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打造面面观

长三角品博会是2018年1月12日在苏州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由沪、苏、浙、皖四地主要领导签署的《长三角地区共同推进平台建设、组织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推进城市合作协议》中明确的一项活动。

下载论文网   据介绍,首届长三角品博会将有梯度地展示城市品牌区域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入选的品牌多为获得国家驰名商标、省(市)级著名商标的品牌,以及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产品地理标志、各省(市)重点培育的品牌

在本次品牌博览会上,人们可以看到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今天的发展面貌,可以看到上海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的新进展,可以了解浙江绿水青山如何转换为“金山银山”的标志品牌,也可以看到江苏科创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批成果。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品牌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

“这些品牌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成就。

上海品牌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姜卫红说。

透过长三角区域新老品牌的迭代,也可以看到整个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脉络。

上海搭建长三角开放合作平台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李逸平   长三角城市群既是当今中国市场最具活力、经济开放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品牌的发源地之一。

今后在打造“四大品牌”过程中,上海将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更加注重开放合作平台的搭建,更加注重与长三角各个城市的深度融合,共同践行品牌经济发展理念,共同贯彻落实各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要求,促进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为中国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通过智能化制造实现转型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钱锋   长三角是化工、钢铁、水泥等流程工业发展的重镇。

在这些领域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转型发展,就要解决产品结构性过剩,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确保生产安全与环保。

智能化制造是流程工业实现高端制造的关键,通过重塑工业流程,建立大规模的供应链计划,从而实现价值链最大化。

品牌知识产权促进长三角经济发展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巡视员 陈跃华   长三角是中国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的第一支枪、第一门炮,诞生了很多大国重器。

上海还集聚了惠及民生的轻工业、纺织业,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品牌最多、最为集聚的地区之一。

改革开放40年来,通过国际品牌竞争,人们认识到品牌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助于长三角地区参与全球竞争。

保护品牌知识产权,既可以促进企业间的良性竞争,又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知识产权企业品牌保驾护航   ――上海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上海市第十届法学会理事 安翊青   一个知名品牌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企业强有力的专利技术支撑,更需要企业一点一滴地进行产品质量、商誉和信誉的积累。

一家企业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超越“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创造”。

品牌的成长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没有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品牌的成长是不可能实现的。

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品牌达到一定知名度后,知识产权就成为其发展护航的有力武器。

只有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企业才能有健康的产业发展环境。

探索长三角区域合作新模式   ――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副主任、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主任 姚新   长三角上海品牌博览会是为长三角发展进入新阶段搭建的新平台、新载体。

作为2018年长三角地区的重大标志性活动,长三角上海品牌博览会充分展示了长三角城市品牌建设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积极探索新区域合作模式,先后成立了长三角城市协调会、品牌建设、旅游、会展等十个专委会,成立了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九个合作联盟。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努力协调政府、行业协会、专业机构、企业等各方资源,在长三角城市合作过程当中发挥积极作用。

长三角品牌建设的六大发力点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者、上海品牌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姜卫红   推进长三角品牌建设,需要加强以下六点工作。

第一需要政策引导,打造营商服务新格局;第二提升品牌竞争力必须坚持创新,着力增强自主开发能力,努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第三提高营销传播能力,提升自己的品牌竞争力;第四加强品牌保护工作,重视长三角地区企业的商标注册与保护;第五培养和认证品牌人力资本;第六则是不断完善长三角品牌的合作机制。

区域品牌需要形成内部分工关系   ――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张晖明   长三角区域有着优越的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担负着重要的国家发展使命。

其中,上海市是都市型经济体,而江、浙、皖是省区经济体,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面对省区经济和都市经济之间的差异,江浙地区开始逐步走向集群,因为新一轮发展已经不允许重复引进了,需要区域打造分工关系,走向新的纵向分工。

总之,区域品牌打造取决于区域内部政府之间、企业之间的有机合作,形成利益均沾。

打造健康的营商环境   ――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副院长 常继生   说到城市群的营商环境,企业最有发言权,尤其是初创小企业

企业品牌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所在土地的滋养,从小到大再到强,初创小企业需要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长三角品牌打造,包括城市群打造,是一个对冲的过程。

未来,城市群需要打造什么样的健康营商环境,以适应全球化的到来,这是长三角城市群需要思考的问题。

融入长三角 建设新东台   ――中共东台市市委书记 陈卫红   县域经济发达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鲜明特征。

位于江苏沿海中部的东台,是一座充满诗意和活力的新兴城市,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8位,素有“黄海明珠金东台”的美誉。

发展城市品牌时,东台一直把融接上海作为重头戏,注重依托资源优势、发挥品牌效应,推动对沪交流合作不断深入,让上海成为东台重要的投资来源地、旅游客源地和农产品销售目的地。

城市群品牌打造需要互联、互通、互利   ――全国品牌社团组织联席会主席、江苏省品牌学会会长 徐浩然   中国的城市品牌缺乏整体规划,尤其是城市群品牌缺少三方面的规划:一是缺乏??绕城市圈的统一长远规划,二是缺乏特色性的创新,三是缺乏可对接的制度平台。

城市群品牌打造需要三个“互”――互联、互通、互利。

城市群构建中交通、信息、资金、人才都要有所相连,但最难的是“人心”的相连。

要让这些城市群城市品牌产生协同效应,就需要城市群城市之间进行交流,加强政府干部的借鉴学习,城市群企业之间还可进行相互购并、交叉持股等方法。

此外,城市群的智库、企业、高校间都可以进行一些互联互通。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