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理论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概况

【关键词】 教育,护理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A.1977年[1]提出的概念。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实施某一行为的期望,是人们对自我行为能力认知与评价。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那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2]。自我效能一经提出,首先博得了教育界,尤其教育研究者的极大兴趣与重视。目前国外已深入到教育教学、健康服务、心理咨询和治疗、职业选择、管理和计算机等各个领域[3]。近年来,自我效能理论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现将应用概况综述如下。

1 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自我效能感可通过个体的选择、认知、动机、情感四种中介来发挥其主体作用[4~6]:①选择过程。自我效能影响个体对环境及行为活动方式的选择,这些选择又反过来影响个体某些能力的发展。②认知过程。自我效能感以各种方式对认知过程产生影响,如目标设置、归因方式等都受自身对能力判断的影响。③动机过程。个体在活动过程中的努力程度以及面临困难时的持久性和耐力也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④情绪过程。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个体在面临紧张事件时的应激状态、焦虑及抑郁程度。鲁森斯[7]认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一种确切的信念(或自信心),这种能力使自己在某个背景下为了成功地完成某项特定任务,能够调动起必须的动机、认知资源与一系列行动。

2 自我效能理论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2.1 对护理技术教学影响 自我效能感对护理技术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可影响护生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结果的归因以及护生学习中的精神状态。周艳等[8]在教学中采用授权法、绩效反馈法、合理归因法、重视个体差异、发挥替代性经验等策略,将解决问题的权力交给护生,使之在学习各项护理技术时减少对指导教师的依赖,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通过合理设置目标,使护生的学习能够循序渐进,多体验成功,少尝试失败,从而有效增强自我效能感。在操作练习中与护生共同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使护生对成功与失败形成较客观的认识,理性对待失败,消除由失败带来的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归因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发展自我效能感。注意发挥替代性经验的作用,在操作练习中选择中等水平的护生进行重复示教,让处于相当水平的同学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操作。王冉等[9]的研究结果显示:护生自我效能感与操作技能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即高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护生操作技能的学习。

2.2 对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影响 罗先武等[10]根据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在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中,强调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如采用分项练习的方法进行操作技能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在操作练习中的不足之处及时、尽早地予以纠正,另一方面要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取得的进步给予及时地鼓励,不断加强他们对成功的认识和体验。同时要求教师协助学生学习小组建立一种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的氛围,通过同伴的劝导、鼓励和称赞提高个体自我效能感。由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操作技能训练时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提高学习效率。

3 自我效能理论在护理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3.1 国际研究现状 国际上护理教育领域的研究发现,学生的自我效能是学生临床能力与临床表现的强预测变量[11];自我效能与学生的学业成就呈显著正相关[12]。Multon[13] 综合了22 个国家、17553 人一般自我效能的研究资料发现,本科实习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总均分低于成人综合均分,42.11%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上水平;一般自我效能受到实习行为、学校、医院、带教老师年龄的影响,与实习行为存在正相关,是实习行为的预测因子[14]。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肯定了自我效能行为影响与控制作用。

3.2 国内研究现状 自我效能感作为知识与技能转化为行为以及行为与动机之间的中介过程,虽不是技能或真实能力本身,却作为个体对完成特定任务所具有的行为的自信程度,影响着主体行为选择、动机的努力、认知过程以及情感过程。护生的临床实习阶段,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过程,帮助护生建立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可以使他们尽快适应,并最终完成角色转变[15]。赵芳芳等[16] 通过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结果分析,进一步说明培养护生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而自我效能感受四种信息源的影响,包括直接性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和其他因素。带教老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①为护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通过直接体验成功来增强护生自我效能感,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②替代性经验是指体验他人成功增强自己的信心,带教老师要以身作则,以榜样的力量影响护生;③带教老师在实习阶段应从多方面指导鼓励护生,用积极的语言肯定护生取得的进步,可采用授权法:解决问题时给予护生一定的权力和自由空间,使之在遇到问题时减少对带教教师的依赖,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增强自我效能感,促进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以上提示:要改善教育对象的行为行为结果,最关键的是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水平[17]。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