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出版环境下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构建探讨

摘要:文章在介绍新型出版环境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其对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建设的影响,包括扩充馆藏资源、增加学術资源获取渠道、扩大学术影响力及重构学术资源计量评价体系。从传统资源建设、学科知识库建设、网络免费资源采集和加工存储等角度探究了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建设的内容,最后着重提出了新型出版环境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构建的实施路径,即建立学术资源服务机制、建立学术资源服务导航系统、创建学术数据资源采集机制及设置学术资源评价系统。

关键词:新型出版环境;学术资源体系;图书馆;实施路径。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9.04.011。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9)04—0045—03。

Abstract: Based on introducing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w publishing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new publishing environmen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resources system in libraries, including expanding collection resources, increasing access to academic resources, expanding academic influence, and reconstructing academic resourc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s. It also explored the content of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academic resources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radition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subject knowledge base construction, network free resource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and storage, and finally emphasized the implementation paths of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academic resources system under the new publishing environment, namely, establishing academic resource service mechanism, establishing academic resource service navigation system, creating academic data resource collection mechanism and setting academic resource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 new publishing environment; academic resources system; library; implementation paths。

国内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建设进入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分享与信息化管理成为当前图书馆发展的主流。随着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图书馆面向新型出版环境,顺应学术资源获取与利用的新潮流,优化配置学术资源构建学术资源体系

1 新型出版环境概述。

1.1 新型出版环境的内涵。

互联网时代,数据种类及资源密集程度增加迅猛,系统化程度逐渐提高,以技术为先决条件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交流环境及数字化学术交流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以资源开放获取(OA)、信息资源高度共享、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广泛应用的出版环境变化。伴随着社会信息机构OA出版频率逐步加快,文化基金会、国家资源中心都会借助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传统以纸质文献资源出版、利用、获取与借阅的出版环境发生了变化,新型出版环境快速形成。在宏观角度,新型出版环境可以理解为:在阅读服务学术资源获取学术信息共享基础上,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以资源开放获取学术信息高度共享为主要形式的出版环境,纸质文献与图书馆不再是学术资源获取的唯一途径,学术资源时刻处在开放获取状态[1]。

1.2 新型出版环境的特征。

新型出版环境是综合科学研究、科学组织模式、信息网络、学术科研、学术资源资源开放获取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数字科研环境,数字信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新型出版环境试图从科研数据、学术资源服务开放获取等方面将资源与人员整合在一起,以便不同的组织和个体能协同便捷地获取学术资源,扩展学术资源获取渠道。新型出版环境基于开放获取新型社会科学网络将众多科研数据及不同数据研究组织整合在一起,其数据生态环境具有开放获取特征,任何组织与社会成员不会在开放的社会情景中独立存在,科学网络将学术资源获取与科学研究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术资源获取趋向便捷化、立体化、开放化,出版集团不再居于行业垄断地位,科学研究更为自由。可以看出,新型出版环境具有开放性、社会性、自由性的特点,它的形成为学术资源开放获取创造了基础[2]。

2 新型出版环境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建设的影响。

新型出版环境的形成,给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建设带来了一系列影响,主要表现在图书馆学术资源挖掘、订购、采集及组织读者获取学术资源的阅读服务活动,利用各种高新技术互联网工具,面向读者搭建便捷的资源获取平台,使读者便捷地获取学术资源。从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建设情况来看,新型出版环境的形成扩充了图书馆馆藏、增加了学术资源获取渠道、扩大学术影响力,并使图书馆传统的计量式学术资源评价体系得到重新构建

2.1 扩充馆藏资源

全世界重要的科学研究成果已越来越多地发表在供读者及科研人员直接获取开放期刊上,这些可供人们直接利用的科研成果逐年增长。此外,开放存取书籍目录(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books, DOAB)中,科学研究类期刊仓储量也是逐年增长,属于OA出版期刊,可供读者开放获取。其他部分学术资源图书馆提供复制服务,使读者免费获得。新型出版环境的形成,丰富了图书馆馆藏资源[3]。

2.2 增加学术资源获取渠道。

新型出版环境具有良好的开放获取特征,作者借助网络及开放获取平台使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最新动态得到分享,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图书馆学术资源的来源渠道,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得到合理分配。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是居于图书馆视角对可获得学术资源的重新构建,侧重科学数据集成及开放获取新型出版环境由直接来源对学术资源重新分配,图书馆只需将多渠道来源予以重新整合加工。由此,新型出版环境的形成使图书馆学术资源来源渠道更为丰富[4]。

2.3 扩大学术影响力。

以科学数据、科学数据集成、开放获取为主的新型出版环境使最新的科学数据成果在网络平台得到共享,最新的学术动态借助网络反映在学术界的每个层面。图书馆基于馆际及网际共享协议使读者自由获取OA资源,读者社交平台的个人主页、博客成为学术资源共享渠道,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借助社交网络与用户个人学术主页得到良好对接,学术成果的分享效果与原创效果更加凸显,用户社交媒体的个人主页成为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的一部分,学术影响力得到扩大。

2.4 重构学术资源计量评价体系

新型出版环境带给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是改变图书馆学术资源的计量评价,全新的评价指标、方法、原则更为科学、客观。科学成果共享方式的新型化、学术资源获取的自由化,使以引用频率及下载频次作为学术资源评价的计量评价方式很难科学界定学术资源的价值,而需要全新的评价方式提供支持。例如,目前常见的学术计量方法分为提及、使用、引用、捕获、社交媒体5种,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些方法仍然存在粒度过大的问题,因此,依靠学术资源影响力构建分层模型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从影响力、学术强度、传播强度进行评价,划分为具体的指标系统,可以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直接。

3 新型出版环境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建设内容。

3.1 传统资源建设。

新型出版环境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构建要注重以传统纸质图书文献为主的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包括学术资源订购、学术资源共享及自建特色馆藏资源数据库等。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主要面向读者及科研工作人员提供服务,要发挥出特色馆藏资源的优势,使学术资源体系符合读者的使用需求。考虑到图书馆有限的人力物力因素,图书馆以传统馆藏资源为核心的学术资源体系构建首先要满足重点学科文献需求;其次要满足一般学科文献的需要,对于本学科单位或其他学科单位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可协同其他信息服务机构和政府部门为读者提供相应的资源保障,满足不同层次读者学术资源获取需求。

3.2 学科知识库建设。

面对新型出版环境学术資源集成的影响,以开放获取资源服务为核心的学术资源服务在社会各领域悄然兴起。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构建以专业的学科知识建设为主体开展学术资源服务,为了满足专业学科领域研究人员的知识服务需求,在整合大部分顶级OA学术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学科知识库,为不同领域科研工作人员的数字化研究成果提供长期保存服务,也包括部分科技文献、会议报告、论文集、学术报告、研究数据等资料,与图书馆服务网络对接,极大推动了学术资源共享。

3.3 网络免费资源的采集、加工、存储。

网络免费资源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构建的一部分,针对大量学术资源的集成与应用服务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构建更应侧重对网络免费学术资源的采集、加工、存储,尤其是针对大量开放的科学数据进行采集,并从海量的资源数据中提取出高价值的信息,通过进一步的聚类优化,使其成为满足图书馆用户需求的学术资源。网络免费资源蕴含着大量高价值的信息数据,通过进一步加工可以成为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的一部分。

4 新型出版环境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构建实施路径。

新型出版环境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构建应以学术资源开放获取作为服务宗旨,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经验的基础上,从学术资源服务机制、学术资源服务导航、学术资源采集机制、学术资源评价等方面着手实施,使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成为各部分紧密联系的生态系统。

4.1 建立学术资源服务机制。

面对新型出版环境中用户知识需求的改变,构建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时应打造专门的学术资源服务机制,重新定位自身职能。一方面,图书馆的传统业务模式要围绕新时期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需求快速转型,运用信息技术打造全新的学术资源服务体系,例如,开放性的资源数据库、移动客户端等。另一方面,图书馆要结合元数据规范对馆藏资源深度开发,基于用户需求进行学术资源体系构建,形成特色化服务模式。在学术资源体系建设过程中,图书馆要考虑不同用户群的信息互动需求,增进图书馆员与用户、学科馆员与学科用户之间的互动,促进图书馆形成良好、开放的互动生态,满足不同种类读者的学术资源需求。

4.2 建立学术资源服务导航系统。

新型出版环境图书馆进行学术资源体系构建应侧重高新技术工具的使用,建立学术资源服务导航系统,发挥学术资源体系资源采集、数据整理方面的技术优势,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学术信息检索、查询、定位服务。首先,图书馆要对馆藏资源、网络资源进行全面整理、分类与筛选,利用标签系统对馆藏资源进行详细标注,将学术资源直接呈现给用户。学术资源服务导航系统要合理设计,采用适当的计算机语言实现控制,确定设计目标。系统要设置统一的文件管理标准及格式,按照学科种类进行数据资源划分,筛选出有价值的数据资源进行分类组织,让学科馆员参与到数据管理中,打造数据互动生态。系统应分为学科资源主页、资源导航、后台管理、用户空间4个部分,注重不同模块之间的联系,以学科服务为导向,强化学术资源之间的联系,为用户提供学术咨询热点及简易信息聚合(RSS)订阅服务

4.3 创建学术数据资源采集机制。

新型出版环境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建设应创建资源采集机制,依托线上采集工具对大量异构类、结构化、半结构化的学术数据进行搜集,挖掘海量信息数据背后的高价值信息供用户使用。众所周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的知识信息需求更加多元,单独依靠图书馆馆藏资源已经难以满足用户信息数据共享的需求。这就要求图书馆根据用户多元变化的学术需求构建信息采集机制,保障以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网络服务系统能高效、快速、准确搜集免费的学术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

4.4 设置学术资源评价系统。

新型出版环境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构建要立足用户需求和馆藏资源建设需求,建立学术资源评价系统。一方面,图书馆应强化馆藏资源组织架构,合理配置实体资源与虚拟存储,对各类图书信息与数字资源合理分类,合理标注,对其科研价值、学术价值进行全面评估。另一方面,图书馆要强化电子文献、数字资源、实体馆藏的管理机制建设,对高质量、评价较高的学术资源合理开发、科学利用,使各学科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其价值得以发挥,使学术资源体系服务更为系统。

5 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新型出版环境悄然形成,自由、开放、共享是其最大的特征。在新型出版环境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需作出改变,使图书馆学术资源体系更加完善,以支撑学科建设及科研工作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兰英.数字科研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术交流服务体系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38(9):23—24.

[2] 李莘.新学术交流体系中高校图书馆角色定位与服务转型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37(1):126—127,138.

[3] 曾庆霞.学术交流体系的变化对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影响[J].图书馆学刊,2010(9):53—54.

[4] 祝红艺,郭虹,胡宗莉,等.面向学术出版变革的图书馆学术资源建设研究[J].图书馆,2017(12):31—36.

(收稿日期:2018—12—11)。

(修回日期:2018—12—28;编辑:魏民)。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