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习策略的教学实践探讨

作者:罗春英,卢运龙,曲德英。

【关键词】 学生;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方法。

高等教育是基础教育通向终身学习的重要阶段,大学学习是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和新起点。在强调学生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学会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改革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大学学习中掌握终身学习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适应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的要求成为当前教学的当务之急[1]。而学习策略教学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必要条件,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个体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笔者现就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教学作一初步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03级口腔本科班61名学生为对象进行研究,以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过程为教学实践方式。

1.2 分组及教学方法 61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人,男女之比为1∶1,非实验组41人,男女之比为1.4∶1。对试验组进行学习策略指导[2]。内容包括:

1.2.1 准备阶段 对实验组开设学习策略课程,使学生学会学习的一般方法和技巧。主要涉及课前预习策略课堂听课策略,读书笔记策略课后巩固和讨论策略

1.2.2 练习——运用阶段 在病理学的具体教学学习运用。教师单独对实验组布置任务,实验组学生自主学习,必要时在教师指导进行。要求实验组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腔组织病理学课堂学习。上课前交预习笔记,课堂教学以启发和交互式教学为主,课后实验组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组织讨论。对非实验组,不作任何指导,常规上课。

1.2.3 对全班进行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及考试,进行效果评价 问卷内容涉及对学习策略学习自主性、被动性的认识和看法;以前的学习方法及经验;有无学习计划、时间安排;课堂情绪、学习兴趣及态度、学习效率、自学思考能力、记忆力的情况;学习策略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总分100分,客观题和主观题型各占50%,采用单盲法评分。

2 结果。

2.1 课堂发现 实验组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强,能很快掌握学习的重点,积极思考知识的难点,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真正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非实验组大部分学生学习被动,反应迟钝,不能很快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领悟老师的教学用意,很少参加讨论,只有少部分同学受到实验组学生的感染而积极参加讨论和回答问题。

2.2 学生学习情况 经过几个单元的实践后,对实验组与非实验组同学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调查表61份。非实验组有87.80%的学生没有意识要运用学习策略或方法,他们没有预习、复习或听课计划,也没有时间安排表。12.20%的学生潜意识地自动或被动运用学习方法或策略,他们凭借自己以往的学习经验,会做一些预习及听课笔记,但不一定能坚持。实验组学生认为在教师指导进行方法与策略学习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认为有必要进行学习策略教学。75.00%的学生已把学到的学习策略运用到其他课程的学习,并不断创新。

2.3 成绩分析 为了进一步评价学习策略教学法的效果,我们选取相同章节以统一形式命题进行闭卷考试。结果实验组成绩为87.83±5.35分,非实验组为74.18±7.57分,组间比较t=7.22,P0.01。可见实验组的成绩高于非实验组,这说明运用学习策略教学与具体学科教学相结合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