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氏黄金饼落户武汉,圆了打工仔创业致富梦

金建明19岁外出打工时就抱着一个致富梦

家住湖北仙桃农村的他,从小看到父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从心里心疼父母,幻想有一天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哪知打工三年,挣钱不多,勉强能维持自己的生活,无力给父母减轻负担。

于是,他回到老家,打算另谋他路。

下载论文网   2011年春节后,金建明去武汉找工作,有个叔叔在武昌区洪山做饼销售,他吃住都在叔叔家。

由于一时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便给叔叔帮忙做饼

叔叔生意好,每天的营业额都在千元以上。

每天晚上收摊后,叔叔都累得连话都不想说,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

因为年龄大了,起早贪黑真吃不消,叔叔有了停掉生意的想法。

金建明这时已熟悉了一些做饼的技巧,也眼红每天的营业额,于是有了想接下叔叔饼摊的想法。

叔叔虽觉得他精明好学,但担心太辛苦,怕他不能坚持,并不十分赞同他做饼

金建明一心要学,并表明不怕吃苦,叔叔这才决定把技术教给他,并带了他一个月进一步熟悉全过程,还把现磨豆浆技术也教给了他。

叔叔做的是谢氏黄金饼,老师是湖北黄石的谢国鹏,叔叔临走时,把谢老师的电话给了侄儿,要他遇到问题直接可以向谢老师请教。

因为叔叔经营的地方城管管得紧,金建明叔叔手中学习技术后,便另在武昌区南湖一个菜市场门口租了个摊位,月租金800元。

周围的早餐店很多,仅有一家做土家酱饼,生意不错。

在自己独立经营之前,金建明花了几天的时间来巩固技术,他决定先期经营千层饼和鸡蛋饼,以后再慢慢增加品种。

在做千层饼时,他遇到了困难:做出的饼分层不清,老是几层粘在一起,烤的时间长,且不酥不脆。

叔叔没在身边,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谢老师打电话请教,之前他担心自己不是谢老师的学员,怕谢老师会不理他。

没想到谢老师不但没有拒绝他的请求,还耐心的找出了问题的症结,建议他延长揉面的时间,使其更劲道,这样做出的饼才会分层清楚,香酥松脆。

他马上改进,做出的千层饼果然和以前不一样。

4月底,金建明才正式经营。

做饼需要人手,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帮忙,金建明只有请来妈妈救急。

每天凌晨三点半,母子俩就起就做准备,发面、和面、烤饼、打豆浆,忙到凌晨五点半,就开始营业了。

这时来光顾的顾客是早起晨练的老人,有的会先喝杯豆浆吃点东西;六点一到,就有来菜市场买菜的顾客,多数人会先买点吃的东西再去买菜;七八点是上班一族吃早点的时间,许多人赶时间,一杯豆浆,几块饼,边走边吃。

到上午十点半过后,营业告一段落,简单收拾好摊位后,母子俩回家休息。

下午四点再次营业到七点收摊,收拾完摊位,母子俩回到出租屋,吃过晚饭,近10点才能休息。

最初的一个半月,金建明生意一般,每天只有300多元的收入。

金建明卖的千层饼6块1斤,鸡蛋饼5元一张,一张饼切成5份,1块钱一份。

1元一杯的现磨豆浆,因味道鲜美、极富营养而大受欢迎,同时也带动了黄金饼的销售。

买饼的顾客大都是来菜市场买菜的居民,有的顺路带早餐回家。

以前没有黄金饼,吃惯了包子馒头的顾客,正好换个口味。

加之黄金饼味道好,很多顾客成了回头客。

母子俩做了分工,金建明做饼,母亲卖豆浆、切饼、收钱。

母亲做事认真,态度热情,顾客都很喜欢她。

即使是生意忙,或者饼没出锅,顾客也愿意等上几分钟。

6月份,营业额每天突破600元。

7月,金建明看到生意稳定后,又增加了菜饼和榨菜馅饼两个品种,菜饼和馅饼1元钱一个,两种饼一推出,就得到大家的喜爱。

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口味,金建明千层饼做了两种口味,一种酱香,一种香辣,特别是香辣口味更被喜爱吃辣的武汉人喜欢。

黄金饼的生意越来越好,让另一家的土家饼的生意急剧下滑,顾客大减。

目前,金建明每天能售卖豆浆300多杯,收入300多元,饼的营业额稳定在900元左右,总收入1200元左右,七八月的纯利达到了16000元。

虽说成绩不错,但金建明并不满足,现在只有他和母亲经营,烤炉只有一个,想扩大销售受到了限制,下一步他想再雇人,多加一个烤炉,那样的话,销量会增加一倍,离自己的梦想就会更进一步。

做了这么长时间的黄金饼,得到了谢老师的热心帮助,金建明还没见过谢老师,他准备抽出时间,专程到黄石拜访并请教,给谢老师当面说一声谢谢。

好消息:10月18—22日,谢氏黄金饼创始人谢国鹏被邀参加第七届创业年会(创业强化培训),需要了解谢氏黄金饼项目和取经的朋友,可以在创业年会得到谢老师面对面的指导,学习费用并有一定优惠。

谢氏黄金饼、现磨豆浆技术学习2800元,咨询电话:023—67537097, 13872114400QQ:963239298(请注明项目咨询)。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