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兮!700余件中国流失文物“回家”(附时评范文)_流失海外的文物如何回家的措施

归来兮!700余件中国流失文物回家”(附时评范文) 2019—05—03 09:30:28 风霜客路。

4月9日,流失文物意大利米兰机场启程,海外漂泊多年的中国文物踏上“回家之路”。10日早晨,流失文物抵达北京。

4月24日,“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了此前由意大利返还中国的一批文物艺术品,时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民国时期,多达700余件。它们娓娓讲述着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文物,只有在故乡才能使文物信息完整呈现,才能最好地发挥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价值。

四大圈纹双耳彩陶壶、西汉彩绘陶俑、明代绿釉陶床 徜徉其中,仿佛能眺望史前曙光,遥想汉唐烟火,远追宋元风骨,掬揽近世光华。

四大圈纹双耳彩陶壶 新石器时代 马家窑文化(公元前3800—前2050年)。

彩绘陶俑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绿釉陶床 明(公元1368年—1644年)。

黄釉武士陶俑 唐(公元618年—907年)。

(由于篇幅有限,文物图片不一一展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网上搜索)。

【同类事件】。

中国成立后,中国成为全世界最早建立文物进出境审核监管制度的国家之一,早在1950年就设置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有效遏制了自清末以来中国文物严重流失的局面。

今年,山西省公安厅从境外成功追回几年前被盗卖的春秋时期晋国青铜重器、国家一级文物“晋公盘”。“晋公盘”是2600多年前晋文公给大女儿的嫁妆。盘中饰有浮雕龙、水鸟等动物,都能在原处360度转动。此外,内壁上还有珍贵铭文七处,每处三行,共183字,清晰呈现了晋文公时期的晋国繁盛景象。

2000年,头顶凤鸟的武士石雕现身于美国纽约的拍卖会,经中国政府多方交涉,美国海关总署最终将其归还中国。同年,纽约大收藏家安思远先生将另一件肩卧青龙的武士石雕(图一)也捐献给中国,历经重重磨难,这对一千多年前的武士石刻终于回到中国团聚。

东魏至北齐时期的石刻佛像——蝉冠菩萨像于1994年被违法贩卖出境。1995年,日本美秀博物馆花巨额资金从英国文物商处将其购得,入藏美秀博物馆。后经证实该件菩萨像为中国被盗文物,经过多方交涉,美秀博物馆最终无偿归还佛像,2008年入藏山东省博物馆。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喷水池“水力钟”的喷头,铸工精细,历经百年而不锈蚀,堪称一绝,是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2013年,法国皮诺家族将两件圆明园兽首捐赠返还中国。目前,鼠首、兔首、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已回归;龙首在台湾;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

【素材延伸】。

文物是本书,翻开是埋藏千年的历史》。

演讲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

节选自2018年12月31日《开讲啦》。

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再过两年就整整有100年的历史了。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们出土一个文物后,是比较朦朦胧胧的,就像盲人摸象,你不知道它的定位是什么。

良渚的发现,从1936年开始,当时认为是山东龙山文化向中国南方传播的一支。1959年发现了大量南方的遗址,发现跟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不太一样,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到1959年才正式命名为良渚文化。但是真正的对良渚文化的认识,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1986年我们第一次发掘到了最高等级的、也是良渚文化早期纹饰最精美的反山墓地。

去年播出的《国家宝藏》节目里,反山的玉琮王是我负责出土的。反山的玉琮王不仅仅是比较大,也第一次解决了我们良渚玉器功能的认识。1986年上半年出土后发现,上面的阴刻纹非常小,像个硬币这么大,看不清楚上面到底刻了什么。直到下半年,有一天所里的摄影师在看底片的时候,非常激动地说:“我发现这个人了!你们看这个手!”。

为什么发现这个人的图像会非常激动?因为我们原来完全不知道良渚人到底是什么打扮,是什么样子。当你在一个器物上面发现一个人的形象,哎呀!你就会突然觉得说,我看到古人了!

它上面戴了一个羽冠,像印第安电影里的酋长一样戴个大的羽冠;底下是两个胳膊、手指头;下面是一个兽面,再下面是鸟的爪子。古人在造神的过程中,神像不能完全跟人一样,那就不稀奇了,也不能完全跟兽一样,所有的神都是半人半兽的状态。

这就是玉琮,它是作为神像的载体,它不是一个装饰品,这改变了我们以往对于良渚玉器功能的认识。这个神像的特征,在整个长三角地区,在良渚文化的范围里都是一模一样。我们相信,它是一个非常高度统一的、集中的文化。

现在,国家文物局有个新的课题“考古中国”,用考古来解决更大的问题,放在人类的历史文化长河里去理解当今的事物,放到大的环境变迁里去理解我们的今天、未来,如何去走好人类后面的5000年,考古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的借鉴。

【时评链接】。

796件套文物回家,彰显中国力量

中国意大利签署了796件套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证书,标志着这些珍贵的文物艺术品,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即将踏上回家的路途,回到祖国的怀抱。796件文物艺术品的回归背后,有着诸多的中国力量

这是“中国崛起”的力量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这种举世瞩目的发展不仅造福了本国人民,同时也造福这世界人民。我们在崛起的路途中,始终体现着大国的情怀,大国的担当,用“中国崛起”的力量推动着各国的发展。经济的崛起让中国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互惠互利的国际合作,让世界各国感受到的是中国力量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与中国合作前途无限。这么多文物艺术品意大利的回归,就是受到了“中国崛起”力量的影响。

这是“中国法治”的力量。2007年,意大利文物宪兵在文物市场查获大量疑似非法流失中国文物艺术品,随即启动国内司法审判程序。中国国家文物局获知相关信息后,立即与意大利文化遗产主管部门对接开展流失文物追索工作,先后组织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和多个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处开展鉴定研究,向意大利提供了翔实的文物鉴定意见和法律依据报告,并通过外交渠道向意大利政府正式提出文物返还要求。在国际社会的交往中,我们始终信奉的是法治,法治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也是我们坚守的底线。有了“中国法治”的力量,才有了珍贵文物艺术品的归乡之途。

这是“中国情感”的力量。在国际交往中,我们都是“平等的视角”,国家没有大小,对待大国我们不卑不亢,对待小国我们没有骄傲。这么多年来,我们中国就是以这样的情怀参与国际事务,我们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个国家,真真诚诚对待每一个国家,我们把国家之间的平等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对于“中国情感”,许多国家是知道其真诚程度的,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我们都真诚以待。是“中国情感”感染了国际社会。我们付出的是真情实感,收获的当然会是“以心换心”的回报。(来源:红网评论)。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