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倒扁_“倒扁”风暴中的台湾报纸

2006年秋,我在台湾铭传大学进修了两个月。

有幸同2300万人一起目睹了“倒扁”风暴,参与报道了“双十天下围攻”,更坦诚与这方水土孕育出的普通人促膝长谈。

作为一名以“新闻”为对象的研究生,由这些大事件报道、从各个小人物口中深刻感受到了台湾媒体的与众不同。

一、报纸分级:从“文化产品”到“普通商品”      如今港资苹果日报已经声称自己为台湾销量第一大报。

该报不再走传统的报摊、订户模式,完全实施全新的营销理念,以“便利店”为平台把报纸与普通日常用品一起出售。

更为重要的是苹果日报,以“膻、色、腥、性”为主打的市民新闻加上色彩强烈的大幅图片,以及根据新闻现场的“设计对白”等等报道手法,对传统的新闻伦理与法则形成了全面的挑战。

在全球报纸销量普遍下滑的环境下,或许给人一些启示。

(一)报纸图像化   报纸纸质的特征注定其固有的劣势,而图画往往在纸上更加生动。

大幅的构图与精巧的选择更加易于读者收藏和张贴,如此处理新闻也就发挥了纸质媒体的优势。

比如“双十天下围攻”,苹果日报头版为全幅彩色,以数十万“红衫军”为背景的巨幅照片,除了红色报头、标题之外没有任何文字说明,极富震撼力。

许多人就是为了这幅图而购买报纸,相比中国时报、联合报等以文字分析为主打的报纸明显更具视觉吸引力。

政治新闻不再是干巴巴的言论堆积,报道也变成了审美为先,印证了媒体读图时代的来临。

(二)报纸娱乐化   传统新闻学强调媒体社会责任与良知,注重对读者的告知与教化功能。

苹果日报彻底放弃这些基本原则,把报纸只作为满足人们需求的普通商品,完全从满足人们消闲甚至是人性弱点出发,将“引导”变成了“满足”。

该报的方式是“尸体、裸体、绯闻”,报纸以娱乐性为主打,以视觉冲击为关键。

虽然该报的庞大的市场占有量不容忽视,但该报的风格备受争议甚至有悖伦理。

报业市场应该更加细分受众,不同报纸应当有不同的侧重方向。

社会效益为主的大前提下,面对不同的读者应当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新闻内容。

特别是内地报业市场面对以各种形式逐步进入的境外媒体,更应当注意功能划分和受众定位。

二、政党换位:从“一手遮天”到“退居幕后”      2006年随着有78年历史的国民党中央日报停刊,标志着台湾“党营”报纸退出历史舞台。

台湾政党在媒体控制方面由台前转入幕后,主要媒体基本上实现了民营化。

但并不能说台湾政党对媒体的影响力就减弱了,特别是就报纸而言。

如自由时报完全站在以民进党为代表的“泛绿”阵营,敌视内地。

而以联合报为代表的“泛蓝”媒体,倾向于两岸统一。

加上采取较为中性立场的中国时报,形成了多种立场、多种声音的交织混杂。

但每逢选举就遍地开花的非法地下电台,每日充斥各大媒体头条的政党新闻,无不表明政治力量仍旧是媒体的决定性因素。

(一)政治新闻失去了公信力,报纸失去了读者   台湾的政党没有了直接表达的舞台,为了赢得选民就不择手段的抢夺媒体资源。

经常出现两派政治人物在媒体前大打出手而会后相敬如宾的怪现象,在媒体上形成了一种“政治虚境”。

读者看多了这样的表演,对政治人物失去了应有的敬重,增加了反感,同时也对报纸媒体的公信力产生了怀疑。

因此台湾将“媒体”与“立法院”称为社会的两大乱源。

(二)报纸新闻,电视、电台跟“炒”新闻   党派间的互相攻讦层出不穷使受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而报纸报道政治新闻注重背景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报道角度多样,正好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于是电视台、电台就纷纷以报纸政治新闻的模版,随后利用其自身快捷生动的特点炒作新闻

经常电视台在一大早先给观众读一下当天报纸新闻,结尾预告哪些新闻将在几分钟后跟进报道,在极短的时间内完全“窃取”了报纸的内容,且节约了“找”新闻的成本又增加了“炒”新闻的亮点。

在没有法规制约之下,报纸经济受损,读者群萎缩。

报纸怎么保护新闻创作权,怎样与其它媒体合作分享经济收益有待思考。

三、传统大报精英化倾向严重      中国时报台湾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以“倒扁”运动为例,笔者对中国时报群众言论版“时论广场”2006年9月8日至2006年10月7日稿件进行了统计分析。

此时期从刊发稿件的职业背景来看,政党和公职人员为数最多,占22%,其次为特约专家、大学教师、文学工作者、中小学教师,分别占到了15%、10%、12%、10%。

另外在读研究生也有8%的发稿量。

可见此时期高学历背景、高政治地位、高社会地位的人成为发稿的主力。

以上所列的一般认为属于社会精英人群或准精英人群的发稿数量占总发稿量的比例为83%,为绝对优势。

而ACNielsen调查显示中国时报读者组成中,文化程度在大学以下读者的数量占到60.2%,其中还有17%的初中学历和4.3%的小学及以下读者

收入而言,个人收入处于40000新台币以下的人员占到读者总人数的68.9%。

(一)少数精英占据大部分版面   在统计中刊发稿件的作者呈现出高学历、高社会地位的精英化倾向,而作为读者主体的普通群众(约70%)却只占有极少数的言论版面(约20%),并且从版面上讲,以教授、学者为代表的精英阶层多发大稿(1000字以上),在稿件数量和稿件字数上都呈现较为明显的精英化倾向。

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社会客观因素:舆论领袖作用与知识、经济、时间差异。

社会面对突发事件或重大新闻时,普通人更习惯于听从某些专家、学者或领袖的意见,大家普遍存在盲从心态,精英的意见往往成为社会的主导。

中下阶层自身受知识、经济、时间等制约,没有提出自己意见的冲动和可能,即便有不同意见也无法系统全面地论述与传播,客观上难以与意见领袖相抗衡。

而且普通中下阶层人士,多为工薪阶层甚至体力劳动者。

工作之余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一些与自身利益并非息息相关的政治、文化事件。

同时,电视的形象性、娱乐性、生动性,对地位较低,追求生活轻松、缓解生活压力的普通大众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无论表现政治运动还是花边故事,电视都能比报纸这样的纸质媒介来得直接、多彩。

大众固然厌烦屏幕上千篇一律的内容和作秀表演,但消磨终归比思考要来得轻松,画面终归比文字来得鲜活。

2.报纸投稿的技术限制与编辑的主观选择。

台湾报纸现在完全实现了网络化,中国时报80%的稿件通过网络投稿,其他报纸也基本类似。

对于年龄偏大的中下阶层人士和没有受过相关训练的人员而言,上网写作、投稿本身就是不可逾越的技术屏障。

(二)政治理论、思想立场评论一枝独秀,国际、社会建设评论应者寥寥   精英人群获得国际信息的渠道多元,报纸为他们发表意见引领舆论的主要舞台。

台湾报纸内容呈现政治理论、思想立场评论一枝独秀。

从“倒扁”运动发起之日起,到统计结束的2006年10月7日,历时近一个月,政治评论一直独占鳌头。

第一次抽样为68%,第二次为41%。

而且政治评论一个特点就是“辩论”多。

即前一天的文章,日后就有相反意见发出,可见投稿人对政治评论关注度高,反映强烈。

而与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社会新闻,却比较罕见。

若有也是单独一篇,没有引起讨论。

国际评论稿件更是少之又少,在所统计的115篇刊发稿件中,只有一篇国际评论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2004级硕士生)。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