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I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

【摘要】基于索罗经济增长模型,OFDI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影响重大:从短期来看,OFDI对技术进步率的促进作用、对资本劳动增长速度之和的促进作用都无法确定;但是从长期来看,OFDI对技术进步率的促进作用大于了其对资本劳动增长速度之和的促进作用

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OFDI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OFDI;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技术进步率;资本劳动增长速度   一、背景介绍   在我国“九五”计划中,正式提出了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退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中国OFDI净额逐年增加――从2007年的265万美元到2013年的1078万美元。

通过OFDI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带来积极的影响是中国政府的重要预期目标之一。

二、基于索罗经济增长模型,OFDI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   根据索罗经济增长模型技术进步率大于资本劳动增长速度,就是集约型增长方式;若技术进步率小于资本劳动增长速度,就是粗放型增长方式

所以为了说明OFDI是否使得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需要说明OFDI对技术进步率的促进作用是否大于了其对资本劳动增长速度之和的促进作用

(一)短期影响   对于技术进步率,由于我国尚是发展中国家,目前也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所以国内研发水平较差。

同时,由于有门槛效应的阻碍,所以虽然我国的人力资本一直在提升当中,但是整体来说我国对外投资企业对于国外的技术的吸收能力较差。

再加上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基本情况,使得无法确定中国现阶段OFDI对技术进步率的具体影响程度。

对于资本劳动增长速度之和,由于不知道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我国产业升级的调整的影响程度,所以也无法确定OFDI对资本劳动增长速度之和的促进作用

所以,从短期来说,无法确定OFDI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

(二)长期影响   对于对于技术进步率,随着我国的OFDI公司的数量逐渐增多,OFDI公司在其东道国的时间越来越多,技术吸收方自身的学习、模仿和转化等吸收能力将会逐渐加强;其次,长期时技术溢出的门槛早已达到;再加上我国正逐步向资本密集型,进而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所以国内研发水平将会越来越高。

这将导致我国的OFDI企业对于东道过的技术吸收能力逐步加强。

同时,从长期来看,若我国根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制定不一样的政策,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的企业实施不一样的OFDI策略,这将使得OFDI对技术进步率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加强。

对于资本劳动增长速度之和来说,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我国产业升级的调整必然是积极作用,那么就会促进我国的加工贸易结果从劳动力密集型专项资本密集型,此时,劳动增长率将下降,而资本增长率将上升,但是资本劳动增长速度之和应该会小于OFDI对对于技术进步率的促进作用

进一步向长期来看,若是中国的企业从资产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移的话,则资本增长率将下降,技术进步率将进一步上升,则本及劳动增长速度之和必然将小于OFDI对对于技术进步率的促进作用

所以,从短期来看,OFDI对技术进步率的促进作用、对资本劳动增长速度之和的促进作用都无法确定;但是从长期来看,OFDI对技术进步率的促进作用大于了其对资本劳动增长速度之和的促进作用

也就是说,OFDI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三、索罗模型的局限性   索罗模型中,单纯只考虑3个经典因素对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虽然能够说明大多数问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现实中的问题,但是其假设过于完美,使得结果不能完全可信:①索罗模型中的分析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的,但是现阶段的中国虽然努力想市场经济靠拢,但是并非市场经济

②假设市场上只有资本、科技、劳动力这三个因素对经济增长造成影响,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因素开始相互作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早已不是仅仅三个因素能够决定的了。

索罗模型中,三个因素之间就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在实证分析时,很难将其完全的分离。

例如,资本投入中,我们是用拥有很强的市场假设的生产函数来用索洛剩余计算技术进步的,其中没有包括资本投入、外生的技术进步等等众多其他重要的影响的影响因素,因此其计算一直就有着很大争论。

四、结论   虽然从短期来看OFDI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作用无法确定;但是从长期来看,OFDI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但是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索罗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分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但是索洛模型毕竟是完美状态下的模型,有着诸多不足与限制。

参考文献:   [1]宋养琰.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理性思索[J].经济学动态,1996,10:9—15   [2]赵安全,宋军.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J].财经科学,1996,S1:51—53   [3]葛霖生.从苏联向集约化过渡失败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世界经济文汇,1996,03:24—27   [4]徐顺兴.试论规模经济及其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J].经济评论,1996,06:69—72   [5]苏晓红.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条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经验[J].当代经济研究,1999,08:55—58   [6]Keller,W.,2001,“Knowledge Spillovers at the Worlds Technology Frontier”,CEPR Working Paper   [7]Coe,Helpman.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Euro— pean Economic Review,1999,39(5),pp.859~887。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