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编纂中的“典出”与“语见”问题

[摘 要] 成语书证分“典出”和“语见”两类,二者在形式、内容上很相似,但在功能和作用上有明显差异。在成语词典的编纂中,“典出”和“语见”容易混淆,是编辑工作的难点。本文从两个方面谈成语词典编纂中的“典出”和“语见”问题:一是如何选定成语的“典出”和“语见”,二是从实际操作角度总结成语词典的“典出”和“语见”的编辑原则。

[关键词] 成语 词典 书证 典出 语见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7) 03—0057—04。

Allusions and Quotations in the Idiom Dictionary Compilation。

Liu Lang。

(Education Bureau,Encyclopedia of China Publishing House, Beijing, 100037)。

[Abstract] Allusions and quotations are two categories of illustration cited from the literature in idiom dictionaries. Allusions and quotations are very similar both in the form and content, but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unction. In the compilation of idiom dictionaries, it is difficult to differentiate allusions from quotations, which adds difficulty to the whole work. This article analyzes allusions and quotations in compiling idiom dictionaries from two aspects. The first one is how to select allusions and quotations for the idioms; the second one is makeing a summary of the editorial principles of allusions and quotations in idiom dictiona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al operation.

[Key words] Idiom Dictionary Illustration cited from the literature Allusion Quotation。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髓,言简意赅,有着极强的概括力和表现力。目前市场上,成语类词典数量很多,达上千个品种。此类词典的目的是帮助广大中小学生理解常用成语的意思,了解成语中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并且能在语言表达中恰当地运用成语。因此此类词典的特色為:收录中小学生常用的成语,用现代白话文解释成语含义,点明成语出处,说明成语的演变和运用;用生动浅近的语言说明成语涉及的典故、传统文化知识点,兼顾工具书的检索性和阅读的趣味性。本文拟就编纂此类词典过程中的“典出”与“语见”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

1 “典出”与“语见”的界定。

作为成语词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出”指成语确切出处(即语出)或成语的语源(即语本),一般要列出相关作者、书名、卷回、文字内容等。若出处原文篇幅过长,可用现代语言加以概述。

语见”指成语的每个义项选取一个或多个名家名作中的句子,尽量浅显易懂,旨在说明成语的应用。“语见”兼顾古今,所用文献的时代不一定最早,只求精当。“语见”一般要注明作者、作品名称及卷回或章节等。

2 “典出”与“语见”的常见问题。

成语词典的编纂中,“典出”和“语见”是编辑的难点。“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选定“典出”和“语见”,二是如何保证“典出”和“语见”的准确性。

2.1 “典出”和“语见”的选定。

实际编纂中,很容易将“典出”和“语见”混淆,作者和编辑常常为一条书证是“典出”还是“语见”而争论不已。在一条成语对应多条书证时,为区分“典出”和“语见”,大家多以时代先后顺序为据,将最早的书证定为“典出”。如果年代相近,则倾向于将史书中的书证定为“典出”。但是这么处理过于简单和绝对,经不起推敲。第一,“最早”这个标准需要大量资料作为基础,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字资料中找到“最早”的那条书证,谈何容易,这会让作者和编辑陷入“故纸堆”中不能自拔。第二,史书本身也是各种资料的汇集和综合,史书中的书证不一定就更确切。事实上成语的来源很多,史书只是其中之一。

从前文“典出”和“语见”的界定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功能不同:“典出”主要介绍成语的由来,包括成语产生的历史背景知识,可以拓展知识深度。“语见”侧重在运用,把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展现出来,体现成语的含义及多语义之间的变化。以“锦囊妙计”这条成语为例,“典出”是罗贯中《三国演义》五四回:“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此成语源自三国时期的故事:三国时,赵云护送刘备到东吴娶妻,临行前诸葛亮交给赵云装有妙计的锦囊,嘱咐赵云依计行事,以保刘备平安。“锦囊妙计”的“语见”可以选择名家名作中使用“锦囊妙计”的句子,比如《儿女英雄传》二六回:“他的那点聪明本不在何玉凤姑娘以下,况又受了公婆的许多锦囊妙计,此时转比何玉凤来的气壮胆粗。”。

因此,站在读者使用成语词典的角度来看“典出”和“语见”,就可以比较清晰地区分“典出”和“语见”,将确切成语出处定为“典出”,不可考、不确切成语书证则可以归入“语见”之中。

2.2 “典出”和“语见”的准确性。

典出”和“语见”一般都包含作者、年代、作品名称、卷回或章节、文字内容等。要保证“典出”和“语见”的准确性,一要核查所有这些信息,工作量很大。二要保持相关信息前后一致,尤其是相同作者、相同作品的名称要一致,年代、卷回章节的书写体例要统一。下文谈到“典出”和“语见”的编纂原则再详述这部分内容。

3 “典出”与“语见”的编纂原则。

3.1 “典出”的编纂原则。

第一,确切性。能确定成语出处或语源,即可定为“典出”;无法判断确切出处,则不必列“典出”。以“庐山真面”一词为例,“庐山真面”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的诗句是“庐山真面”一词的确切出处,因此可定为“典出”。

成语的“典出”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源自古书中的词句,二是来自古书记载的故事。像上面提到的“庐山真面”就是源自古書词句,类似的例子有:“而立之年”来源于《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克勤克俭”来源于《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等。来源于古书记载的故事成语也很多,比如“卧薪尝胆”,来源于春秋末期越王勾践为鞭策自己不忘亡国之耻,睡柴草、尝苦胆的故事。类似的例子还有八斗之才、完璧归赵等。

成语中无法确定语源和确切出处的也大量存在。以“克敌制胜”为例,有的成语词典将《孙子·虚实》中的句子“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列为“克敌制胜”的“典出”,而这句话只能体现“制胜”之来源,没有体现“克敌”二字,那其他含“制胜”的成语如“出奇制胜”是否也可以将此句列为“典出”呢?所以,此书证不宜列为“典出”。这种无法确定“典出”的成语列入“语见”更为合适。

第二,“典出”要体现成语的由来、历史背景,如果涉及相关历史故事应予以说明。这样可以帮助读者开拓视野,同时更好地理解成语

典出”中的故事大约分为三种。一种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实,比如“完璧归赵”源自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为夺取和氏璧发生的一段故事,“一鸣惊人”源于发生在战国时期齐威王身上的事情。第二种是寓言故事比如刻舟求剑、揠苗助长、削足适履等均来自古文记载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有一定的寓意,其寓意正是成语含义之所在。还有一种是神话传说,比如“开天辟地”来自盘古开天地之传说。

一般一个成语只有一个典出,但个别成语来源于两个故事比如“结草衔环”源自两个故事,一个是发生在春秋晋国魏颗身上的故事,一个是发生在东汉杨宝身上的故事,两个故事都讲述了报恩的事情,因此后人将两个故事组成一个成语,表达感恩报德的意思。

这些故事都具有很好的阅读性,而且可以帮助中小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在成语词典的编纂中有必要进行详细说明,在说明时可以使用白话文与文言文结合的方式。如果成语是由古书中记载的故事提炼而来,引用原文篇幅过长,则可以采用白话文叙述的方式,比如“黄粱一梦”源自唐朝沈既济写的《枕中记》,《枕中记》所述故事篇幅很长,无法节取,故可以使用白话文简洁概括书中故事作为成语的“典出”。

除了以上所说的成语故事成语本身的演变过程也颇具阅读性。如果能将成语的演变过程展现给读者,则既可以丰富见识,也有利于读者掌握成语的准确用法。比如“每况愈下”出自《庄子·知北游》:“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古时候,有人听说庄子对“道”很有研究,就去向庄子请教。庄子说,我讲的“道”无处不在。那人请庄子具体指明,庄子就一一列举:道在蚂蚁洞里,在稗草、砖瓦碎石之中,甚至在屎尿之中……那人非常奇怪,庄子就打了个比方说,就好比在集市上检查猪的肥瘦一样,愈是猪的下部,愈能看出猪的肥瘦。因为猪腿的下部是最难长膘的,如果腿部也长满肉,其他部位当然更肥了。这就叫“每下愈况”,越往下越清楚明白。所以我今天告诉你“道”所在的地方尽是卑贱的地方,这些地方都有“道”的存在,那么“道”存在于其他的地方,也就不言自明了。典出引文中“每下愈况”的意思是说,越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这里的“况”就是甚的意思,意为程度的加强。后来这个成语被人们转化成“每况愈下”,表示情况越来越糟糕。“每况愈下”的“况”,意思是形势、境况,不仅意义发生了变化,最后的成语也跟以前不一样了。从成语的演化过程,我们就能体会成语的含义,了解其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不少成语词典将“典出”中的背景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列出来,有的标为成语故事,有的变为知识链接,这可以视为“典出”的补充,便于读者理解。但是在编纂中也有一些问题,比如,将“典出”中的文言文内容直接翻译成白话文,语言生硬,没有特色,没有可阅读性;与“典出”关联不大,给人牵强附会之感,没有列项的必要;多个成语源于同一个“典出”,容易出现重复现象,如“目无全牛”与“游刃有余”两个成语均出自“庖丁解牛”的故事,如果在两个词目下都列“成语故事”,就会出现内容重复;容易出现常识性错误,特别是典章制度、人名地名方面的问题较多,如将“水德星君”称作“水星菩萨”,将“汉高祖”“魏武帝”写成“汉代的高祖”“魏朝的始祖”,将“蜀地的成汉政权”写成“蜀国”等。

第三,“典出”中成语的含义如果与今义出现较大差异,应予以说明,帮助读者理解。

一些成语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发生了曲解或误解,逐渐背离了原始意义,如果在列“典出”时不加以说明,会让读者产生困惑。比如“逃之夭夭”的“典出”是《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形容桃花灿烂的名句,可是在流传过程中,人们将“桃”跟谐音的“逃”混同起来,把“桃之夭夭”写成“逃之夭夭”,成了逃跑的诙谐说法。如果不加说明,读者读到典出中的引文时就会产生疑惑,也可能会用今义解释古文,这样就贻笑大方了。因此有必要作出解释说明,帮助读者理解。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