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全身麻醉体会

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效果。方法:对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方式麻醉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静脉复合用药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呼之睁眼时间短,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短。全部病例术后均明显并发症出现。麻醉诱导后MAP明显下降,气腹后又明显升高,至拔管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麻醉诱导后HR呈持续性升高,至拔管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本组根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特点,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麻醉方法,取得良好效果,术后苏醒快,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论文代写。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静脉复吸;全身麻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因其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1]。目前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主要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两种方法有其各自利弊及适用范围。选取陕西省府谷县人民医院2005年4月~2010年10月收治的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行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方式麻醉,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50例根据美国麻醉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划分为Ⅰ~Ⅱ级患者,均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28~69岁,平均42.8岁;体重49~76 kg;术前ECG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既往无心血管病、糖尿病等严重疾病史。 1.2 麻醉方法:参考田丽华的相关方法进行,略有改动[2]。患者术前常规禁食,于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0.1 mg。入室后取患者仰卧位,常规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滴注5%葡萄糖液,给予面罩吸氧,氧饱和度为99%。多参数监护仪测定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心电图。静脉滴注芬太尼2~4 μg/kg,5 min后,静脉加注咪唑地西泮0.1~0.2 mg/kg,异丙酚1 mg/kg,行气管插管并连接麻醉呼吸机。调整呼吸参数,监测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等,均在正常范围内则开启安氟醚挥发罐,0.6%~1.5%浓度持续吸入,同时静脉滴注芬太尼0.1 mg。用CO2 3~4 L,1~2 L/min低流量灌注造气腹,使气腹压为10~12 mm Hg(1 mm Hg=0.1333 kPa),术毕后立即停止吸入安氟醚,对于咳嗽、吞咽发射恢复、意识清楚,呼吸空气5 min后SpO2>95%的负荷拔管条件的患者气管拔管拔管后注意观察意识情况,意识清醒者送返病房。 1.3 监测方法:参考董发团等的报道,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即刻、气腹后、术中30 min、拔管后即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3]。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50例患者,静脉复合用药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术后15~26 min,平均19 min后呼之睁眼。术后20~32 min,平均27 min后拔除气管插管。全部病例术后均未见缺氧、呼吸抑制、低血压等并发症出现。   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即刻、气腹后、术中30 min、拔管后即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为:(92.3±7.9)、(68.9±4.8)、(120.1±5.9)、(122.1±7.3)、(94.2±7.5)mm Hg;对应心率分别为:(81±5)、(114±4)、(118±3)、(115±5)、(87±5)次/min。麻醉诱导后MAP明显下降,气腹后明显升高,至拔管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麻醉诱导后HR呈持续性升高,至拔管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 3 讨论   胆囊炎胆石症以中老年人居多,多合并心脏、肺及内分泌疾病。术前需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做好各种术前准备,使患者全身情况调整到最佳状态,以提高手术麻醉耐受性,降低麻醉风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要求麻醉快速、安全,且镇痛效果优良,肌肉松弛满意,麻醉恢复快,保证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平稳,不延迟患者术后苏醒。据此选择以气管插管,静脉维持肌松药控制呼吸的全身麻醉。 论文代写 全身麻醉气腹后,由于腹内压增高,影响膈肌运动,使潮气量降低,CO2潴留,血液PaCO2升高。气管插管后,既可控制患者呼吸又可消除膈肌上移引起的通气不足,从而保证充分的气体交换及氧合。因此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可有效的控制呼吸、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然而此方法可对血压、心率造成影响,采用芬太尼联合二异丙酚静脉滴注后,既保证了理想的肌肉松弛及麻醉深度,又减少了气腹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4]。本组诱导后,出现平均动脉压降低的现象,考虑可能为患者年龄大,对麻醉药物较敏感,手术过程中操作动作大刺激腹腔脏器神经所引起。本组根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特点,选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患者进入麻醉所需深度快,全身麻醉后氧供得到有效改善,术后苏醒迅速,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范明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09,5(12):49. [2] 董发团,张承华,杨云丽,等.1987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并发症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6):141.

[3] 陈兴东,史正山,林 宁,等.舒芬太尼和芬太尼麻醉对老年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8):614. [4] 田丽华.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3):55.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