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生态税制

[摘要] 生态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随着生态危机的频频发生,生态税制的 研究 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本文试着从制度 经济 学的视角, 分析 生态税制与现行税制的关系、生态税制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 问题 ,加深对其产生的必要性理解。

[关键词] 生态税制制度经济学税收制度   从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经济以来,税收就成了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随着生态恶化,循环经济 理论 的 发展 ,税制理论的研究视野得到再一次拓展。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学者纷纷从生态保护的角度研究生态税制

但是,事物的多样性使得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视角分析有着不同的内涵。

本文试着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进一步认识生态税制,加深对其产生的必要性的理解。

一、生态税制税收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institutions)是指约束人们的行为的规则体系,并可具体分为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两部分。

正式规则是指人们有意识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则,它是由权力机构来保证实施的,如 法律 、法令、合同、章程等。

非正式规则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伦理道德、 社会 习惯和意识形态等。

那么,可以说生态制度就是人类针对生态需求的无节制和伦理缺失,而导致在生态需求大于生态供给的情况下,将生态因素引进制度安排,形成的行为规则体系,它具体可分为生态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两部分(见下图)。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可见,生态税制只是生态制度正式规则的一部分,它不仅具有传统税制的特性,还具有生态补偿功能;它是依据税收是否具有生态性的标准进行划分后形成的一种税收制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税种;它也不是取代现行税制的一种新税制

例如,燃油税按课税对象的不同,它属于流转税制;按税收是否具有生态性,它又属于生态税制

因此,生态税制设计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取代原有税制,而是要将生态保护原则纳入原有税制的基本原则之内,贯彻于原有税制中的税种分类,并在各个税种的相互配合中体现出税制生态性。

这并非过于超前的设计,而是频频发生且日益加剧的各种生态危机,导致了这种税制设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生态税制产生的必要性思考      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一个“源”。

生态税制也不例外,那么生态税制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不妨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思考一下。

现代 社会中的生态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人和生态的关系:二是人类之间的关系。

人和生态的关系表现为人和生态的冲突和互动;人类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使用和分配生态资源时的冲突和互动。

最重要的是,一旦人类在使用生态资源出现紧张时,就会导致人和生态资源之间的紧张。

例如,我国北方地区缺水的原因更多的是当地 企业 、 工业 污染和居民的不合理用水,导致了人和水资源的紧张。

相应地,解决生态危机的 方法 通常有两个方面:一是工程治理,就是通过建造一些生态工程如 自然 保护区、“南水北调”等来改变人和生态的关系;另一就是建立制度,规范人们行为,达到生态资源的合理配置。

可见,前者涉及技术,后者涉及制度,而技术的发展是离不开制度环境的。

论文代写   科斯认为,只要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制度更重要。

制度是一个在长期的博弈过程中,利益各方达到一致的方案,它应该考虑到各方的利益而不是一方的利益。

在今天,“利益各方”不仅包括人,而且包括生态

生态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它的消费不仅具有明显的外部性,还直接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这就决定了其必须由政府来干预供给。

税收又是政府干预经济,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

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生态税制的产生就不可避免了。

此外,制度变迁就是从效益较低的制度到效益较高的制度的转变。

制度的效益是针对一定的制度环境而言的,当制度环境发生变化,制度的变迁就不可避免了。

凡勃伦认为:“制度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就其性质而言,它就是对这类环境引起的刺激发生反应的一种习惯方式。

而这些制度的发展也就是社会的发展。

今天的制度,也就是当前公认的生活方式。

” 那么,生态资源消费的“免费搭便车”和“公共地悲剧”的普遍存在,与生态资源天然供给的不足,造就了当前的税制环境,而税制环境的变化就要求税制的再次变迁。

因此,生态税制的产生也是税制变迁的必然要求。

三、生态税制制度观      1.生态资源产权分析。

生态资源不仅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更重要的是具有一般公共物品的特征。

因此,它应该是一种公共产权,不同于私人产权,确切的说,是国有产权即由国家所拥有,由政府及其代理人来行使的产权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德姆塞茨认为,公共产权存在巨大的外部性问题。

首先,公共产权往往过分强调当代人的索取权,赋予其超过经济要求的权重。

其次,公共产权条件下,外部性问题向内部转化的交易成本较大:一是所有者数量的增加,增大内部化的成本;二是没有明确的产权主体,使得责任很难追究。

柯武刚和史漫飞也特别强调,“产权并非物质对象,而是一些在社会中受到广泛尊重的权利和义务”。

因此,政府作为公共产权的代理人,就有必要去履行其应尽的义务,采取必要措施解决生态资源产权外部性问题。

那么,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税收制度,将维护政府自身产权的任务——保护生态资源纳入税制也就成为天经地义的事了。

2.生态税制的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

简单地说,生态税制是约束人们过度消费生态资源规则体系。

它作为社会“规则”的一部分,当然也就有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之分。

其正式规则就是现行税制具有生态功能的税收和税法等 内容 ,其非正式规则应锁定在生态税制的价值观念、纳税意识等内容,它表明人们对税收生态性的认识程度,决定人们在一定时期对税收具有生态性的遵从心理和遵从程度。

转贴于。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