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也要真实与虚构并举

吴龙。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极力提倡学生要说真话、写真事,可是我们会发现,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如记账一样乏味、单调。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学生就是在单纯地、真实地记录生活,而不是在习作。作文是要对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加工组合,从而达到一定的可欣赏性。

“生活中的素材”就是习作中的“真实”,“加工组合”就是习作中的虚构,只有将真实虚构巧妙结合,才能写出好作文来。如何指导学生习作中进行真实虚构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尝试。

一、素材整合,虚构典型。

我们知道,很多文学名著的题材都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小说的角色在现实生活中也多能找到原型。但文学创作绝不是对现实的单纯记录,而是让故事情节与现实生活交相融合。所以说,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往往是作者综合了几个甚至是一群人的共性,进行合理重组,借助丰富的细节塑造出来的,如吝啬的严监生、好胜的小嘎子……即使是描述真实的事件和人物,也同样需要进行素材的筛选,剔除掉无关的内容,使事件更集中,人物形象更突出。

学生习作指导也应该教会学生学会整合事例虚构人物典型形象。比如:在指导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时,笔者以一个学生写的“篮球迷”伙伴为例,进行指导。初稿,该学生的作品中事例很单一,只是写伙伴爱打篮球,寥寥数语就完成了习作,文章单调又不具体。在习作指导课上,笔者先要求该学生从听到的、看到的、亲身经历的等方面去选择素材来丰富“篮球迷”这个形象。于是就有了爱看有关篮球的杂志,爱跟同学侃大山——聊篮球赛、篮球明星、篮球大事件,爱打篮球,球技精湛等事例。然后笔者让该学生选择两三个事例叠加在同一个人身上再進行习作,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马上丰满起来了。通过这一例子,学生都受到了启发,他们觉得要把文章写具体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只要把生活中别人的、自己的,听到的、看到的,过去的、现在的……多个细节放到一起,揉碎了再重新合理地组合起来,就可以塑造出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从而拓宽了他们的习作思路。给学生一个题目,让学生多方面地去寻找素材、积累素材,用“素材整合,虚构典型”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将真实虚构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创作出具备可欣赏性的人物来。

二、表达虚构,写活典型。

如果说素材习作的生命,那么表达就应该是习作的神韵。回忆我们读过的文章,能让我们记住的往往是一些精彩的表达。如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文中母亲转过身来这一处的细节描写。这一处的内容其实就是:“我”叫母亲母亲抬起头来看“我”。比起现实中的情景,文中的语言更有震撼力,那是作者进行了文字的艺术加工,运用了倒装及排比的句式,把真实的事件进行“慢镜头”般的呈现,这就是表达上的虚构,从而更让我们感受到母亲的艰辛与“我”此刻无法言语的内心感受。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作家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艺术加工,把原本平淡的事件写得深入人心。这语言文字的艺术加工,其实就是表达上的虚构。那么,如何做到语言文字的艺术加工呢?

1. 添枝加叶,丰富细节。添枝加叶,就是在基本事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补充合理的细节,使叙事变得曲折、生动,表达的情感更加深刻。如指导习作“父母之爱”时,笔者以一个学生写的《藏在蟹脚里的母爱》为例。这个学生一开始就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两句话来写母亲咬蟹脚的情景:母亲拿起一个蟹脚,咬了一下,把肉给我吃。显然,这样的文字太苍白,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在评讲课上,笔者指导学生运用一系列的动词写出母亲咬蟹脚时的情景,同时补充母亲嘴角或手指受伤,“我”无比感激等虚构细节,从而就有了这样的文字:

母亲拿起一个蟹脚,只听“咔嚓咔嚓”几声,蟹脚坚硬的壳碎了。母亲仔细地把一片一片细碎的小壳去掉,挑出白白的蟹肉放进我的碗里。她一边剥着,一边问我:“好吃吗?多吃点……”突然,只听“呀”的一身,蟹脚的利刺扎到了母亲的手,淡淡的血丝渗透了出来。我赶紧抓过母亲的手,劝道:“不要剥了,我自己来。”母亲抽出手来,微微一笑地说:“傻孩子,没事的。你爱吃,妈妈就高兴。”接着母亲又低头细细地挑出蟹肉来……吃着这鲜美的蟹肉,一股暖流在我心间荡漾开去。

在这段文字中,由于增加了许多场景,如剥蟹脚的细节、受伤的细节、人物的对话等,让这文章既生动具体,又充满了情感,成为了具有一定欣赏价值的作品。这就是表达虚构的效果。

2. 创设情境,丰富内涵。创设情境,就是把事例放在特定的情境中去描写,从而产生别样的滋味。如《慈母情深》将母亲给钱买书的态度,置于母亲辛勤劳作的恶劣环境中来体现,就更能让读者感受到母亲对儿子学习的大力支持。再以前面举的《我的“篮球迷”伙伴》为例,如果学生把伙伴进行篮球训练这一事例,放在炎热的中午或是每天坚持早起这样的环境中去描写,就更能让我们感受到伙伴对篮球的热爱。因此,在习作中教会学生虚构合情合理的情境,能让文章更有表现力。

3. 借景抒情,丰富情感。借景抒情,就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描写客观的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托在周围的景物当中,通过眼前的景物,含蓄地抒发作者的情感,达到“言在此,意在彼”的耐人寻味效果。借景抒情,也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种抒情表达方式因为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自然就有虚构的成分。我们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经典的描写。如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写道:那天下午,天气很好。我来到叶老先生住的四合院。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这处作者就巧借景物的虚化描写,来表达自己此刻内心的喜悦与温暖。这样的描写无疑增强了文章的可欣赏性。因此,在习作指导中,笔者也常常让学生在文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传递自己内心的情感。不少学生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中,通过描述雨林(或是沙漠、极地)恶劣、荒凉的环境,来营造探险的氛围,表达恐惧的心情。这样写出来的习作会让我们读来更有一份美感。

无疑,在习作中,如能在真实的基础上加入虚构,会让文章更具有欣赏性,更富有艺术性。当然,虚构不是凭空瞎编,它是真实生活的高度提炼。虚构愈贴近真实就愈奇妙,也就愈能使读者喜欢。但虚构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作者要熟悉生活,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有一定的提炼、概括能力,这需要长期有意识地培养与训练。真实虚构,并不是矛盾的,只有让它们有机统一,学生习作的道路上才会越走越有兴趣,才会越走越远。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第四中心小学)。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