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报纸版面设计中用好线]报纸版面设计

版面设计中,无论文字、图形、二空白,内容多么复杂,最终都可以归纳到点、线、面上来。

以点定位、用线分割、把面作为稳定的格局,从而构成完整的版面,它们是造型构成学中研究的重点。

但在版面设计中,“线”是最活跃、最富有个性和易于变化的元素,线有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任意变换方向、形态,既可以表现严谨,也可以表现抒情性及强烈的动感,起着连结、支撑以及加固的作用。

“线”不仅表现物体的形态和动态,还表现对象的感情和质感。

粗线可显现粗犷、深沉、庄严、浓重的特点;细线简洁、明快、正直、淡雅;文武线,一粗一细,庄严、典雅,曲线,形如波纹,给人以丰满、柔软、调节视觉印象的感觉;此外还有双行细线、花边线、点划线等等各式各样的“线”,是版面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

线划分文章区间的界限,在版面结构中是不可或缺的      线在报纸版面中起着划分版区的重要作用,是用来区分版区的一种最常见、最多用的版面手段。

一条勾、隔线可把文章区显明地区别开来,一条粗线可划分出一个栏目文章区;一条折围的线可以把变栏或插栏走文的文章区勾画得更集中,使读者有连续阅读文章的愉悦感。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用线类、花边形成的版面效果,是为了集中、突出表现文章区的完整、统一区分和提高视觉表现力,无论用在何处都要适应读者视觉的习惯接受能力,不要因为线型用得过多造成版面“秩序”紊乱,也不能因为用得过死,给读者造成千篇一律的呆滞感。

因此,要从版面效果和版面空间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它们各自印迹特点的不同,正确地选用到版面空间中去,使读者看上去顺眼,读起来顺口,把版区勾画得层次分明、有节奏感。

可以提高标题或稿件在文章中的视觉表现力      在版面编排中,线在制作标题中也很有使用价值。

对松散或需要重点突出的稿件标题,采用加线条的办法会使标题或稿件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使标题组合得形式更好,读序更流畅。

一是要有视觉表现的顺序性。

有的标题必须有线才能变成合理的格局,使标题既有明快的外部环境,又使标题内部结构层次分明。

例如一条简短的横线能把读者的视线“逼”到读完线上的“天长”才能接读线下的“地久”,而相反的一条线则可改变“天长”与“地久”的读序。

如此看来,线,用到好处,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根据版面的需要,可粗可细、可虚可实、可长可短。

二是要有视觉表现的完整性。

用线和花边作围框或作勾、隔线时,都有一个90度的拐角点,这个拐角点是这条线方向的转折,也是这条线的延伸和发展,所以它也应该是完整和统一的,不能因为乱碰头,乱接头,或接不上头而产生不协调的视觉感。

线、花边的印迹在一条规律线上是版面规整、协调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无论用在圈稿上,或用在文章区间的勾、隔线上,它们的印迹都应该规整地排列在一条线上,这样的版式,横向或纵向看去都会整整齐齐。

调整版面的宽松度,集中视线      线,除了本身占有一定的版面空间外,利用线的内延和外延空间可调条件,可把一定的版面空间调整到版区需要的程度。

比如,在一个不规则的栏目刊头周边加围一细线框,可以把一个不规则的小栏日刊头变成规则的形状。

尽管线和栏目刊头中间有一定的空白空间

但也不显得多余。

也正因为这个适宜的线内空间的存在,使这个栏目内容在整个版面空间得到扩充。

与正文相壤的周边线外空间,根据版面需要,可空出半个或1个小五号字。

由于这条线内、线外周边空白空间的存在,使这块版面空间增加了百字左右的文字而得到了扩充。

倘若因为版面紧张,去掉这个围框,也无损于刊头的形象,但会因为紧缩了版面空间而增加了容字量。

其他文章标题也是如此。

由此可见,线条看起来简单,实际在版面中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韵律。

正确地运用线类在版面空间的各种形式效应,既可达到调整版面的目的,又为改善版面形式增加了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版面时,必须了解“线”的性格特征,如斜线具有动荡和速度的感觉;平行线表现出规律、平稳;垂直线具有庄严、挺拔、力量、向上的感觉,曲线给人流畅、柔美的性格特征。

正确地把线的特征运用到版面设计中,可使报纸版面显得更加完整和丰满,为报纸发挥更好的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雅丹:《基础版面设计》,黑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5年版   2.李仁民:《报纸版面编排与计算机应用》,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