,就有必要在政府层面建立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第一,建立学校体育、艺术、科学教育条件标准。小学、初中、高中分阶段对学校体育设施、设备,艺术教育资源、科学探究场所等,提出量化要求,既制订学校的基本标准,也规定生均占有的资源标准,以此解决学校体育、艺术、科技教育不受重视或无法展开的问题。第二,建立学校办学标准定期修订制度。把中小学办学标准作为教育条件改善的基本依据,结合经济、社会、科技进步的实际状况,每五年对办学标准修订一次,并以“标准”的更新来推动办学条件的改善。第三,建立课程资源定期审议制度。学校涉及的所有教材、教学方案、活动体系等,要每三年审议一次,使课程不断更新以适应社会进步与学生文化的双重需要。第四,建立教师教学能力定期考核制度。通过考核督促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需要。

其三,构筑强化教育发展合力的统筹平台。教育事业是关乎社会全局发展的民生大计,其优质化过程是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需要跳出教育教育。长期的历史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只有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形成各级政府、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性机制,教育事业才能得到快速、健康、有效地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任务,就是强调教育文化的整体建构,强调教育的协同发展与统筹发展。当前以及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制约教育优质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不外有三:一是教师数量与质量问题,二是教育招生、考试、评价制度问题,三是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问题。就教师数量来说,多年来一直是制约教育优质化进程的关键因素,越是发达地区或新兴经济区,由于外来人口急剧增加,教师短缺问题十分严重,但是编制总量却没有改变,只能录用临时代课教师,造成队伍不稳、教师整体素质下降、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性受挫等一系列问题。教师数量问题的解决,需要人事、财政、教育等多部门协作。高考、中考等制度创新问题,也是制约教育优质化的核心问题,以知识碎片化记忆为取向的考试升学制度一天不改变,优质教育就不可能有实质进展。而考试升学制度创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现阶段教育经费来源还较为单一,调动社会财富、民间资金投入教育发展是重大的政府公共课题,从发展国家经验来看,教育资源在整体优质的前提下,进一步分层供给,引导社会积极参与低端的慈善教育和高端的精英教育,是经费统筹的重要取向。同时,通过制度设计进一步完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总的来说,尽管教育优质化关键在“人”,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无法摆脱“物”的控制,没有充足的经费投入,基础教育优质化水平的提高只能是空话。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