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研究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题目      (一)思想观念滞后,电子政务受到人文环境的约束   从近年的实践来看,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一方面,熟悉上还存在一些误区。

不少人对电子政务的目的、意义、重要性和发展趋势缺乏足够的熟悉,他们习惯于传统的办公模式,对电子化给传统政务办公方式带来的革命性变革熟悉不足又难以适应。

电子政务当作政府部分的计算机化,以为电子政务是一个技术题目,从而加强硬件投进,却不重视软件的开发,也不重视业务流程的重组,更不注重信息的收集,使建立起来的网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另一方面,部分利益自我保护根深蒂固。

电子政务建设夸大政府流程再造,需要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必然会带来政府相关部分利益和部分的消失和权利的削弱,会减少职员等,对发展电子政务的阻力也会增大。

(二)标准化程度低,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   电子政务建设没有完全以政府业务流程为导向,各业务系统共享程度较低,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

尽管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现有网络平台条件,严禁重复建设”的明确要求,但由于电子政务发展缺乏宏观的规划,政务专网建设存在各自为政、标准不同一的现象,不能支持实现互联互通,信息不能共享,跨部分业务不能协同。

“纵强横弱”、“信息孤岛”现象比较严重。

政府信息资源治理制度规范尚不完善,政务信息公然的制度性建设刚刚开始,制约了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整体水平。

(三)注重“电子”建设,忽视政府业务流程的改进   “电子政务”的关键是“政务”,而不是“电子”。

但不少领导者只是把电子政务当成一种新技术,以为只要投资,有了硬件设备和各种软件,政府上网以后,就算建成电子政务

这种错误的熟悉,导致出现一些题目,一方面,原有的金字塔式的行政组织结构不利于信息的有效传播。

信息在行政传播过程中呈现非对称性和层级性,往往造成信息的失真或失效。

另一方面,传统的业务流程不适应电子政务

传统的政府机构条块分割,职能包罗万象,政府业务数据流程不得不按地理位置和人力分配被分割在多个部分,使得相同的信息往往在不同的部分都要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和治理,在建立电子政务系统时,各个系统相互独立,技术与规范各不相同,结果是建立起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这种多层次、低效能的行政机构和业务流程不利于信息同一收集和整理。

(四)安全存在隐患,制约了电子政务发展   对于电子政务来说,网络的安全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信息时代国家机器的稳定运行和社会秩序的安定团结。

总体上看,我国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仍处于低级阶段,尚未形成科学、完整、高效、同一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

主要表现为我国政务系统大多分级、分域保护不明确;安全隔离不彻底,内外网承载业务划分与信息安全的要求不对等;密码与信任体系建设不完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完善;全社会的信息安全意识不强;信息安全的治理和技术人才缺乏;信息安全技术缺乏创新性与自主性,同时对引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缺乏有效的治理与公道改造。

呈快速上升趋势的病毒传播和网络攻击等犯罪活动使网络泄密事件屡有发生。

这些都存在对电子政务系统构成威协的不安全因素。

完善电子政务建设的措施      促进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既是我国各级政府机构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与国际接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我们要鉴戒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现状,针对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题目,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健全领导机构,规划同一电子政务平台   目前,制约我国电子政务应用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地方之间、部分之间不能协同共享应用系统信息资源。

因此,对电子政务发展要加强领导、同一规划。

一方面,国务院要成立电子政务领导机构,同一领导和组织中心及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可以采取“总体统筹、分工负责”的原则,加强政府的指导监视等治理工作,要统揽全局地设定电子政务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安全措施等。

建立同一电子政务平台,确保各政务部分纵横之间的互连和协同办公,遏止重复建设和降低电子政务本钱。

另一方面,要尽快完善我国电子政务的各项标准化措施,构建我国电子政务的标准化体系,要重点建立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我国政府办公特点并与国际标准兼容的电子政务标准,以实现电子政务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

为跨地区、跨部分业务系统的互联和资源共享创造条件,保证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