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实施壮汉双语文教学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民族教育的任务具有双重性,既要进行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汉文教学,又要开展本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化的教育。为处理好壮语文教学与汉语文教学关系,广西从事民族教育工作的同志经过不懈努力,总结出“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的教学方针(简称“十六字”方针),得到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肯定。这是一条符合广西壮族地区实际的双语文教学路子。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全面正确理解、把握这个方针的实质,搞好双语文教学?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我认为,必须明确两个目的,坚持两大原则,创造三种条件,牢记四项注意。

一、明确两个目的。第一、“壮汉兼通”的目的。实验小学学生每个学年结束以及小学毕业测评时,汉语文素质要达到现行国家规定教学大纲的要求。壮语文素质要达到学前班基本具备对壮文音节直呼能力,一年级会阅读简短的壮文书报,写日记、短文,二年级会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独立阅读壮文书报,开始练习写命题作文,三年级会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用壮文写命题作文,学会壮、汉文句子互译,四、五、六年级能互译相应水平的文章,壮文写作能力、阅读水平等各方面要相当或超过同一学习阶段的汉语文水平。第二、降类教学的目的。由于有母语的介人和引导,学生课文的理解快,容易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必然能够节省教学时间。据实验结果,一类课文用两个课时、二类课文用一个课时就能完成全部教学任务,比常规教学少用一个课时,达到课堂教学轻松,省时、省力的效果。

二、坚持两大原则。第一、壮语文教学环节和汉语文教学环节各司其责的原则。壮语文教学环节完成与汉文教学大纲规定要掌握和熟悉的生字词相对应的壮语音节的意义、段意、中心思想、写作知识、壮语语法基础知识、思想品德教育等教学任务。汉语文教学环节完成汉语的生字(重点在字音和字形),以及新词、句式、语法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等教学任务。第二、“壮汉结合、以壮促汉”的原则。壮汉两个教学环节有联系、不脱节,体现以壮语文为先导和媒介进行汉语文教学的方法,符合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发展规律。一年级开始,在巩固学生壮文直呼能力的基础上,采用壮文汉语拼音相对照、比较的方法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学生基本具备汉语拼音直呼能力后,即进行壮、汉双语文教学汉语词语、句子的教学主要运用对比方法,引导学生用已知晓的壮语词语和句式进行对照,领会汉语文单字、词语、句子的意义,掌握壮语与双语基础语法的对应规律及不同特点。教学设计要有直观的表现形式,要有壮汉两种文字对照的权书(先壮文,后汉文)。

三、创造三种条件,就是进人双语文教学阶段前要打好基礎,提供软硬件保障。第一,学生壮文基础,对壮文音节直呼能力。这是前提条件。壮文是表音文字,学生呼读音节便知其义,只有在学生壮文音节具有直呼能力的前提下进行双语文教学,壮语文环节教学任务就能轻松完成,少用时间。为此,自治区规定双语文实验学校幼儿学前班只进行壮文声母、韵母、声调、拼音方法教学,培养学生壮文音节直呼能力。学前阶段不教汉语文。第二,教材要与教学相适应,便于进行壮汉语文教学。目前,由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将现行全国统编小学汉文教材翻译成壮文教材,做到壮汉文教材的内容一致。实验学校同时使用壮文汉文两套教材。第三,教师要有双语教学能力。教师要具有专业合格证,学历要达标,要有比较扎实的双语文知识基础,能够运用壮语文和汉语文授课,掌握壮汉语文教学方法,能熟练地进行教学

四、牢记四项注意。第一、一个教师统到底。即,同一篇课文,从编写教案到实施壮汉语文两个环节教学,只能由同一个教师承担;壮、汉两个教学环节安排在相邻的课时,上完壮文课,接着便上汉语文课,以利于统筹安排好壮、汉两个环节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并运用好前后两个教学时段的内在联系,提高教学质量。第二、不重复用功。要检查壮汉两个环节有无重复的教学内容、任务,避免因重复教学导致两个环节互相挤占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第三、尽可能发挥母语的优势。注意以母语为先导,提高学生看图说话学文能力,适当进行壮译汉翻译训练,指导学生将用壮文写的话、短文作文等翻译成汉文,可以提早一至两年进行汉语文读写和作文教学。第四、注意利用好降类教学后节省下来的时间,深化素质教育。例如,可以用于完成课外作业,以减轻学生课外负担,也可以加强汉语文技能训练,重点在说标准普通话,写规范汉字,提高学生语文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应用水平。

以上“二二三四"要点可以作为衡量是否按照“十六字"方针组织实施双语文教学实验的简要检测参照系。事实说明,严格遵照“十六字”方针开展实验的学校,壮汉语文教学质量就能稳步提高。有些地方壮汉语文教学效果不理想,则可用这些要点来对照,寻找差距,明确责任,真抓实干,把壮汉语文教学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