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运用“活教育”理论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社会、家庭和学校的熏陶与教育下,通过个体自身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影响和塑造一个人性格的重要时期,早期的道德熏陶和教育在一个人性格形成中会留下深刻的印迹,甚至会影响一生。因此在学前期我们就应该重视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德育应成为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颇,现行幼儿园的德育存在诸多弊端,如德育内容与时代相脱节、与幼儿认识水平相差异、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脱离;德育方法陈旧,仍以说教和榜样为主。以上种种严重导致了幼儿德育低效性。如何来改变这种现状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为此,我们尝试运用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来探寻解决德育低效的对策,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运用“活教育理论,建构幼儿德育新内容。

众多研究表明:德育主要指向人的社会性发展,人的社会性发展是有规律的,是由低级层面社会性发展走向高级层面社会性发展,幼儿德育主要在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层面上发挥作用的。而现行的幼儿德育内容体现为:“用一定的思想道德对幼儿进行思想意识与道德品质的教育。”是处在高级层面社会性发展内容,是跨越基础层面的,对幼儿来说,具有抽象性和不可理解性,这种空中楼阁式的教育,自然会造成幼儿德育低效

针对现状,我们修改了幼儿德育的部分内容,将幼儿德育内容立足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层面:注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并根据陈鹤琴“活教育理论中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等扩展幼儿德育的外延,具体分为四大部分:1. 有爱心,重情感。2. 守规则,习惯好。3. 有能力,会生活。4. 意志坚,信心足。根据陈鹤琴先生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我们进一步挖掘适合幼儿的具体内容,从幼儿的生活中、感兴趣的事件中寻找德育的教材,从幼儿身上发现闪光点构成德育的素材。我们还充分利用“大自然、大社会”中的有利因素丰富幼儿德育内涵,充实幼儿德育内容。

二、运用“活教育理论,建设幼儿德育隐性资源。

陈鹤琴认为:儿童是好模仿的,外界事物的影响容易在儿童身上发生作用。但儿童的模仿是无选择性的,儿童的是非观念很薄弱,不可能只选择积极的事物去模仿。根据这一思想,我们感到幼儿园应加强隐性德育资源的建设。因为隐性德育资源具有潜移默化性和可模仿性,它能时刻无声无息地影响幼儿,能起到润物无声的功效。建设好积极的德育隐性资源能给幼儿提供正面的、积极的模仿对象,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并能逐步将学得的道德经验内化为自己的品德行为。因此我们运用陈鹤琴“活教育理论,通过挖掘、建设幼儿园的隐性的、潜在的德育资源来提高幼儿德育实效性

三、运用“活教育理论,让幼儿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人。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须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儿童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中通过承担和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协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各种关系,从而习得某些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学会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推理,形成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乃至对世界的认识。由此可见,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和亲身的体会,将有助于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而陈鹤琴教育理论中的“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教学原则正是这一理论的体现,其含义是要重视学习直接经验,强调以“做”为中心,主张在学校里的一切活动,“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由此我们感到“做中学”的思想是符合幼儿道德形成规律的,是能够运用幼儿德育的实施。“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的方法原则能充分发挥幼儿德育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提高幼儿德育实效性是有价值的。根据这一原则,在开展幼儿德育活动时,我们不是通过灌输让幼儿掌握道德知识而在于幼儿的实践和亲身体验。我们通常采用日常渗透、游戏、情境表演、幼儿主体参与的方式进行,鼓励幼儿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人。

总之,陈鹤琴“活教育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对当今幼儿教育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今后我们将继续科学运用陈鹤琴“活教育理论,探索幼儿德育新内容和新方法,切实解决德育低效的问题,努力构建幼儿德育新体系。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