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酒店集团化面临的障碍与策略选择

[论文关键词]铁路酒店集团化障碍策略选择   [论文摘要]实施集团化经营,是推进铁路酒店整体发展状况,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内外酒店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铁路酒店集团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并针对当前铁道部对酒店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从理顺产权关系、灵活管理方式、规范运营模式三个方面对铁路酒店实施集团化经营进行了初步探讨。

近些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型酒店集团应运而生,目前,全世界较大的酒店集团公司已达几百家,控制着全世界客房总数的绝大多数,这些酒店集团在资金、技术、人才、设备设施等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对所属饭店实现了统一模式,达到了管理水平高、服务质量优、经济效益好,深受广大顾客的好评,集团化经营成为酒店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铁路酒店实施集团化经营,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整体铁路酒店市场集中度、迎接国内外饭店集团挑战的最有效方式。

一、铁路酒店集团化经营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铁道部于2006年8月下发了《关于推进铁路多元经营饭店业规范管理改善经营的若干意见》(铁经〔2006〕165号),提出组建专业饭店公司,实施重组改制,推进铁路饭店集团化经营

铁路局落实上级要求,以所辖区域为界,纷纷组建了专业酒店管理公司或酒店集团公司,欲以专业化手段推进铁路酒店集团化发展。

经过几年的摸索,通过强化规范管理和专业经营,所属酒店经营状况有了较大好转,在酒店集团化管理上也积累了一定经验。

由于现行体制、自身管理等方面制约,从铁路酒店行业总体经营实力和规模而言,与社会其他酒店集团公司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规模优势难以发挥,铁路酒店规模小而分散的局面尚未完全扭转,实现全行业扭亏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1、制度环境制约   铁路系统所属酒店数目众多,这些酒店本身都存在产权不清、所有者缺位的问题。

一是产权的不可流动性制约铁路饭店资源的优化配置。

现行铁路管理体制下,各个酒店分别隶属于各个多元经营企业或不同站段,产权都以某一种方式固化在不同部门,无论企业经营的效益好坏,控制权损失的不可补偿性造成经营者对资源低效率运行的漠然,不可能真正按市场效率原则来配置资源,难以使资源从低效率的产权主体流向高效率的产权主体。

二是管理者任命的体制阻碍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饭店经营者大部分是由上级任命的,经营者较侧重于追求短期利润和效益,目标着眼于上级的考核指标,这种情况下,规范化经营的现代企业制度难以形成。

三是本位主义严重。

隶属于不同部门的饭店,由于各级行政部门制约,对铁路饭店进行重组,必然会削弱原有经营者和上级部门控制权的损失,从而失去收益权,所以这种本位保护主义的存在阻碍了集团化的发展。

2、企业自身的障碍   除了制度约束,铁路酒店在自身发展与管理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集团化扩展的步伐。

一是经营战略的缺乏

大部分铁路酒店缺乏酒店品牌、特色的创新和企业文化的建设,更缺乏经营战略的制定,在新产品开发、管理技术、营销组织和品牌策划等方面缺乏系统运筹,没有形成铁路自身的品牌与特色。

二是企业行为不规范。

由于铁路酒店企业经营各级主管部门的限制,企业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市场企业企业经营决策并非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施行,不具有规范的市场行为,难以按照市场竞争规律,无法发挥酒店的规模经营、遵循市场资本优化配置的规律而自发形成大规模集团

三是缺乏强大的营销力量和预定网络。

目前铁路酒店基本上还是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全面的营销和预定网络,及时以各铁路局组建的酒店集团公司,也缺乏集团采购、培训与财务预算方面的能力。

四是缺乏成熟的集团管理模式和人力资本的运营能力。

经营好的饭店管理公司依靠一些“能人”接管了一些饭店,但是不能开展大规模的租赁、特许经营及合同管理

“能人”模式使饭店集团的扩张更大地依赖于这些“能人”,从而造成制度运行的不连续性,影响了饭店集团的发展。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