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的调研报告】土地纠纷仲裁

今年3月农业局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进行调研现报告如下。

、基情况。

00年月××县成立了全省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并09年5月被省农业厅批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试县。

四年多里××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县委、政府正确领导下上级业主管部门力支持和助下积极组织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

截止目前共接到农村土地承包纠纷00起受理77起其仲裁起调处理63起。

仲裁工作开展不仅有效地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也进步建立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理机制奠定了良基础积累了不少验。

二、××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类型。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类型。

从几年仲裁实践看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主要有土地承包营权纠纷;土地纠纷;侵害妇女承包营权纠纷;土地补偿费纠纷;承包营权继承纠纷几种形式。

具体表现以下几类型。

、先弃取引发纠纷

些农民承包集体土地没有使用土地造成土地荒芜其他人趁机利用进行种植;或明确责、权、利关系交给他人使用。

承包人以土地营权是己所有由要取回土地与种植人发生纠纷

全县共接待类案件0件占总案件数5%。

主要发生丹凤、高良、五龙、彩云等人占有耕地较多和济条件较乡(镇)。

土地流不规而引发纠纷案件33件占65%。

3、出嫁女争得土地与其娘发生纠纷

案件共6件占8%。

、原“农非”户要返还其原承包地。

案件件占55%。

5、承包地重复发包引发纠纷

案件共6件占3%。

6、私买卖承包地引发纠纷案件共件占%。

7、承包户庭成员全部死亡发包方要收回承包地引发争议类案件共件占05%。

8、承包地继承引发纠纷案件共件占%。

9、所有权或使用权不清引发纠纷

案件共3件占5%。

0、征地补偿款分配引发纠纷案件共件占%。

承包户庭成员主要由赡养问题及兄弟不和而要分户引发纠纷案件共8件占9%。

(二)纠纷调处途径。

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当事人主要通以下5种途径纠纷

、行协商。

农民发生土地承包营权纠纷愿谅基础上直接进行磋商行争议情况比较多但由缺乏必要三方疏导往往偏执己方理很难听进对方当事人不见。

因双方当事人行协商很容易搁浅。

、请调。

这是农村土地纠纷主要形式。

纠纷当事人通请村干部、乡镇调委员会助纠纷如调成功主持调机构(人)及让双方当事人签订面协议并应助和督促当事人觉履行协议。

调也是我们仲裁机构重要工作方式。

00年月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和各乡(镇)成立“调委员会”以共接待群众信访案件00件通调处理了63件。

3、申请仲裁

与诉讼相比由农村土地承包仲裁不仅省、省钱而且程序简便处理争议较快。

现也成处理农村土地纠纷重要手段。

005年以我县仲裁纠纷件仅09年就仲裁6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提起诉讼。

因通诉讼得到判更具权威性并有国强制力作盾对当事人终权利实现有较充分保障。

当事人通诉讼纠纷情况也有发生。

5、申请政府处理。

纠纷般是所有权或使用权不清引发纠纷我县主要采取政府受理交由农部门调核实并拟出《行政处理定》由政府签核发方式进行处理。

三、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主要做法。

()成立仲裁机构。

保证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顺利开展00年月××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成立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任主任农业局长和政府办副主任任副主任国土、林业、农村办、民政、司法、信访、营管理等部门领导组成人员下设办公室营管理由农业局分管农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农长、副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办公室具体责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和仲裁日常工作并配备了名专职工作人员。

各乡镇相应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委员会并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

(二)完善仲裁机制。

、规仲裁原则。

坚持地位平等原则。

纠纷仲裁当事人无论是农户、业主还是村(社)集体济组织纠纷调、仲裁程其法律地位人人平等以事实依据以法律准绳公平、公正地调处纠纷

坚持实事是原则。

当事人提出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要对承包纠纷案件进行调了依照法律规定和客观事实定是否受理

案件受理要进行深入细致调取得农村土地承包原始和证明材实事是分清是非曲直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提供可靠证据。

坚持调主原则。

虽然般申请仲裁案件都是多次调无但仲裁委仍然坚持调主、裁辅制上和程序上保障将调结案作首选目标并工作努力贯彻。

确实无法达成致协议依法及作出裁。

、制定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规化制。

结合土地承包体制特仲裁委借鉴(民商事)仲裁和劳动仲裁做法参照法院民事审判规则制订了《××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暂行办法》和《××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制》。

3、设计法律和操作流程。

土地承包仲裁工作具体操作无现成格式可用而案件受理仲裁送达、回访等都要形成完善工作机制包括立案、现场勘、取证、庭审、合议、调、裁和结案等每环节都要制订操作规程保证纠纷公正裁。

仲裁委参考法院民事审判制不断总结验教训基础上制定了《××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纪律》、《××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回避制》、《××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档案管理制》等部规制。

陆续设计并不断修订完善了《仲裁申请》、《不予受理案件通知》、《立案登记表》、《受理案件通知》、《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应诉通知》、《举证通知》、《授权委托》、《调笔录》、《现场勘察笔录》、《开庭通知》、《仲裁庭组成通知》、《开庭笔录》、《调笔录》、《调议》、《合议记录》、《裁》、《送达回证》等8种标准法律格式。

、建立土地承包仲裁政策法规数据库。

土地承包相关法滞前有法可依主要是《农村土地承包法》、《云南省实施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和高人民法院两司法释审理依据严重不足。

仲裁委对现有法律、法规和规进行了规模检研究还收集了国、省关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件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专用政策法规电子数据库主要包括法律依据、政策依据和制依据三方面容其相关法律法规3件政策件7件依法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5、探制创新。

建立核稿发制。

所有仲裁案件首席仲裁员把关。

仲裁裁实行主任核发制主任审核不得下发;若发现有重问题及与该案首席仲裁员沟通必要可请该案仲裁庭重新合议。

建立裁回访结通报制。

仲裁委对已到法律生效期案件都要作裁回访。

凡是无法执行或被法院审理推翻案件都要进行部分析总结便及吸取教训。

(三)制定统程序实行标准仲裁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不仅要法律适用准确还要程序合法。

我县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合法》和《仲裁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制定了统严格仲裁程序。

案件申诉与受理

当事人必须以面形式向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审不合受理条件填写不予受理案件通知及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合受理条件及填写立案登记表并由副主任(农业局长)审批立案5日向当事人送达受理通知、应诉通知、举证通知取得送达回证并要当事人5日提供授权委托、答辩状及相关证据。

通严格把关防止越权受理现象发生避免仲裁盲目性。

、指定仲裁员。

案件受理仲裁委员会指定3名仲裁员(其名首席仲裁员)和名记员组成仲裁庭,责整案件处理工作

3、深入调。

仲裁庭组建由仲裁庭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进行调了基掌握案情并取得必要证据。

、坚持先调仲裁方法纠纷

调是仲裁前提我们始终把调贯穿纠纷仲裁全程以诚教育、说、劝当事人尽量争取协调调达成协议仲裁庭及下发调。

5、开庭审理。

纠纷案件仲裁主要采取仲裁委员会所地公开庭审方式进行仲裁庭确定开庭、地提前5工作日将《仲裁庭组成通知》和《开庭通知》送达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加人。

申请人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仲裁庭许可途退庭按撤回申请处理;被申请人提出反请依法缺席裁;被申请人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仲裁庭许可途退庭依法缺席裁。

当事人要不开庭仲裁庭可以根据仲裁申请、答辩以及其他证明材作出裁。

仲裁案件都是通调达不成协议仲裁庭及进行裁。

案情较复杂社会影响较案件其裁由仲裁委集体讨论定。

6、坚持以事实依据以法律准绳原则进行仲裁

仲裁程始终要当事人用事实、证据、法律条款支持己仲裁仲裁员助当事人依法集证据确保事实客观公正。

7、限办结。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受理日起60日结束;案情复杂要延期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多可以延期30日并面通知当事人

8、仲裁执行。

当事人仲裁定不可以依法收到裁日起30日向人民法院起诉。

对拒不执行裁仲裁机构协助当事人向有管辖权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09年6月我县被列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省级试县省农业厅支持下我县新建了标准化仲裁庭配置了电脑、摄像机、扫描仪、打印机等设备购置了仲裁桌椅不仅较地改善了仲裁工作条件更增强了仲裁机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五)加强学习强化培训努力提高业素质。

从00年开始我们就不断从店订购了些相关学习坚持学习坚持定期单位部开展业技能和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交流活动。

09年仲裁工作开展以更是加强了指导每当有案件发生县仲裁委员会都是精心审理或派人现场指导和把关把学习和实践充分结合起。

通不断学习实践积累了验提高了业素质和办案水平。

(六)推行信息化管理。

方便土地承包仲裁工作开展切实提高仲裁工作效率09年结合“农村土地承包营权证补换发工作”围绕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土地承包管理水平我县安排了00万专项费全面推进土地承包信息化、络化管理将全县77038农户土地承包合信息录入电脑建立土地承包信息数据库并进行新证打印制作换发。

实行土地承包信息化、络化管理通络将极地方便询土地承包土地流信息数据方便土地承包纠纷案件涉案土地合有关情况有利土地承包纠纷案件及处理切实维护农户土地承包权益。

四、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取得成效。

()探了可行仲裁机制破了投诉无门“三难”怪圈。

××县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以已从政府部门“很难插手”、村级组织“不愿协调”和法院“不予受理”这样“三难”境地走到了现“投诉有门”。

应该说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具有司法严肃性具有行政灵活性开辟了当代农村土地制改革新纪元填补了机制上缺陷。

(二)更地实现了社会公平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农村土地承包面广量纠纷情况错综复杂、政策性强、难。

类问题成社会热。

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以类信访逐渐减少群体性闹事事件也得以平息。

可见仲裁方式既克了信访渠道问题周期长、成功率低问题又避免了民事诉讼程序复杂、成高问题及有效妥善化土地承包纠纷维护了社会公平和农村稳定。

我县丹凤镇新村原村干部梁某998年将村舒某因农非愿交回集体5亩耕地承包耕种二轮延包没有村民代表会情况下利用职便私签订土地承包合。

00年因国道3线改道新建征用了其部分土地梁某私占用了这部分征地款村民知道集体上访多次镇、县人民政府分别进行调双方不满。

005年村民代表到县仲裁委申请仲裁我们通深入细致调了把《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向当事人进行宣传。

调无法达成协议情况下依法进行仲裁双方基满。

仲裁了起多次上访土地承包纠纷极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三)提高了村干部素质和依法行政识。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以通调处各类纠纷案件开展农村土地纠纷调处工作农村基层干部都普遍深刻认识到依法行政重要性调处理工作既让广农村基层干部学到了些结合实际有用法律法规知识又增强了基层干部依法行政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我县丹凤镇法雨村五保户方某夫妇09年先世其近亲属争夺其承包地引发纠纷并多次发生打架事件村组干部多次调无效村民建议下09年初发包方法人代表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收回方某夫妇承包地。

仲裁庭通深入细致调了依法进行仲裁多数村民比较满。

仲裁不仅了纠纷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更提高了农村干部依法行政识。

(四)发现了体制缺陷和法律空白提供了翔实立法依据。

××县开展仲裁试程由深介入现实纠纷全程调处理陆续发现了不少体制缺陷和法律空白如农村济合作组织成员身份界定村(社)、组(队)所有制相嵌承包地征收补偿利益分配等问题并通多种方式参与国和省立法进程。

(五)培养出批精通业骨干力量促进了政策法规普及。

农业部门历缺乏法律专业干部。

通开展仲裁工作不但多了依法护农得力手段也培养、锻炼出批具有更高水平依法行政业骨干。

由长期没有办理土地承包纠纷案件律师队伍极少有这方面业知识很不利被代理人维护合法权益。

但凡参与了仲裁活动这方面水平都有明显提高。

仲裁机构审理案件、尤其是群体案件程身也就是宣传普及法规和政策程各方当事人或代理案件律师都普遍反映学到了不少相关知识、受益匪浅。

乡镇、村干部和相关管理部门则表示有助促进他们完善制、加强管理举反三、正确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六)积累了宝贵验教训促进了仲裁工作顺利开展。

通试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制完善了各种法律格式积累了不少宝贵验教训和示案例我省全面开展仲裁工作积累了宝贵验教训。

四、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存问题。

()法律依据不足。

以前涉及农村土地承包少数几部法律和相关规定不够具体以至对许多问题判断和处理无法可依。

云南省实施《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出台许多方面做了规。

但仍然还有些问题譬如农村集体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问题承包地征收补偿安置利益合理分配农村土地承包留地定性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等等。

(二)仲裁费缺乏。

由财政困难费无法保障我县仲裁委员会工作费相当紧张土地承包纠纷数量逐年增多并且多案情复杂起也非常棘手要投入量人力和物力不仅办案人员无津贴可言连日常办案费都无法保障。

(三)司法接轨不畅。

虽然我县审结部分案件都已动履行但由我国相关立法滞诉前证据、财产保全和裁结强制执行等司法强制措施方面还得到有关部门有效支持。

外对有些土地承包法规和政策法院和我们认识差距较。

(四)业素质有待提高。

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是项新生事物没有现成验可以借鉴而且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特别是不历史期农村土地承包政策都有不变化对仲裁员业要极高。

虽然仲裁员基上都是选择熟悉农业农村工作、懂定政策和法律知识人担任但是样面临着加强培训、尽快熟悉业问题。

(五)不规村规民约还定围存也还有定势力。

五、下步工作建议。

()建议加快相关立法建立合“三农”特仲裁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提供所法律依据。

(二)建议加仲裁宣传统思想与司法部门加强沟通仲裁工作长期开展奠定基础。

(三)将仲裁费纳入年财政预算。

随着农业产业化推进步伐不断加快以及劳产业不断发展。

土地流面积将会逐渐增由引发土地纠纷将呈上升趋势使仲裁土地纠纷良方式坚持做下建议政府将仲裁费纳入财政预算。

(四)加强培训。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是政策性、法律性、效性、程序化、制化很强项工作仲裁机构面临主要问题就是人员素质问题。

建议组织仲裁员参加了省、市相关培训通学习提高了仲裁委员会整体素质和办案效率以及办案质量。

相关热词 仲裁调研报告纠纷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