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

天津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现代无形资产研究所所长,天津市资产研究会名誉会长,《现代会计》主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下载论文网   工程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形成各种工程学科。

会计学与工程学科的交叉研究形成会计工程学。

会计是一个复杂系统,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会计专项工程中,可以建立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

一、节约是国家战略决策(一)节约是发展经济的规律:国家需要战略决策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社会上流行的精打细算、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厉行节约、艰苦朴素、修旧利废、躬行节俭、勤俭持家、省吃俭用、细水长流等要求和期望,已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项基本原则。

毛泽东指出:“勤俭办工厂,勤俭办商店,勤俭办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事业,勤俭办一切其他事业,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

这就是节约的原则,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

”[1]在2005年10月11日中共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2]将节约由社会美德提升到国家层面,具有国家战略性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的重大决策。

这充分反映出节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规律。

节约,就是节省,“使可能被耗费掉的不被耗费掉或少耗费掉。

”[3]有的认为,节约是该花的少花,节约是把可以不耗费的节省下来,节约是保证质量,节约是节制约束等。

节约是在一定条件下,保证基本耗费或保证质量前提下的节约,因此,节约是在技术进步、加强管理、提高认识和保证质量的条件下,将可能被耗费的被减少或不被耗费的行为。

节约实质上是时间的节约

马克思说:“……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

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

……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的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

这甚至在更加高得多的程度上成为规律”[4]。

节约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节约有利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十六大号召,要“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节约有利于物质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是人类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状况。

要求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耗费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物质文明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中华民族兴衰,节约可以完善和改善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状况,有利于物质文明建设。

节约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依据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建立可持续、和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取得物质和精神生产成果,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状态。

生态文明需要尊重与爱护自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和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节约资源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改善人的幸福生活,提高社会整体效益。

这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节约有利于政治文明建设。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形成的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在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方面的一种政治上进步的过程、状态和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

节约关系国家兴旺发达。

唐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厉行节约需要反对浪费,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如《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推动党政机关、全社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节约能源,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有利于政治文明建设。

节约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成果,包括思想、文化、道德、教育、科学、艺术等。

”[5]厉行节约要求人们树立节约观念并以节约作为行为准则,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国家富强,法制建设和爱岗敬业。

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援引春秋时鲁国大夫御孙说的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勤俭是品质高尚的人共有的品质,奢侈是不良品行最不好的人。

)这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二)厉行节约要成为自觉的行为 我国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厉行节约是各行各业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当前,我国能源消耗高和能效极低。

如“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36.2亿吨标煤,消耗全世界20%的能源,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美国的3.3倍,日本的7倍,同时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

中国每消耗1吨标煤的能源仅创造14000元人民币的GDP,而全球平均水平是消耗1吨标煤创造25000元GDP,美国的水平是31000元GDP,日本是50000元GDP。

”[6]全国人民都应该担当责任在各方面厉行节约

节约我国传统美德,厉行节约要成为各行各业每个从业人员的自觉行为,并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每个职工要树立坚定的节约观念,做到事事、处处、时时注意节约,大的小的、多的少的、价值高的低的都要注意节约

要学习大庆石油职工对待工作要做到“四个一样”(黑天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在场和领导不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的优良作风。

节约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领导在场和领导不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发扬中华民族节约的优良传统。

我国的企业事业单位,在职工厉行节约的基础上,要使整个单位成为节约的单位,学习先进单位厉行节约的经验,在各方面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促进事业的持续发展。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涌现出很多厉行节约的先进单位,其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例如:新赛股份公司从细节入手节约成本[7]“近年来,新疆赛里木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充分利用灵而活的QC活动和降耗增效活动的有效结合,广泛开展一系列节能减排攻关,为企业节约成本达720万元。

新赛股份公司要求下属企业每月至少开展2次设备运行分析和节能分析会,帮助员工不断总结设备不同工况下的最佳运行方式,提出优化方案,促进设备经济稳定运行。

新赛油脂公司预榨车间质量管理小组通过对蒸炒锅减速装置和联轴器的成功技改,将蒸炒锅的运转率从往年的93%提高到目前的98.5%,一年便为企业节能创效2.8万余元。

新赛精纺公司生产技术部质量管理小组通过增大清棉机弯连接管道直径,同时开设可调节活窗,将每吨纱用棉数量由往年的1358公斤/吨降低到1350公斤/吨,一年即为企业节本降耗29.9万元。

为缩短细纱机故障停机时间,攻关小组成员设计制作风向导流槽,解决了下排风排风不畅的问题,细纱机每班减少停机时间10%,一年可多生产棉纱100余吨,产生效益10余万元。

新赛股份公司还在所属33个分子公司开展了‘我为新赛做贡献,新赛为我圆梦想’主题活动,从减费用方面寻找突破口,结合自己工作岗位特点,从身边挖掘‘节能点’。

该公司所属轧花厂在小技术改造方面加大节能降耗,在检修过程中,为提高机械的轧花效率,减少机械的磨损,对螺丝的丝扣技改、旧法兰的重新利用、将外吸棉管道长度的再度加长、节省了一棵螺丝钉,将能重新利用的小零件全部进行使用,对重要部件进行维修后重新使用,光材料费用就节省了1.8万元;针对电气设备运行时间长且接头和连接面出现锈蚀的现象,电工班人员采取对电机电缆头的打磨、填料和加固补焊工作,消除了设备安全运行的薄弱环节,降低事故发生率,避免因发生故障而消耗大量的汽、水、油。

该公司制定了《新赛股份公司经营指标考核办法》、《新赛股份公司绩效考核制度》等制度,通过采用监督与激励、褒奖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将员工的奖金与企业效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挂钩,调动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企业内部营造出‘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

针对棉花、油脂、纺织等各行业企业存在的跑冒滴漏现象,该公司要求运行人员熟悉行业技术标准、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发扬‘传、帮、带、赶、超’的优良作风,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共同提高;同时加强日常巡查,一旦发现跑冒滴漏现象,立即进行整改。

”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在经济社会建设和生活中,浪费现象比较普遍,深为人们所关注。

什么是浪费,至今还有多种认识:浪费是指资源的非预期使用、或使用和控制不当、没有节制(控制)、或这些情况的组合。

浪费是由于管理和配置的失误,导致消耗的资源超出完成某项活动本身所需要资源的数量。

浪费是不充分利用或使用不当、不珍惜、无节制、不能物尽其用、不必要地废弃资源的行为。

浪费是指工作人员违反规定进行不必要的活动,或在履行职务中超出规定范围、标准和要求,不当使用资源,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损失的行为。

浪费是指在生产和生活中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不合理使用的一种行为和现象。

浪费是“对人力、财物、时间等用得不当或没有节制。

”[8]浪费是不应该使用的资源

浪费是过度的耗费资源

上述浪费的各种定义,所列内容不尽相同,尤其是列出的内容不可能穷尽,使浪费的定义还不完善。

浪费是一个比较概念,是在一定条件下某种事项因某种原因,实际与标准或规定比较,超过标准(规定)的部分就是浪费

浪费要求可控制、可计量。

对比以上浪费的各种定义,对浪费的定义可表述为:浪费是人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在一定条件下某种事项因某种原因,资源的实际耗费超过标准(规定)的行为。

在这个概念中:人们,是指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社会上非工作人员;现代化建设,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现代化建设;一定条件,是指时间、空间、技术、管理、法制等;某种事项,是指在生产、建设、流通、分配、消费等领域发生的事项;因某种原因,是指各种原因,如不充分利用,使用不当,没有节制(控制)等;资源,是指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实际耗费,是指一定时期如年、半年、季、月等;标准(规定),是指企业、部门、地区和国家制定的单位产品(单项工程)等的资源耗费量,浪费计量公式是:浪费=实际资源耗费量—标准资源耗费量;行为,是指一般错误行为或违反标准的严重行为。

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是不是浪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定浪费的性质、原因和数量。

浪费普遍存在,其危害涉及各个方面。

①毁损资源,影响经济发展。

浪费之风,生产建设和流通领域比较严重,破坏损失资源,侵犯国家和集体财产,降低国家经济效益,“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唐房玄龄等著《晋书?傅玄传》),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②腐蚀人们思想,影响干部队伍建设。

奢侈浪费,贪图享乐,消磨人的意志,淡化人的理想信念,助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影响干部队伍提高全面素质的建设。

③破坏国家形象,影响党和国家执政能力。

奢靡之风,讲排场比阔气,兹长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脱离群众,败坏社会风气,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和国家执政能力。

浪费的危害实际上是一种犯罪行为。

毛泽东指出:“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9]贪污和浪费在形式上虽有不同,贪污是侵吞、盗窃和骗取国家财产或收受他人贿赂的严重行为,浪费是毁坏和损失财产,但贪污和浪费造成财产的损失在性质上是相同的,贪污是犯罪理应浪费也应该是犯罪。

贪污罪在我国《刑法》第382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浪费是犯罪至今还没有在国家法律中有规定。

人们日益认识到浪费的严重危害性,已有人大代表和学者多次提出建议制定浪费是犯罪的法律。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对浪费行为的惩处,在《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已有规定:“第五十七条建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规定:“第七十八条 挥霍浪费公共财产,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在《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规定:“第二十四条 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在《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中,规定将反浪费纳入审计内容。

浪费存在的危害,已引起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反对浪费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

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和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要积极投入反浪费的行列,举起铁的拳头,从各个方面反对浪费,保护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和个人财产不被侵失,要成为反浪费的坚强卫士。

浪费具有重要意义:反浪费有利于有效地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反浪费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树立反浪费观念,端正社会风气、关心国家发展;反浪费有利于改进党和国家执政能力,树立优良的工作作风,关心民生,密切联系群众,反对浪费厉行节约,建立和谐社会。

浪费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采用各种措施,在各方面大张旗鼓地反对浪费

三、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的设计适应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需要,在全面进行改革和创新的条件下,可以建立和实施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

根据系统性、重要性、相关性、工具性和操作性等原则,对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进行设计,明确工程的性质、基本条件、工具、任务和运行等。

(一)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的性质在会计工程中建立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其性质与会计性质相联系。

该项工程的性质亦称属性,是多种属性的集合,其中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体现工程的基本特征,决定工程的本质,一般所说工程的性质系指该项工程的本质属性。

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的性质与会计性质相联系,即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的本质与会计本质相联系。

会计本质由会计本质属性所决定。

会计本质是管理活动,相应在会计工作范围内建立的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其本质也是由其本质属性所决定的管理活动。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国家战略决策的重要内容,是影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和各行各业从业人员价值观念的重要因素,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必须依据相关法规严格管理,从而决定了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的本质是管理活动。

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会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以工程核算为基础,以工程工具为手段,以会计信息化为条件,对工程进行全面管理,并向相关方面披露工程管理与核算的信息。

(二)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的基本前提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基本前提是为其工作事前规定的必须遵守的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

根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规律的客观性,依据明确可操作的确定性,规定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基本前提是会计工程主体、会计工程标准、会计期间和货币计量。

会计工程主体,是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主体即会计主体,是据以确定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工作范围。

它可以是企业或事业单位,也可以是其他单位或组织。

会计工程标准,是组织和评价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工作的依据。

会计工程标准包括会计法规、会计规范性文件、预算(计划)、定额、计量、市场价格、资产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费用管理、销售管理等标准。

会计工程期间,是在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工作中,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管理与核算工作情况所规定的起讫期间。

会计工程期间与会计期间相同,主要是确定会计年度。

我国会计年度规定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会计工程货币计量,是以货币计量单位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事项进行计算。

中国会计工程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以人民币元为单位。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三)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的工具工具,是为达到、完成某种事项任务、目标或要求的智能性或机械性的手段。

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的工具,是为完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任务的智能性的手段。

其工具主要有决策工具、预算(计划)工具、监控工具、核算工具、考评工具和分析工具等。

(1)决策工具,是在企业决策中有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决策,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上,按照财务目标的要求,确定一定时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任务最优方案的过程,相应制定完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任务的措施。

(2)预算(计划)工具,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有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任务的决策,为其完成而制定的一定时期分部门和单位的具体事项的计划。

预算按货币计量和相应的实物计量,以及完成预算的具体措施。

(3)监控工具,是财务会计机构的有关人员或岗位,依据有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预算和其他会计标准,对部门或岗位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实际工作,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内部控制的实践活动。

对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4)核算工具,是对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事项进行核算,或通过“厉行节约备查簿”和“反对浪费备查簿”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定期按照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对成本进行精细核算,反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情况。

(5)考评工具,是依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关预算和其他会计标准,对责任单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任务(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的检查与评价。

检查责任单位任务(目标)完成情况,以及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找出问题,给予奖惩。

(6)分析工具,是依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决策、任务和考评资料,结合相关的会计标准,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任务完成情况影响因素进行的分解。

通过分析,揭示其影响因素,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挖掘潜力,认识规律,为今后决策、预算(计划)提供依据。

(四)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的任务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的任务,是根据国家方针、政策、法规和工程的需要应达到的目标和要求。

其任务是两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会计工程的两项任务是运用工程工具,通过会计工程管理工作完成的。

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任务具有以下特点:时间性,分短期任务、中期任务和长期任务;相对性,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任务,其内容随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层次性,有整体层面的综合性任务(总任务)和分部门或具体项目任务,完成部门或具体项目任务也就完成了总任务。

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任务的具体内容在以下阐述。

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两项工程任务(一)厉行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是国家战略决策,对每个公民来说,厉行节约是一项光荣任务和一种神圣责任。

厉行节约要成为公民自觉的行为。

厉行节约是按照一定标准严格地实行节约

厉行节约是完成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中的节约任务。

厉行节约的主要途径是:(1)树立节约观念,党中央及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并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到“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高度。

人人要树立节约观念,使节约成为日常的自觉活动。

(2)提高资源利用率,耗费尽可能少的资源和能源,生产出相同的或更多的产品。

提高资源利用率,需要对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实现资源的梯级开发与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不断提高废渣、废水、废气“三废”)的综合利用,推进变废为宝,利用边角余料、修旧利废、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等。

(3)保证产品质量,使产品的质量符合质量标准。

产品在类型、品种、规格、结构、形式、品质、主要技术性能、可用、可靠、操作、安全、维修、包装、保管等方面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并附有使用注意事项说明。

保证产品质量,减少次品和废品,从而节约资源

(4)设备改造,应用科学技术对现有设备的结构和技术进行局部的改变和革新,以改善设备性能和提高生产效率。

设备经过改造,可以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提高设备的效能,提高设备零部件的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降低设备原材料及能源消耗。

(5)采用新技术,是促进资源节约的有效手段。

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促进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推广应用先进高效的节能、节水设备和器具,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发资源节约

(6)工艺优化,是将劳动者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加工或处理使之成为产成品的方法与过程,按照技术上先进和经济上合理的原则,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更优秀的过程。

工艺经过优化,消除生产过程的极度美化、过度包装、多余工序,以便节约耗费

(7)实施标准化,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为获取最佳秩序和取得优秀成果,在各方面实行标准的过程。

标准是组织和评价生产经营活动应达到或完成一定任务而必须遵守的规定。

企业标准有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和管理标准。

实施标准化有利于节约资源

(8)推行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减量化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资源化是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和节约资源

(9)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再生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在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中,被多次开发反复回收加工再利用的物质资源,如报废的钢铁、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合金、无机非金属、塑料、橡胶、纤维、纸张等。

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加强“三废”综合利用,充分开发利用再生资源

(10)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效率。

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或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或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提高劳动生产率,实际上是节约劳动时间,以耗费同样多劳动时间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为确认、计量、记录厉行节约活动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信息,可由相关部门设置“厉行节约备查登记簿”,责成相关人员负责此项工作

厉行节约备查登记簿格式如表1。

(二)反对浪费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同时,要大力反对浪费

浪费的乱象普遍存在,危害极大,已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并积极行动起来反对浪费

反对浪费需要先认清楚各种浪费现象。

经济领域的浪费主要是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的浪费

微观方面的浪费企业存在的浪费主要有:(1)决策失误,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缺少深入调查研究,不从实际出发,而仓促做出的不利于全局和长期发展的战略决定。

如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和新增项目等。

(2)规划不当,不从全局和长期发展出发,缺乏统筹安排,使企业生产建设项目、选择地址、用地规模等方面整体布局不合理。

如用地过多,地址交通不便等。

(3)设计缺失,由于缺少正确的设计指导思想,设计追求气派,崇尚“新、奇、洋、怪”,办公楼大而无当,设备、装修豪华,生产用而不当,脱离实际发展水平。

(4)产品质量不合格,不按产品质量标准在产品的类型、品种、规格、结构、形式、品质、主要技术性能等方面的规定生产,造成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次品和废品。

(5)过度生产,超出市场(客户)需要,生产过早、过多的产品。

过度生产,会造成库存积压,导致削价处理、增加费用,霉乱、变质、残损、失效、报废。

(6)过分加工,在保证产品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对在制品多余的加工和过分精确的加工,造成增加资源和时间的耗费

(7)过度处理,在满足客户对产品(符合产品质量标准)需求时,另外增加产品质量指标或要求,导致增加生产活动或流程,从而增加资源耗费

(8)不良修理,对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在制品和产成品,进行修理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失。

(9)品质维修,售出产品由于未达到产品质量标准,按合同规定为客户所购产品的质量问题进行维修而耗费资源与时间。

(10)返工制造,对生产过程的在制品和成品,由于为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需要,致使生产流程修改、调整生产指标或参数,从而造成返工的资源等多余耗费

(11)使用不当,产品制造没有按产品质量标准或相关制度规定,不当使用或错用材料、工具和设备,使其损坏或降低质量而发生的损失。

(12)不良动作,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按照生产流程操作规程操作,两手操作不当,作业动作不正常,造成人员在时间和体力上的不必要的耗费

(13)不必要走动,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人员或操作员操作机器在生产流程中不必要的移动,致使增加时间的耗费

(14)搬运不当,在生产过程中,各生产流程之间,人员和物料放置、堆积不当而产生不必要的移动,可能造成物料损坏、延误生产,增加时间耗费

(15)无事等待,在生产周期中,由于生产流程未完成、作业不平衡、生产计划安排不当、生产准备工作不充分等,造成人员无事可做的等待和设备闲置不用,从而造成损失。

(16)库存不合理,超过生产需要的原材料、半成品、工具,管理需要的低值易耗品,销售需要的产品,不需要的多余库存物品,会造成资源的损失和增加费用。

(17)大拆大迁,借建设现代化企业需要重新规划、厂区再布局、土地再开发、环境要改造,对生产、办公、生活用建筑物,不切实际地大拆大迁而带来的损失。

(18)使用陈旧技术,故步自封、不求进取、安于在生产中使用陈旧落后的技术,不采用先进技术,降低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造成资源损失。

(19)挥霍财物,过分追求享受,讲排场摆阔气,用公款吃喝,超标准购买器物,超标准报销费用,用公款支付应当由个人承担的费用,违反规定用公款进行高消费等。

(20)管理不善,由于制度不健全,缺少约束机制,或不能全面认真执行制度规定并按各项标准严格控制各种耗费,致使各种资源超标准耗费

对以上各种浪费现象,按浪费的性质和规模的程度,可以分为严重浪费、中度浪费和轻度浪费

严重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应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

反对浪费企业全体员工应有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任务。

反对浪费的主要途径是:领导重视;科学决策;推行先进技术;厉行节约;严格管理(实施标准化、奖惩分明、信息公示等);以法治理;全员监督;严格会计核算与管理等。

会计核算与管理中,可以建立反对浪费备查登记簿,其格式如表2。

五、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的运行运行,是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经过设计、调试后的正常工作

(一)运行的原则与过程1.运行原则在企业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是一项正常性的日常工作,其运行应遵守以下原则:(1)整体性,从会计工作系统的整体出发,安排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专项工作;(2)特殊性,在会计工作系统整体性的基础上,依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特点,分析它的各种影响因素,采取与之相关的现代科学方法,安排相应的工作;(3)同步性,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会计工作的一部分,在会计工作中发现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相关的事项,需要随即进行相应的工作

(4)协调性,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广泛性、复杂性,使其发生与其他部门、单位、人员相联系,相应需要与这些部门、单位相联系,协调相关的工作;(5)责任性,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每个工作人员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在工作中应担当这项责任,做好这项工作

2.运行过程在一定会计期间如年度,会计工作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进行日常实际工作的过程。

这个工作过程对企业而言,一般包括预测、决策、预算(计划)、监管(控制)、核算、考评和分析等环节。

相应会计工作过程,一般也包括会计预测、会计决策、预算(财务计划)、会计监管(会计控制)、会计核算、会计考评和会计分析等环节。

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会计工作同步也需要通过会计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来进行。

(1)做好会计决策,在会计预测的基础上,既要参与企业有关经济效益的战略决策,又要做好本部门的管理决策,确定一定时期会计厉行节约的目标和反对浪费的要求,提出厉行节约的途径和措施,以及预防浪费反对浪费的措施。

(2)实施预算(财务计划)管理,要建立健全基础工作,如原始记录、定额和计量等工作;及时、正确地编制财务预算(财务计划),按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将财务预算(财务计划)指标层层落实到有关部门;依据财务预算(财务计划),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3)会计监管(会计控制),以部门、单位、岗位财务预算(财务计划)为标准,据以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会计事项,通过会计监督管理进行会计处理,揭示呈现节约的事项,预防或处理浪费的发生。

(4)会计核算,对在会计工作中显现的与节约浪费相关的会计事项,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确认、计量、记录的会计处理;同时,作为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可以登记《厉行节约备查登记簿》和《反对浪费备查登记簿》,并作为专项信息对外公示。

(5)会计考评,一定时期结束,如年度终了,按照会计决策中有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目标和要求,以预算(财务计划)和其他相关规定为标准,对实际发生的节约浪费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其完成情况和产生的影响,总结经验,揭露问题,应给予的奖惩。

(6)会计分析,依据考评的结果,分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现代社会形成的特点和原因,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产生的影响,对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今后发展的趋势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相应对策。

(二)运行的形式与方法1.运行的形式在企业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的运行,采用统一领导、分部门管理的形式。

统一领导,由企业主管经济工作的总会计师或总经济师,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决策、规划做统一的决定,明确应达到的目标和要求,并将其分配下达到各职能部门;分部门管理,各职能部门根据企业分配下达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目标和要求,按照本部门工作内容的性质、职能和特点,确定和安排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

各职能部门达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即保证了完成和达到企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目标和要求。

财务会计部门根据企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目标、要求和企业分配下达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目标和要求,基于负责企业全部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工作,按照本部门工作内容的性质、职能和特点,实行岗位责任制,即在会计一般工作岗位责任中包含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责任,在会计分工设置的每个岗位,都负有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责任,如成本岗位在其岗位责任中包含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责任。

财务会计工作每个岗位都负有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责任,不需要再设置专职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岗位,由会计系统岗位(综合岗位)负责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综合工作,可以登记《厉行节约备查登记簿》和《反对浪费备查登记簿》,并作为专项信息对外公示。

2.运行的方法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的运行,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监管法,利用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人机相结合,依据会计标准(尤其是财务会计预算),对生产经营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由会计处理的经济业务)进行监督管理,发现有节约的点滴亮光和浪费的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方面反映,采取相应措施。

技术法,深入了解生产经营活动中现在采用技术的水平及其发挥的作用、现存在什么问题,是否需要采用技术改造;或选用相关的现代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开拓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效率法,分析同一生产单位不同劳动者劳动生产率存在的差异,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及其存在的潜力,采用相应的措施,合理生产布局,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牢固地掌握专业技术,推行先进技术,以便提高劳动生产率。

比较法,将企业财务预算的各项指标,分部门整体和个体,在本部门内部或与其他部门用实际完成数额与预算数额对比,用实际完成数额与其他先进企业对比,出现的差距并揭示其原因,预测可能发展的趋势,提出相应采取的措施。

透视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新的现象和异样的情况,或与各种生产标准和行为标准不一致的问题,不应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采用辩证的方法,从现象看本质,从形式看内容,揭示真实存在的节约现象和浪费行为。

调查法,对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对外关系中存在的与节约浪费相关但不能确定性质的问题,或发现一些异常经济业务不能确定性质的现象,或对影响节约浪费因素不清晰时,可以深入实际,从多方面进行调查,以确定其性质和明确其因素。

专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涌现的节约标兵、节约先进典型,存在的浪费现象或检举存在严重的浪费行为,可以对其专门立项,由专人负责,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搜集资料,全面了解,鉴定事实,确定性质,建议相应处置。

(三)实施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的对策树立战略管理观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从国家兴衰存亡出发,牢固地树立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继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人员素质,大力建设“节约型社会”。

加强法制建设,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现代企业要依法经营,依法对节约浪费进行管理

依法管理,才能维护企业的正当经济利益,才能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处理会计事项。

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中,不仅要依据会计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来进行管理,也要依据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进行管理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相关的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等。

建立制度,企业根据国家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按照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政策和要求,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制定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关的内部管理制度,如《厉行节约制度》、《反对浪费制度》、《实施岗位责任制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奖惩制度》等。

依据制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建立机制,为认真实施法规和执行制度,制定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关的规范行为和发挥功能的机制,如厉行节约机制,节约奖励机制,反浪费激励机制,建立不敢浪费的惩罚机制,不能浪费的预防机制、不易浪费的保障机制,举报浪费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等。

严格管理,认真实施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相关的决策、预算(计划)、监管(控制)、核算、考评和分析各环节的管理;突出预算管理,以预算为标准,反映节约情况,揭露浪费现象;执行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反映依法厉行节约的情况和依法反对浪费的行为。

实施会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程的以上对策,有利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