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民族精神的三重维度及其时代价值

摘 要:在中华民族绵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培育、继承、发展起来了伟大民族精神,这就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伟大民族精神是体现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思想精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伟大民族精神具有历史、现实和未来三重维度,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伟大民族精神具有时代价值,始终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伟大民族精神;维度;价值。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9)08—0096—0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1]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人民中国人民伟大民族精神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節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对于汇聚广大人民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伟大民族精神的概念界定与内涵阐释。

对于民族精神的概念,学术界大多分别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进行理解。广义的民族精神民族意识含义相近,是指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精神特质,它既包括民族文化中先进的、精华的部分,又包括落后的、消极的部分。而狭义的民族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与意识中优秀、进取的部分,其立论的视角在于“振奋、弘扬和提升民族精神”,“有助于自觉地引导民族成员的生活实践,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精神素质。”[2]张岱年先生认为,“民族精神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才可以成为民族精神。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二是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必然是文化学术中的精粹思想,在历史上曾经具有激励人心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民族精神。”[3]显然,在新时代需要培育和弘扬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是这种民族文化中的“精粹”。因此,本文取狭义的民族精神概念进行界定,认为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是体现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思想精粹,它被中华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维系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社会结构、民族品格、人文思想和价值观念。

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具有科学内涵。首先,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辛勤劳作、发明创造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正是历经数千年来日积月累的创造,中国人民才书写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前有诸子百家等思想巨匠,后有四大发明等科技成果,再加上震撼人心的文化遗存和气势恢弘的伟大工程,勤于创造的中国人民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笔迹。其次,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用奋斗创造幸福是中国人民一以贯之的品格风范。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凝聚聪明才智,付出辛勤汗水与巨大牺牲,推动历史进步。今日的中国走过五千年的历程,展现给世人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物产丰富的广袤良田、归于治理的大江大河、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门类齐全的产业、多姿多彩的生活,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不懈奋斗所取得的成就。再次,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团结精神。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是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显著特征。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伟大团结精神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中华文明连续发展、中华民族薪火绵延的强大精神支撑。特别是近代以后,面对外来侵略,民族危亡之际,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同心同德,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在伟大团结精神的激励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最后,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从未放弃对梦想的追求,形成了小康生活的理念,秉持天下为公的情怀。中华民族梦想充满执着,坚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1840年后,战争的硝烟弥漫在中华大地,殖民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面对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变奏,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伟大梦想。自此以后,中国人民以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进行了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今天,伟大梦想精神正跨越历史沧桑,展现出中国人民不变的追求、远大的理想、宽广的胸怀,为中华民族树立起最为亮丽的精神旗帜。

二、伟大民族精神三重维度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反作用。在中华文明5000年的发展历程中,厚重的物质文化孕育了伟大民族精神,而伟大民族精神又始终支撑并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一)追本溯源——伟大民族精神的历史维度

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起源于夏商周三代,古时的中华文明根据文化差异区分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带,是以有夷夏之辨,由此形成的礼文化是各个民族不断走向融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本原因。在伟大团结精神的感召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步建立起来,最终形成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真核,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沃土。中华民族自形成之日起,就具有优秀的文化传统,这一传统包含“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人本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立德、立功、立言”的入世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凡此种种,都为伟大民族精神的形成提供了传统文化养料。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中很早就具备了不断创新、不懈奋斗的基因。《诗经·大雅·文王》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周文王开国之初就昭示天下,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于“革新”。而根据《礼记·大学》篇的记载,早在商汤时期,铭文上就刻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字句,表达了“求新”是一个持续过程的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民族精神指引下,辛勤劳作成为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发明创造成为古代中国文化标签。前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后有各类伟大文艺作品和伟大史诗的创作。而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和气势恢宏的民族建筑都对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与此同时,在伟大民族精神文化基因中,始终包含着对梦想的不懈追求。《诗经·大雅·民劳》描述了小康社会的情形,反映了朴素的安定生活状态。经过后世儒家的发展,《礼记·礼运》篇中所载的“小康”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理想,它与“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一道,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向往和追求。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还体现在传颂千年的古代神话中,山再高也要攀顶、路再长也要到达正是盘古开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留给后世的宝贵精神财富。这其中所蕴含的创新、奋斗、团结、梦想精神汇聚成伟大民族精神的源头。

(二)不忘初心——伟大民族精神的现实维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4]382—3871840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国门,近代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国家的经济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伴,西方价值观念开始在文化层面冲击中国文化传统,使得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面临被消亡的危机。面对危局,无数中国人民满怀救亡图存的初心与理想,投身于革命的历史洪流,探索民族与国家的出路。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这正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应对现实问题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人胸怀理想,将马克思主义同近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英勇奋斗,打败了一切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开辟出社会主义的中国道路。在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马克思主义始终同中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马克思主义赋予了民族精神科学性和时代性的升华,而民族精神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历程体现出民族精神的原生性特质和融合性特征。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4]68中华民族精神是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原生的,其精神内核以及发展过程具有典型的民族性特征,不能也不会被宣扬西方精神与价值观的外来文化所替代。同时,中华民族精神是开放的,对世界优秀文化中的精神因素始终具有融合创新的功能。

伟大民族精神具有民族性,也具有时代性,它随着民族实践的发展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这对于中华民族精神坚守初心、融合创新和凝练升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之,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基因,又经历了中华民族长期的奋斗历程。當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伟大民族精神中始终保有创新、奋斗、团结、梦想的初心,推动中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培育和发展

(三)传承创新——伟大民族精神的未来维度

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5]40年来,中国人民怀揣梦想,以创新精神共襄改革开放这一历史壮举,在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鼓舞下,团结一心,不懈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面貌的根本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发展也来到了新的历史方位上。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党和国家的工作也面临着新的要求。为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必须在传承中实现伟大民族精神的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国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伟大民族精神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首先,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具有伟大真理力量的支撑。这一真理力量,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于以此为指导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奋斗创造事业辉煌的时代,也是奋斗成就伟大梦想时代伟大民族精神充满着真理的力量。其次,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具有忠实实践者。中国共产党作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断在继承与发展中将伟大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再次,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具有最为广泛而进步的主体力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最为广泛而进步的人民群众不仅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还创造了以伟大民族精神为代表的精神财富,真正决定了历史未来前进的方向。简言之,伟大民族精神既源于人民群众,又以人民群众为载体发挥作用。

总之,“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6]121在历史、现实和未来三重维度把握伟大民族精神,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精神旗帜作用,团结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凝聚共识,满怀理想,共同奋斗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