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变化的关系。方法:对40例临床已确诊为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异常组与40例经体检为健康人群的正常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异常组与对照组比较,异常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增加(P<0.01)。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助于疾病的诊疗和预后观察。 代写论文。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血液流变学 肾病综合征(NS)患者发病过程中机体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紊乱早已被证实,而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流动性、黏滞性、凝固性及变形性及其影响因素的新兴学科,许多研究表明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可造成肾脏损害。目前在肾病治疗和预后观察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笔者对4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与40例健康人群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1.1一般资料:异常组患者40例为2009年11月~2010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确诊为肾病综合征患者,年龄16~57岁,平均26.7岁;对照组40例为经体检证实的健康人群,年龄16~60岁,平均29.8岁。 1.2试验方法:测试者均为采晨8~9时空腹静脉血,按操作规程进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检测。

代写论文。

1.3仪器:MTN—6B血流变仪,由长春曼特诺公司生产;CX7生化分析仪,由美国贝克曼仪器公司功公司生产。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1.4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方法,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2 结果肾病综合征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相关文献报道基本吻合。详见表1。 论文代写

表1肾病综合征患者对照组血液流变学结果比较()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例数 作文 /zuowen/。

全血黏度(mPa/s)。

代写论文。

血浆黏度(mpa/s)。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红细胞比容(%) 论文网。

血沉(mm/L)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红细胞电泳(s) 毕业论文

胆固醇(mmol/L)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纤维蛋白原(mmol/L)。

毕业论文

高切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低切 作文 /zuowen/。

异常组 毕业论文

6.79±0.98 毕业论文

8.24±1.30 2.00±0.22 作文 /zuowen/。

0.50±0.08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35.8±10.4 作文 /zuowen/。

20.3±4.45。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16.9±1.43 论文代写

7.76±1.88。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对照组 代写论文。

5.73±0.68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6.57±0.78。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1.71±0.07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0.41±0.02 毕业论文

10.8±6.6。

作文 /zuowen/。

16.5±2.2 论文网。

4.8±0.9 作文 /zuowen/。

3.57±1.29。

作文 /zuowen/ 3 讨论由于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肾小球病变为主的一组综合征,其并不是一种独立性疾病,而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症候群。临床上患者患病后抗生素的对症治疗,其感染性及并发症已较易控制,但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却成为影响其治疗及预后难以突破的瓶颈,有文章报道这种情况的发生率达50%以上,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黏滞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反映其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存在。笔者对4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分析,结果与上述观点一致,究其成因浅析如下:①肾病综合征患者典型的症状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胆固醇血症。大量蛋白尿使机体内的白蛋白丢失导致严重的低蛋白血症,从而使血液胶体渗透压降低,血容量减少,促使血黏滞度增高;②大量蛋白尿是肾小球疾病的特征。大量的白蛋白丢失导致肝脏更多合成大分子量的纤维蛋白原以进行代偿,从而使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所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增高进一步增加了血黏滞度,加重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的倾向;③这种疾病存在高凝状态,主要是由于血中凝血因子的改变,包括Ⅸ、Ⅺ因子下降,Ⅴ、Ⅷ、Ⅹ因子、纤维蛋白原、β—血栓球蛋白和血小板水平增高,血小板的黏附和凝集力增强,患者由于凝血因子改变处于血液高凝状态尤其当血浆白蛋白低于20~25 g/L时,即有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抗凝血酶Ⅲ和抗纤溶酶活力降低,因此促凝集团和促凝因子的增高,抗凝集和抗凝血因子的下降及纤维蛋白溶解机制的损害是这种疾病产生高凝的原因,抗生素、激素和利尿剂的应用为静脉血栓形成的加重因素[1]。激素经凝血蛋白发挥作用,而利尿剂则使血液浓缩、血液凝滞度增加,从而进一步加重高凝状态;④高血脂症可激活血小板使之释放四烯酸代谢产物血栓素,血栓素有强烈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低蛋白血症可导致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血小板的功能亢进或数量增多是血液高凝状态的始发因素。活化的血小板能合成血浆α2抗纤溶酶,使其活性增强,这将更加重血液高凝状态[2—3]。 由于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高凝状态,若不及时纠正,可导致肾组织局部缺血缺氧,甚至存在着浓、黏、聚、凝现象。根据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时纠正高黏滞血症、降低血脂和纤溶蛋白含量、防治肾病的高黏滞血症,对减少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加快症状的改善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因此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在治疗和预后观察方面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毕业论文

4 参考文献。

作文 /zuowen/。

[1] 从玉隆.检验医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714.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2] 王振义.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82.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3] 程惠芳.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高凝状态[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0,13(6):368.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