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兵团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摘 要:文章首先阐释了兵团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然后介绍了兵团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面临发展优势和挑战,最后对发展兵团文化产业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新时期 兵团 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4—057—03   当今时代,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代文化发展文化积累和文化传承的主导方式,已成为新的文化产业业态生成和传播的主导方式趋势,兵团肩负着“文化戍边”历史使命,新形势下对兵团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文化只有成为满足人们的多层次、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的商品,引导和顺应大众的精神需求,被大众主动接受、认同,文化的意识形态才能表现出来。

通过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兵团文化发展,创新兵团文化发挥其作用和功能的方式,从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视域谋划兵团文化产业发展,凸显兵团文化在推动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兵地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广泛交流和增强新疆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上所具有的特殊交流优势,实现新疆各民族文化价值交流,形成文化融合,夯实文化认同的基础,在“四个认同”中发挥引领作用,以多元社会的主流主导型文化疏导民众心理,实现新疆长治久安,实现国家文化安全。

一、新形势下兵团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   (一)新时期兵团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需要   目前,在新疆迫切要解决的不仅是经济发展等物质层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文化戍边及其力量解决自身文化体系的困惑和融合过程中所带来的思想观念及价值追求震荡,这是屯垦戍边的重要组成部分。

兵团文化从其一诞生就以国家安全为导向,以边疆安宁为使命,无论是面对外敌入侵,还是针对内部民族分裂思想的侵扰,兵团文化都能在理论深处和现实关键处发力。

文化产业能够以各民族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创造和表达相应的思想、内容和方式,从而获得更多人的认同、喜爱和理解,通过文化产业发展,弘扬屯垦戍边核心价值观,实现新疆各民族文化价值交流,夯实文化认同的基础,在“四个认同”中发挥引领作用,从而实现国家文化安全。

(二)满足广大群众文化需求的需要   在广大职工群众温饱无虞之后,个人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即对文化需求的满足成为“硬需求”。

2013年,兵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38元,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14313元,广大职工群众对文化、教育等消费日益迫切,既需要公共产品满足,也需要多样化、多层次、多领域的文化产品。

(三)兵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   1995年,兵团农业总产值占到GDP的58%,反映出兵团处于农业规模扩大发展特征;2012年兵团工业产值占到GDP的46%反映出处于兵团工业高速增长阶段;2013年兵团三产总值占到GDP的30%――兵团现代服务业孕育阶段,这意味着兵团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步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

创新驱动发展阶段,驱动创新要依靠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来推动新常态下兵团经济的发展

文化产业正是一种以创新创意为源头、以文化内核为内容、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朝阳产业

(四)提高兵团传播中华文化能力的需要   屯垦文化是历代屯垦官兵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一种独特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在边疆具体体现。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新疆的民族团结包含着新的内涵,促进民族团结需要新的方式,民族团结的形式和内容都要向广度延伸、深度拓展,因此,在促进民族融合发展上应在当下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既注重一般的民俗展示,更强调音乐、绘画等全方位的文化交流;既注重单一的本土互动,也重视到异域文化的互鉴融合

通过文化产业发展,给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人们屯垦戍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可,进而提高兵团传播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二、兵团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兵团文化资源的特点   兵团具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资源、体制优势等,“三化”建设快速推进为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兵师团连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健全,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兵团文化在推动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兵地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广泛交流和增强新疆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上具有特殊的交流优势,具体表现为兵团文化天然禀赋包含着知军、拥军和知民、爱民(是个特殊的群体,亦兵亦民),蕴含着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有特殊的经历,兵团前身是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蕴含着屯垦戍边综合使命的豪迈情怀(兵团成立有特殊的宗旨――屯垦戍边),蕴含着多民族的相互包容精神(所处特殊的环境,新疆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等47个民族,人员组成来自不同民族),接受特殊的文化熏陶――新疆聚居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承,兵团文化因此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

(二)兵团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兵团文化产业近两年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

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兵团先后出台了《关于贯彻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兵团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兵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等,对兵团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同时兵团确立了加快形成覆盖兵团、辐射周边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动兵团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构建兵团文化现代传播体系的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

2.兵团“一园五区两区”文化产业格局加快形成。

依据兵团产业发展布局,兵团确定了在第十二师五一新区建设兵团文化传媒发展基地、在兵团、五家渠、阿拉尔、北屯及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建设覆盖南北疆的兵团文化产业园(区)群,其中阿拉尔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园区和城市品牌战略已经通过专家评审;通过“一园五区两区”建设,带动兵团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演艺服务、军垦旅游、休闲娱乐、文化创意六大产业快速发展

兵团文化产业发展迅速,2013年兵团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2.01亿元,较2012年增加4.15亿元,增长近35%,高于同期生产总值现值增长速度16.9个百分点;从兵团文化产业发展看,2013年兵团文化及相关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8%,较2012年提高0.15个百分点,2014兵团文化及相关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

4.兵团各师根据自身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文化产业发展从概念走向行动:比如:六师重点围绕“一个中心,推进两大跨越,实施六大工程,达到四个目标”开展工作;一师规划发展新思路经济带旅游业规划―31313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十三师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各团场在文化产业发展上给予200万元支持;八师提出到2017年,文化产业占师市总产值5%、文化产值达到36亿元、文化固定资产投入年均增长60%以上。

三、新时期兵团文化产业发展优势与挑战   (一)新时期兵团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1.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日益重视。

2012年兵团制定出台《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关于贯彻的意见》;2013年《兵团文化产业规划》正式出台颁布实施,兵团已决定出资3000万元作为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

八师文化产业发展正迎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和战略性机遇。

兵团推出《关于加快推进兵团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优化兵团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增强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加速发展新兴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为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方向和重点,有利于兵团特色文化和特色旅游产业的形成,为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兵团党委提出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年度重点任务,相关工作纳入月份重点工作,文化产业指标已纳入团场争先进位考核指标。

2.兵团文化资源丰富。

一是军垦文化资源,包括周恩来总理纪念馆、军垦博物馆、王震将军铜像、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军垦第一连等人文资源

二是自然风光资源:北湖公园、世纪公园、西公园、胡杨林、银沙滩、青格达湖、德仁山驼铃梦坡等。

三是以石河子为代表的兵团城市多项荣誉形成的品牌资源

自2000年以来石河子市先后荣获“联合国人类环境居住改善良好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卫生城市、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2014年石河子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这些都是兵团以及石河子一笔巨大无形资产,是兵团和八师石河子发展文化产业宝贵的创新资源

四是文化、教育、卫生等资源(包括兵团农垦科学院等科研机构、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等大中专院校等)。

五是工农业观光旅游:石河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桃源农业生态旅游区、天业、额河酒业、天富、伊力特、华春毛纺、天润乳业、十团苗木基地、彩色棉花基地等。

3.文化资源保护成效显著。

石河子市成立文物局,从遗产普查、梳理、研究、制定保护计划等多个方面对屯垦文化资源进行全面保护,2010年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进行二次改陈,陈列面积由原来的3200平方米扩展到近4700平方米,文物由原来的380多件增加到1000多件。

2012年小李庄成功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兵团第一家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发展面临诸多重大机遇。

兵团文化产业面临着政策机遇、丝路文化经济带机遇、产业转移机遇、文化援疆机遇和城镇化发展后发机遇等。

比如,从政策机遇看,文化建设已成为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发展战略。

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丝绸之路文化产业战略规划》等,这些政策的出台,集中体现了在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思考和业界的政策诉求,并且将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发展作为重点的支持内容,纳入重大项目管理,使政策扶持更具有针对性、引导性和和带动性。

5.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兵团担负着屯垦戍边历史使命,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稳定的组织,北疆的第八师是兵团人口和综合实力最强的师,社会环境和谐而稳定,南疆第一师是南疆汉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区域,对南疆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这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6.体制灵活。

兵团特殊体制,特别是兵团八个城市是“师市合一”体制,既便于发挥行政效率和组织动员力,有力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整合地方文化资源融合发展,有利于兵团城市发挥政府平台作用,将国家层面和自治区、兵团层面文化产业优惠政策落实。

兵团各师市党委已研究决定着手制订资金、土地、税收、人才等优惠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二)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挑战   1.文化产业发展观念落后,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匹配。

当下文化产业热度正起但缺乏宏观规划和整体协调,各有关部门还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缺乏大文化、大产业、大服务的综合思路与整体效应,缺乏对各类资源的深入开发和优秀项目的有效培育。

文化产业发展相关部门仍然习惯于运用行政管理手段管理文化企业,这种滞后的产业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兵团文化产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有待培养开放、竞争、效率、效益的新兴文化观念。

2.起步较晚,整体实力与其他区域存在较大的差距。

文化产业发展阶段看,目前兵团文化产业发展处于初级起步发展阶段,文化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企业规模体量较小,缺乏市场竞争力;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缺乏龙头骨干企业及带动辐射作用,未能形成服务外包产业链,产业体系尚未完成;文化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缺乏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用人机制。

文化产业状态看,基本处于传统文化产业状态,主要集中在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旅游业和文化体育市场,整体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多数产业门类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其中新闻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等产业由于受众和市场规模的限制,发展速度缓慢;演艺娱乐业仍属于“政府扶持、民间自发”的发展形态,市场经济效益尚未显现。

文化产业规模、文化市场消费水平、文化事业服务水平等来看,与国内中、东部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西部省区与起步较早、发展迅猛的陕西、四川等省区相比,也有差距。

3.市场主体力量单薄,缺乏市场竞争力。

文化单位以国有事业单位为主体,以市场经营为导向的文化企业数量少且规模小,无法形成规模经济。

现有文化单位大多是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各级财政投入的文化事业经费预算较低,其发展缺乏活力与动力,难以向企业化过渡及市场化管理。

“以文化企业为中心、市场为导向、政府培育环境”的发展机制尚未形成,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仍有待优化,文化市场体系有待健全。

4.文化资源与城市的特色化程度不足。

兵团部分师部分绿洲生态、军垦文化农业旅游文化等优质文化资源具有同质特征,自身有特色的文化符号亟待挖掘、提炼和打造。

具有鲜明特色的军垦文化远未形成规模和产业化;文化产业的园区、集聚区建设经验不足,园区化发展道路需要逐步探索;文化旅游产业一直未能突破性大发展,产值规模和收益水平不高,丰富多样节庆活动基本停留在民众自娱自乐的阶段,尚未实现产业化和品牌化;旅游带动模式仍不成熟。

5.人才、科技制约明显,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文化产业是一项崭新的产业兵团人才紧缺问题尤其明显,在广电、文化、报业、出版系统,经营管理人才大多为半路出家,文化资源、技术设施远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和发挥,与迅速发展产业环境和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很不适应;科技对文化产业的促进与提升效应不明显,远远满足不了文化产业领域高科技迅速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四、新时期兵团文化产业发展具体举措   (一)以文化创意植入推动产业升级,加快发展融合型业态   一是以文化内容和创意要素植入提高工农业产品含金量,抢先注册特色工农业产品品牌并着力打造,加强现代农业基地、新型工业园区、服务业集聚区的文化创意业态布局和融合;二是培育跨经济部门的融合产业,大力探索发展工业设计、创意农业、包装印刷、智能物流管理等新业态,以切实的产业举措加强文化产业与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三是创新整合产业资源打造带动效用显著的融合型项目,加强文化产业与体育赛事、群众性文化活动、城市特色展示(博览)、商业购物休闲、商务服务等关联领域融合,加上上述业态的文化消费体验功能的植入。

(二)建构层次清晰、结构紧密产业体系,加强产业协同联动   一是重点实施细分领域带动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主体旅游,不断丰富旅游业内容和形式,以石河子、五家渠、阿拉尔等城市的主城区和景区为重点,打造游客服务产业群;以影视拍摄基地建设介入影视产业链,培育影视创作基地和兵团城市影院体系;二是大力培育和发展军垦文化旅游节、军垦文化冰雪旅游节、桃花节、荷花节、薰衣草节、甜瓜节、蟠桃节、棉花节、五家渠郁金香节、图木舒克美食文化旅游节、阿拉尔红枣文化节、兵团老兵节等节庆会展、体育赛事、旅游季(节)等软性项目,通过“依节造势、因节发展、以节兴市”拉动文化产业整体经济价值和品牌影响力提升;三是以兵团城市为依托,发展当地文化消费业态。

依托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本地文化需求,培育文化产品(用品)生产销售、文化休闲娱乐、节日庆典策划等业态,把挖掘和满足本地文化需求作为长期任务,增强市民文化归属感,凝聚人心。

(三)建设和发展“专业+综合”的城市文化产业项目(园区)体系   一方面,依托昆岗古墓群、军垦博物馆、青格达景区、多浪水库等优质特色资源建设一批专业性文化旅游景区,树立龙头品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市场繁荣;另一方面,以创意设计、内容制作、艺术创作等为核心功能,在石河子大学和塔里木大学大学生创业园基础上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既可为影视、文化旅游、会展、工艺美术等各细分部门提供内容和创意动力,也可为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提供文化创意升级支持。

(四)以文化贸易业态的布局和发展促进丝路经济带战略落地   一是以视野广阔度和观念的先进度积极承接国家重点项目落地和产业配套任务。

实时跟踪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有关政策和规划,积极争取国家、新疆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在兵团落地;二是寻求以配套、支撑、服务等形式创新布局文化产业项目,为重大战略性项目提供落地和发展保障;三是打造以交易为核心的工艺美术产业链。

依托资源基础、产业基础、交通优势推出便于流通特色文化产品,打造文化产品生产――批发――零售产业链,通过产品传播兵团文化旅游、会展、影视等产业品牌价值,同时扩大文化产业整体经济效益。

(五)建立内外协同合作的文化产业营销推广机制   用兵团人口特征和文化交流融合基础,以资源转化联系促进产业联系,加强与北京、上海、四川等合作,与对口支援省份在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交流,重点加强共建型招商引资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宣传营销平台建设,加快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管理等产业要素在师市的集聚。

优先对上述区域进行市场拓展,从个人经历、城市变迁等角度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文化产品、服务和体验的营销推广,加快夯实市场基础。

参考文献:   [1] 范周.中国文化产业思考[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2] 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   [3] 塞谬尔.亨亭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4] 谢名家等.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M].人民出版社,2002   [5] 文化文化产业司.国家文化产业课题研究报告(2011―2012年度)[M].昆明:云南大学人民出版社,2013   [6] 汉娜尔?考维恩.从默认的知识到文化产业.李炎,王佳.文化需求[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8] 欧阳坚.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9] 祝青.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关联性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3)   [10] 袁敏芳.兵团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兵团党校学报,2014(12)   [11] 范建华.文化强国战略下中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态势分析.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3(6)   (作者简介:袁敏芳,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党校经管教研部副教授 新疆五家渠 831300)   (责编:贾伟)。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