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体制改革的进程也在逐渐推进,我国医疗市场中的参与者不仅包括公立医院,还包括民营医院、慈善医院医疗机构。

在新的环境中,公立医院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情况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完善医院经济管理体制、提高医院经济效益成本核算已经成为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

但从医院自身的角度来看,成本核算将大大降低医院运行的费用,从而实现提高医院经济效益、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目标。

本文将就目前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具体的对策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医院 成本核算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新医改的核心是在医院内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医院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实现对医院预算与收支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

新医改合理的降低了医院药品的用量和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查次数,严格控制了医院耗材的使用,不仅完善了成本核算体系,更实现了医院效益的有效提升。

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与卫生事业的快速、蓬勃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但是也为医疗行业带来了更为激烈的竞争。

为了确保已经拥有的市场份额,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公立医院不仅要从自身的服务质量抓起,在努力提升本院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确保医疗成本的合理降低,为实现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解决我国广大患者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但是,就目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现状来看,并不容乐观,还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成本核算的内容不明确、略显粗糙,成本核算模式缺乏完整性、规范性、科学性,对费用的分摊存在不合理性,这些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医院成本信息的可利用价值降低。

而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实施则加强了对医院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的规定。

因此,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首要任务是加强自身成本核算管理

二、加强医院成本核算,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医疗卫生行业的竞争,医院所面临的挑战不断加剧。

医院的发展过程中,成本核算已经成为医院会计核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新医改的深入,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无法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与变化,各医院必须在现有的条件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的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全面提升医院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一)加强医院组织保障   这就要求各公立医院必须加强对相关机构的构建与完善,首选要在医院内部成立成本核算领导工作小组,并由医院的一把手担任组长,小组成员主要是各科室的领导,财务部门主要负责日常的成本核算工作,并在财务部门中专门设立成本会计岗位,并制定专人负责该项工作。

另外,医院成本核算还需要医院内部各科室的医护人员的大力支持,而成本核算的理念对于这些医护人员而言还十分陌生,只有通过他们的大力支持才能使成本核算的过程得以顺利实施。

例如:某医院采用的是作业成本法、医疗项目成本核算,这对医院医护人员比较生疏,由于其操作流程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参与的每一个人能够正确了解该方法。

(二)加强医院人员保障   成本核算系统的正常运行不仅仅需要财务部门的核算,还需要医院的所有部门的积极参与,例如:医院的人事部门、统计部门、医疗部门、护理部门等,这些不同的职能部门是保障医院成本核算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

例如:有的医院成立了专门的成本核算项目小组,各科室指派专人兼职担任成本核算员,医院的总会计师进行统筹安排与协调运转,最终使该院的成本核算网络得以顺利推广与实施。

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医院逐渐走向市场化,为了保证医院能够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医院的领导必须成本核算管理的理念放在首位,积极汲取先进的知识体系,全面提升医护人员医院管理者的综合素养。

例如:医院的领导者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时俱进的思想素质,从而以实际行动带动全院成员。

另外,医院管理者还必须成本核算管理岗位上配备专业的人才,并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这主要是由于随着医院的全面市场化,医院成本核算能力的高低成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对医院在同民营医院、外资医院的竞争中的竞争实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最大限度的降低医院医疗服务成本、减少医院的不必要的支出,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医院的经营管理能力,更能使医院得到长远的发展。

(三)加强制度上的保障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完善必须有相关的制度作保障

首先,医院必须建立相关的制度,例如:目前,很多医院都在推行全成本核算制度,而该制度是建立在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上的,医疗项目成本核算的总类繁多、情况复杂,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数据收集的缺失,最终对成本核算产生影响。

而在相关制度的保障下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

其次,进一步明确医院成本核算的原始资料。

各类原始资料是医院成本核算中的基本数据依据。

因此,必须明确哪些资料是成本核算所需的,哪些与成本核算无关。

只有明确了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才能确保在成本核算过程中不出现遗漏,或者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资料进入成本核算程序。

第三,各医院应根据新医院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在结合本医院的自身实际情况下,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具有操作性的、科学的、合理的医院成本核算相关的其他制度,以此来确保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有效实施。

总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优质的医疗服务、良好的经济运行基础之上的,优质的医疗服务主要关注的是质量与安全,良好的经济运行基础关注的是成本管理

因此,加强医院成本核算,不仅能够降低医院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更为医院步入优质、低耗、高效的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慧.浅议县级医院成本核算[J].商业经济,2013(03):52—53.   [2]郑大喜.我国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与补偿机制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2(02):49—52.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