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概念的语义演变

吴金满。

摘  要:儒家文化历史悠久,其中“礼”是儒家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本研究基于《说文解字》、《古代汉语词典》、《辞源》、《辞海》及《现代汉语词典》探究“礼”概念语义演变研究发现“礼”概念自古延今共涵盖“礼节仪式”“道德规范”及“典章制度”三层基本含义并以此为基通过隐转喻认知机制不断拓展丰富其内涵。古代“礼”概念内涵丰富,而当代对其内涵无明显拓展,反而略简,体现对“礼”文化发展与重视的欠缺,故弘揚“礼”文化有其必要性。

关键词:“礼”;语义演变;认知机制。

1、介绍。

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礼”概念在中国人民精神文明建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往对“礼”概念研究成果颇丰,主要可从“礼容”“礼涵”“礼基”及“礼用”等方面进行。“礼容”也即礼的内容,主要包括礼制,礼俗及礼制名物。礼制指与“礼”相关的典章制度;礼俗为与“礼”相关的风俗、礼节仪式等;礼制名物,指各种礼节仪式中所涉及的宫室、服饰、礼器、礼制性建筑等(房姗姗,2006)。礼基即礼概念建构所依存的其他基础概念,主要包括“仁”“义”“利”“法”等。礼涵也即礼的意义及内涵。对礼涵的研究多结合礼基进行,即通过探究礼与其他(核心)概念的关系探讨“礼”概念的意义及内涵。也有少数研究结合成语,典籍等探究“礼”概念内涵。但鲜有研究借助传统工具书从历时角度探究“礼”概念语义演变及其动因。礼用即对“礼”的应用及影响,也有少数研究探究将优秀传统“礼”文化应用于现世社会治理中的具体举措。本研究聚焦于对“礼”概念内涵研究,具体为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究“礼”概念的历时语义演变历程、机制及动因。

2、“礼”概念语义演变历程。

据《说文解字今释》:“禮,履行。所以事神致富也。”履即履而行之,即施行,实行。事为奉事。致为得到。故而得礼词源义为施行,是用来奉神求富的事。

纵观《古代汉语词典》,“礼”概念历经“祭神祀祖→表示恭敬,以礼相待→礼节仪式等道德规范→礼制,法度→有礼的人→礼物→书名,指《周礼》、《仪礼》、《礼记》,详‘三礼→姓。东汉时有礼震。”八个主要阶段。(史书记载得词义,据史书时代可推语义演变历程)其中,“祭神祀祖”为其词源义,“姓”为其最终延展义。

再观《辞源》,可得“礼”概念语义演变历程为:

1.本谓敬神,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如:敬礼、礼貌。

2.为表敬意或表隆重而举行的仪式。如:婚礼、寿礼。

3.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制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

4.礼物:如送礼、礼单。

5.古书名,如“仪礼”。

6.姓:春秋时,卫有大夫礼孔、礼至。

由上可得,“礼”概念的词源义为“敬神”,后经语义延伸共拓展出“礼节仪式”“道德规范”及“典章制度”三层基本含义及其他相应词义

由《辞海》,可得“礼”概念的基本内涵为:

1.祭神以致福,见说文。

2.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

3.以礼相待,对人表示敬意。

4.礼品。

5.儒家经典名,见“三礼”。

6.姓:春秋衡有礼至;东汉有礼震。

可见,“礼”概念的《辞源》义与《辞海》义大同小异,皆以祭神求福为其词源义,进而拓展出“礼节仪式”“道德规范”及“典章制度”三层基本含义及其他相应词义

最后由《现代汉语词典》,可见《礼》概念语义演变历程为: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如礼节,敬个礼→礼物→(书)以礼相待:例:礼贤下士→姓。

相较于《古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关于“礼”概念词义记载略简,无明显语义拓展。可见,古代对“礼”文化的重视及现当代对其发展应用的欠缺。故弘扬“礼”文化有其历史必然性。

纵观五本工具书对“礼”概念语义内涵及其历史演变的归纳可得,“礼”概念的词源义为“施行,是用来奉神求富的事”。后经一系列发展变化,“礼”概念逐渐拓展出“礼节仪式”“社会道德规约”及“礼制法度”等基本义,及再由此拓展出的“礼物、礼品”“有礼之人”“儒家经典书名”及“姓”等内涵

3、“礼”概念语义演变机制及动因。

由第二章对“礼”概念内涵及其语义演变的介绍,可得“礼”概念语义演变历程为:施行,是用来奉神求富的事→礼节仪式→社会道德规约→礼制法度→有礼之人→礼物、礼品→儒家经典书名→姓。

3.1“礼”概念语义演变动因(体认观,文化观)。

Gibbs(1999)指出,认知是身体与世界碰撞的产物。

Dirven & Verspoor指出认知语言观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认知系统又由感知、情绪、范畴化、抽象加工及推理构成。所有上述认知能力都与语言互动并受语言的影响。故语言与认知密不可分。王寅(2007)认为对语言的研究应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体认观),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做出统一解释。“礼”概念的不断发展演变便可理解为在人类与世界及各时各地不同文化频繁互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故本研究坚持体认观,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礼”概念语义演变动因进行探究。

3.2“礼”概念语义演变机制。

3.2.1 隐喻认知机制。

Sweetser(1990:8,9)指出隐喻能够使人们用一件事物去理解另一件事物而不用考虑两者是否在客观上一致。隐喻是语义演变的主要建构力。隐喻运行于不同概念域之间。

研究发现“礼”概念语义演变主要经过由动作域到社会域的投射形成。具体操作见图一。

层创结构是对隐喻的进一步细化发展。它不仅涉及两个事件域:输入1和输入2之间的投射,更是将两个域中个体的个别特征提取出来投射到第三个域:层创空间中,再将层创空间中的共有特征投射到第四个域整合域中将各新的共同特点进行整合,形成新的意义。“礼”概念的“礼物”义便可由此而拓,详见图二。

由图二可得,“礼物”义是由仪式域与物品域相互投射提出共同特征到社会域得“祝贺”之义,再由社会域投射到整合域进行整合得“礼物”义。

3.2.2 转喻

K?vecses和Radden(1988:39)将转喻定义为一种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概念实体(转喻媒介)为另一与其处于同一域或框架中的认知实体(目标)提供心理途径。

Vyvyan Evans 和 Melanie Green将转喻归为两大类:(1)部分—整体、整体—部分关系;(2)部分—部分关系。其中部分—整体、整体—部分关系包括:整体代部分;部分代整体;类别代成员;成员代整体。而部分—部分关系主要包括:工具代行为;施事代行为;结果代行为;途径代行为;目的地代移动等。

研究发现在仪式域里,“礼”概念语义演变涉及的转喻途径有:

由行为到目标:如礼佛,婚礼(仪式义)。

由行为到途径:如礼教(道德规约义)。

由行为到结果:如礼法(礼制法度义)。

由行为到施事:如有礼之人。

由行为到产物:如礼物、礼品,书名《礼记》,姓(礼震)。

3.2.3 框架,允转,范畴化与原型范畴。

据Fillmore(1977),在我们日常理解语言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种词汇化的图示,即:如果存在一个词汇项,它必须作为一个框架的某一部分存在,必须与一个图示的某一部分对应。(王寅,2007)而此词汇项即为该图示或框架的具体例示。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图示中只有一个理想例示,此例示与该图示契合度非常高,故被称为原型,其他例示经过对该图示部分允转,成为围绕该图示中例示范畴化中的一员。研究发现“礼”概念经过隐转喻认知机制而发生的语义演变便具有这一特征。在“礼”概念的所有内涵中,“施行奉神仪式”为其词源义,也即是“礼”概念图示里的典型语义。后经部分允转,去其“奉神”部分,其词源义便拓展为如今通称的“仪式”义,如婚礼,典礼,顶礼等。后再抽取其部分语义特征投射到社会规约及制度,书名,族姓中,便逐渐形成其所拓展的各个涵义。而其所拓展的各个涵义则构成整个“礼”概念范畴。其中越接近词源义的词义,原型特征越强,其概念也出现的也越早。

3.2.4 事件域认知模型(ECM)。

在词汇学中,论述词义变化时往往根据词义引申变化后的结果将词义引申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词义扩展;2、词义缩小;3、词义贬降;4、词义扬升;5、词义转移。

纵观“礼”概念语义演变,其中“礼”概念由施行奉神求福仪式到普通仪式涉及词义扩展。词义扩大即为词义从表示下层概念转变为表示上层概念,从表示部分概念变为表示整体概念。而当“礼”概念由施行奉神求福仪式到社会规约或礼制法度过度时,则涉及词义转移。词义转移指词的意义在原来的基础上向另一个方向(社会域)发生变化,涉及两个语义域。

4、总结。

研究借助传统工具书总结“礼”概念语义演变历程,从体认语言学视角出发研究“礼”概念语义演变动因及机制,研究发现“礼”概念语义演变是隐转喻等多种认知机制结合的结果。但本研究只聚焦于从历时角度研究“礼”概念语义演变,基于语言事实从共时角度考察“礼”概念的搭配及应用也颇具研究价值,有利于更全面的解释“礼”的概念认知建构。

参考文献:

[1]Wierzbicka, A. 1997a. Understanding Cultures through Their Key Words [M]. New Yor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房姗姗,2006,近20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礼文化研究综述[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28—32。

[3]林世龙,2018,禮文化的流变与当代价值[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7):67—68。

[4]王寅,2007,《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王淑平,2019,《礼记》成语中的礼文化试探[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3):76—81。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