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妇女权益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文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山东省法院审判方式改革中保障妇女权益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1、女当事人举证能力较差,影响其合法权益的实现;2、由于女当事人自身以外的原因,使一些涉及妇女权益案件的女当事人举证困难;3、女当事人质证、诉辩能力较差;4、证人出庭作证难,伪证现象较严重,致使一部分女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不到有力的保护;5、强调当事人举证,忽略了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致使有的女当事人合法权益未得到保护。

上述情况和问题,山东省高院非常重视,号召全省法院要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切实维护女当事人合法权益

各级法院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并取得了成功经验:首先,从法制宣传教育入手,通过开展“双聘”活动,举办“离婚学校”,通过电视直播等活动,向广大妇女宣传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通过强化庭前和庭审指导,提高女当事人举证质证和辩论能力;再次,积极推行证人作证制度,防止伪证行为;同时,认真执行法律援助制度,为保证妇女合法权益的实现提供补救措施;并注意纠正审判人员在审判方式改革中的偏差,坚持当事人举证法院查证相结合的原则,确保妇女合法权益的实现。

近年来,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庭审功能得到了全面加强,改变了过去法官包揽取证、庭审走形式、证据质证、审理案件采取暗箱操作的做法,增强了审判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案件质量和办案效率,基本达到了及时平息纠纷和化解矛盾,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目的。

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当事人的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广大妇女由于受传统的社会分工影响,文化层次、法律意识相对较低,对审判方式改革的承受能力较弱。

加之少数审判人员在审判方式改革的某些方面走入误区,在诉讼活动中,一些妇女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的情况还是存在的。

针对这些情况,山东省法院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一、审判方式改革中保障妇女权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女当事人举证能力较差,影响其合法权利的实现 在当事人中,普遍存在女当事人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

她们中的一部分人习惯于将纠纷提交给法院,由法官去查明案情、分清是非、作出裁决,不懂得就自己的诉讼主张进行举证

即使有举证愿望也由于自身素质的限制而无法做到。

有些人即使提供了证据,其所提供的证据质量也不高,或者盲目举证,所举证据不能证明待证事实;或者举证内容不完全,缺少关于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场合等必备要素或遗漏某些重要情节;或者所举证据形式不规范,缺少举证时间、取证人等要素,影响其证据的证明力,不利于其合法权利的实现。

(二)由于女当事人自身以外的原因,使一些涉及妇女权益案件的女当事人举证困难 1、离婚案件中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及数额问题,女当事人往往无证可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财产的表现形式日趋庞杂,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许多家庭在过去生活消费单一职能的基础上,都增加了生产投资职能,家庭财产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数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加之银行尚未实行存款实名制等原因,致使产生了大量个人隐形收入和财产名义权利人与事实权利人发生错位的现象。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男性较之女性更多更深地参与到了经济生活中,因而女性对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况并不完全掌握,特别是男性为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者。

离婚时,女方很难提供由男方一手掌握的财产情况的证据,在法院对此不作调查的情况下,对案件的处理,往往使女方的财产权益受到损害。

2、在男方有过错的离婚案件中,女方男方的过错行为举证困难,法院男方的过错情况亦不作深入的调查,不能在财产方面有效地保护无过错的女方合法权益 党的富民政策使一些厂长、经理或个体户、工头及供销人员富了起来,他们中的一些人饱暖思淫欲,在外面找情人或女秘书陪伴,渐渐喜新厌旧,最后要求与妻子离婚

女方对此虽有觉察,但往往没有真凭实据。

法院对此一般以无证据证实为由不予认定。

致使女方在分割财产时得不到照顾。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