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指导方法举隅

很多时候,许多教师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分外之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事实上,阅读是拓展学生文化视野的重要途径。在课外阅读中,教师要参与指导,保持和激活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科学、全面、及时的引领,促进学生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如何实现“开卷有益”?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学段、年龄、认知特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从时间、数量、阅读质量等方面,为学生课外阅读保驾护航。

一、分阶段指导:突出课外阅读目标层级。

课外阅读指导上,不能单纯地鼓励阅读而忽视阅读目标的确定。不同年段的学生,其阅读能力具有层级性。课外阅读也要顺着学生的年龄特征,注重课外阅读指导的阶段性,如哪个阶段读哪些书,怎样去读,读出什么等要求。通常,根据小学生理解、認知的层级差异,在课外阅读指导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能力表现来细化阅读目标。如低年级学生处于复述性理解水平,在课外阅读目标上侧重于整体把握文本的梗概及主要内容;中年级学生处于解释性理解水平,可以设定对文本内容的感知,结合学生自我阅读经验对相关文本意义进行解释、推论,能够解释一些读物的细节寓意,把握文本材料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高年级学生处于评价性理解水平,能够结合读物对相关问题作出自己的评判。如阐释自己的阅读观点,对文本写作意图、对文本材料的内容进行发现、质疑、批判等。由此,我们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也要考虑学生理解层级特征,因材施教。对于低年级学生,课外读物以带拼音的读物为主,帮助学生识读拼音、认识汉字,争取正确、通顺阅读;结合一些图画类读物,从图画意义识别与分析中理解文本。到了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有所提升,具备一定的解释性理解、评价性理解能力,可以推荐儿童类小说,如《窗边的小豆豆》作为三年级读物。在指导学生时,要让学生了解小说的故事梗概,能够与同学畅聊自己喜欢的人物,能够说明为什么喜欢,能够找出最令人感动的故事片段。对于高年级以上的学生,我们可以适当推荐网络阅读,挖掘网络平台读物,补充课堂阅读的不足。

二、分内容指导:强调课外读物功能平衡。

课标指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显然,对阅读数量、阅读面,都很难满足。所以,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要从阅读内容上进行合理平衡,做好有效补充、拓展和延伸。一方面,突出文学体验与信息获取两大功能的平衡。对于课外读物,要么以文学体验为指导取向,融入文学类读物,帮助学生阅读中增进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鉴赏和体验,要么以获取价值信息指导为取向,融入情报类文本,便于学生阅读中积累知识,学会搜集、整理,提高分析和运用能力。如通过阅读来解决实际问题,获取新知识,而非过于强调阅读技巧。另一方面,突出说明文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在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要逐渐增加说明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量,通过广泛阅读,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评价能力。如在五年级,可以兼顾学生阅读兴趣与课程教材内容,适当拓展课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向学生推荐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六年级向学生推荐《简·爱》,并鼓励学生对书中的经典段落进行背诵。同时,在课外与课内阅读互补上,还可以设置专门的课外读物。如将卜将劳恩的漫画《父与子》作为二三年级学生的课外亲子读物;将《丰子恺漫画精品集》作为四五年级学生的课外读物;还可以推荐一些制度、章程、凭证单据、使用说明书、地图指南等读物,提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比例。

三、有效性指导:强调课外阅读方法辅导。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部分,教师要结合课外阅读,积极营造课外阅读氛围,化解学生课外阅读中的疑惑和问题,提升辅导的有效性。在课外阅读环境营造上,教师要强调氛围激励。如在图书馆,要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丰富藏书;在校园设置书香长廊,开辟读书角,便于学生随时随地看到书、拿到书、读到书。在班级,设立图书柜,各年级设置漂流书架,结合学生的借阅数量、阅读倾向,开展课外阅读评比活动,每月评选“阅读之星”“阅读大王”等,以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每周各班举办读书分享会,引入朗读、故事、读后感、读书报告、手抄报评比等活动,让学生课外阅读中获得美好体验。同时,教师在辅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突出方向性。很多小学生不爱读书读书自觉性差、读书意识不强、读书能力薄弱等问题,都与教师课外阅读辅导有较大关系。因此,教师在辅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体现三方面:一是注重阅读的前期导读。对于课外读物教师可以以推荐方式,也可以是分享阅读方式,或者对最感兴趣的段落进行阅读,来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如二年级学生推荐绘本《我们要去抓狗熊》时,就从“情节很搞笑、很滑稽,结局很出人意料”方面推荐,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二是注重阅读中期的指导。对于课外阅读,不能仅读某一段、某一篇,或者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章节,而是要贯穿整本书阅读理念,鼓励学生读物的内容、形式、叙事特色等方面完成知识建构。教师可以在中期阅读中提出一些观点、看法,引领学生挖掘阅读话题,鼓励学生乐于阅读、敢于表达。如在高年级读《水浒传》时,我抛出话题:“说英雄、道英雄,林冲他究竟是不是英雄?”我以话事实、摆观点的辩论方式,让学生阅读中“关注细节”“前后对比”,增强对读物中人物个性的理解,培养学生自觉阅读意识,提升阅读能力。三是后期的分享、交流与展示。通过读后感汇报展示方式,对读物理解、感悟进行评析,提升课外阅读指导质量。

四、发展性指导:注重课外阅读激励评价。

课外阅读也要关注学生阅读反馈与评价,利用评价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紧扣年段目标,促进学生阅读能力逐步发展。如我设置课外阅读成长档案,结合学生阅读情况,利用阅读档案来记录学生阅读生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档案里,有读了哪些书,怎么读的,读了多久,是自己阅读还是亲子阅读,还是班级共同阅读,读后有哪些感悟、想法,教师和家长的评语等内容。同时,积极搭建课外阅读交流平台,围绕书香校园、书香教室、书香家庭等,展开以课外阅读为主题的各类评价活动。如鼓励学生阅读展示与分享,通过读一本书,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向同学们推荐该书的理由,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从接力阅读中,分享读书的乐趣。阅读评价要建立在阅读活动中,借助活动来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来改进学生阅读方法。在整个阅读交流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给予引导、强化,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参与意识,丰富学生课外阅读体验,在课外阅读中滋养内心。

课外阅读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而是要让学校、班级、学生、家长等都积极参与,利用课外阅读,打开学生阅读思维,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品悟书香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