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nef诱导凋亡及下调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分子

作者:黄官友, 黄秀艳, 曾耀英, 曾祥凤, 吴晓萍。

【摘要】 【目的】 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 nef 调节细胞表面人类细胞抗原(HLA)—I类分子及诱导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将293T细胞分为两组,用脂质体法将含HIV—1 nef基因的质粒及空载体分别转染细胞,Western blot检测HIV—1 nef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荧光抗体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检测细胞表面的HLA—I类分子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HIV—1 nef在转染细胞中有表达。转染HIV—1 nef的细胞转染空载体的细胞经抗HLA—A,B,C—FITC染色后,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205±22及269±15,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1); 经Annexin V—APC/PI染色后,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60.82±8.32)%及(8.12±5.43)%,两者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 HIV—1 nef下调细胞表面的HLA—I类分子及诱导细胞凋亡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nef; 人类细胞抗原—I类分子凋亡转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引起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病原体。HIV 主要型别分为HIV—1和HIV—2,我国艾滋病大多由HIV—1引起,一些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融合抑制剂及某些中药[1]等均具有抗HIV—1的作用。在HIV—1感染的患者中,疾病的进展与凋亡,特别是辅助性 T细胞凋亡呈负相关。大量研究表明,HIV—1的附属蛋白Tat,Vpr,Vpu及Nef 参与调节细胞凋亡[2]。其中,HIV—1 nef 参与调节细胞凋亡颇受重视。目前一致认为,HIV—1 nef能够诱导旁观者细胞凋亡[3,4],而对HIV—1感染或转染HIV—1 nef 的细胞,多数学者认为HIV—1 nef 抑制该细胞凋亡[3,5—8],而少数学者则得出相反的结论[9,10]。因此,对HIV—1感染或转染HIV—1 nef 的细胞,HIV—1 nef 是促进或抑制其凋亡,尚需进一步研究。此外,有报告显示HIV—1 通过其nef 下调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I类分子而逃避宿主细胞毒T细胞(cytotoxic T cell, CTL)的攻击而保护感染细胞[11]。由于细胞凋亡是程序性细胞死亡,而HIV—1 nef 下调细胞表面的MHC I类分子意味着这种HIV—1 蛋白保护感染细胞免受死亡。从导致死亡的角度来说,细胞凋亡细胞表面MHC I类分子的下调互为矛盾。对于转染HIV—1 nef 的细胞,是否同时具备细胞凋亡细胞表面MHC I类分子下调的特性,本文作一定的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SVCMV 载体及SVCMV nef质粒为加拿大Manitoba大学Xiaojian Yao教授所赠。脂质体LipofecfamineTM 2000购自Invitrogen,抗HIV—1 nef抗体购自Santa Cruz公司,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马抗山羊IgG购自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化学发光底物Supersignal West Pico Kits 购自Pierce公司,PVDF膜购自Roche公司,RIPA buffer 购自Sigma公司,抗人HLA—A,B,C—FITC单克隆抗体及膜联蛋白(Annexin V)—APC均购自BD公司,DMEM及胎牛血清(FBS)均购自GIBCO公司,FACSCalibur流式细胞购自Becton Dickinson公司。293T细胞为本实验室自备。

1.2 细胞培养和转染

以含10%FBS和DMEM培养293T细胞。DNA的脂质体转染法按Lipofectamine TM 2000的说明书所示进行操作,即:①在转染前一天铺细胞,注意每盘细胞中所放置的细胞的数量要相等,所加培养液的量要一致。转染细胞达覆盖生长面的50%~70%,②准备A液(脂质体+无血清的DMEM,两者比例为10 μL ∶ 250 μL)及B液(DNA+无血清DMEM,两者比例为4 μg : 250 μL)分别混匀后室温下静置5 min,然后混合A液与B液,室温下静置20 min,其中,DNA与脂质体的比例为4 μg : 10 μL;④将待转染细胞的培养液换为无血清DMEM,吸取A,B混合液,逐滴滴入含待转细胞的培养液中,注意每盘细胞中所加的DNA量要相同。4 ~ 6 h后,以含10%FBS的DMEM换液。转染48 h收集、计数细胞,取3×106细胞作Western blot,取0.5×106 细胞作流式细胞术分析。

1.3 Western blot 测定HIV—1 nef的表达。

收集转染48 h的细胞离心(120 × g, 5 min),吸弃上清液,加入40 μL RIPA butter,混匀后置冰上,30 min后,4 ℃离心(13 400 × g, 20 min),取上清液,加入点样缓冲液,沸水浴5 min,点样,样品在含12.5%的聚内烯酰胺(PAGE)凝胶中电泳。电泳后将PAGE凝胶中的蛋白通过电转移槽转至PVDF膜。用3%的脱脂乳封闭已转PVDF膜2 h,继后加入一抗anti—HIV nef (PBS 1∶ 400稀释),4 ℃封闭过夜后,用PBS洗膜5次,每次5 ~10 min。洗膜后加入二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马抗出羊IgG(PBS 1 ∶ 500稀释),室温下缓慢振荡1 h,再用PBS洗膜5次,每次5 ~10 min,最后用化学发光试剂盒显色、曝光,对HIV—1 nef的表达进行检测

1.4 荧光抗体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检测细胞表面的HLA—A,B,C分子及测定细胞凋亡

转染48 h细胞, 离心(300 × g,5 min),弃上清液,PBS洗涤细胞后再离心,去掉上清液。若检测细胞表面的HLA—A,B,C分子的表达,将细胞重悬于300 ?滋L PBS中,加入抗人HLA—A,B,C—FITC 1.0 ?滋g,混匀后室温避光静置25 min,PBS洗涤一次,弃上清,将细胞重悬于300 ?滋L PBS中,立即上机检测;若测定细胞凋亡,将细胞重悬于300 ?滋L染料结合缓冲液中,振荡混匀,加入5 ?滋L Annexin V—APC,混匀后室温避光静置15 min,然后,加入5 ?滋L的PI,混匀后再作用5 min,立即上机检测。全部数据经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和CELLQuest软件获取并分析。FITC为荧光1(FL1),PI为荧光2(FL2),APC为荧光4(FL4)。

1.5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用统计软件包SPSS 10.0进行处理,数据以x±s表示,多组间相比采用One way—ANOVA,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