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下的转喻研究

从修辞学角度来看,认为隐喻转喻都是一种修辞方式。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出现及发展,开始对隐喻这种日常思维方式研究,而对于转喻研究一直处于弱势。近些年,一些语言学的专家开始关注转喻并且开始对于转喻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对转喻的定义,及转喻隐喻对比中,更进一步了解转喻

一、引言。

对于转喻研究最早是出现在修辞学中,长期以来转喻被认为是转喻一种修辞工具,是词语之间的相互替代,用将一个词转换成另一个紧密相联的或相邻的词,是名词的转换(change of names). 后来结构主义语言学与传统语用学也都涉及到了对于转喻研究,而其研究都只限于词汇方面。隐喻研究始于18世纪初,此后,很多语言学家开始对隐喻认知功能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对于语言学研究则广泛的存在于词汇,句子乃至言语行为等许多方面。人们认识到转喻不只停留在语言层面上,它处于同一认知模型里,用一个概念实体作为工具,为另一个认知目标提供认知和心理途径。

二、认知语言学下的转喻

认知语言学中的对于转喻的定义的代表人物是Lakoff和 Johoson和 Panther 和Radden。在Lakoff和 Johoson 出版的关于认知语言学丛书《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隐喻的定义和转喻一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以经验为基础,遵循一般和系统原则,用于阻止我们的生活和行为。他们认为,转喻是一个认知模型,是在同一认知域中相关概念的激活,这也是转喻认知过程。转喻不是什么特殊的修辞手段,而是一般的语言现象。转喻也不仅仅是语言现象,而是人们一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我们的思和行所以依赖的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说具有转喻的性质。转喻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们的一般思维和行为方式。Radden 和 koveoses (1999) 根据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内本体喻体的关系,把转喻分为两类:一类是模型作为一个整体和各个部分之间关系的转喻;二类是模型内各个部分之间的转喻。Panther 和Thomburg(1999)从语用功能角度,将转喻分为指称转喻,述谓转喻和言语行为转喻。指称转喻是用一个概念代指另一个概念;述谓转喻是用一种表达来借代另一种表达;言语行为转喻是用一种言语行为来代指另一种言语行为。

三、转喻隐喻的异同点。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下,最先开始对隐喻研究隐喻研究也是到现在为止最多的。而对于转喻研究的屈指可数。隐喻转喻的区别,我们首先从其定义上区分; 从认知 语言学的角度,转喻实在同一认知域内用易感知的,易理解的部分代表整体和整体的其他部分,是一种替代关系,转喻一种普遍的现象和思维形式,转喻一种思维方法,一种替代关系。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概念体系和认知方式,它是两个不同领域的事物,通过由源域到目的域的映射过程。隐喻语言学上的作用体现在隐喻意义的理解和对多义词和新词的理解上。

1.相同点。Eco(1983)认为,每一个隐喻都可以追溯到一串相邻的转喻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语码框架。而且在此基础上构成了任何部分的或(理论上)整体的语意场。他提出,隐喻的机制,如果被简化为转喻的机制,就依赖两种转喻关系出现的不完全的语意场的存在。他在1985年,分析证明了隐喻性替换相近的机制,还指出隐喻之所以能够出现,是因为语言的无限符号过程,构成了多维度的转喻网络,每一个转喻都是通过文化习俗而不是原始的相似性。

2.异同点。

认知加工不同。隐喻认知加工分为两个级别,第一级认知加工则是认知的两个域建立在可见相似性上,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第二级别的认知加工则是隐喻里包含两个不同的域,这时需要通过主体联想产生隐喻的相似性,这种隐喻认知加工通常要更多的努力。其中一个主词的主要特征被“影射到”映射到另一个主词上,产生词意的变换。转喻的两个认知域具有相似性相关联,所以其付出的认知加工努力不多。第一种情况是在某种语境下,为了某种目的,需要指称一个“目标”概念B。第二种情况是概念A 指代B,A和B 须同在一个“认知框架”内。以“壶开了”为例,用壶(概念A)转喻水(目标概念B),壶和水同在“容器和内容”这个认知框架内。概念壶的激活会附带激活概念水。壶在认知上比水显著。水开了,我们首先看到壶嘴在冒气,而壶里的水看不见。可见的比不可见的显著,这是认知规律。

隐喻转喻的结构不同。从结构上看,隐喻是有由“本体”(tenor),也成“话题”(totpic),“喻体”(vehicle)和 “喻底”(ground),三部分构成。例如:杭州是上海的后花园。其中杭州是本体,后花园是喻体,而喻底没有出现。隐喻是在句子或句子以上的语言层次上才能实现。转喻也可以分为三部分:本体喻体,和喻底。但与隐喻不同,在转喻里面,本体从不出现,喻体就是喻底本体喻体是以隐含的方式在起作用。本体喻体之间是一种替代关系。喻体之所以能够替代本体,是因为它可以替代本体转喻则是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替代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作者试图从隐喻转喻认知结构,认知加工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其证明隐喻转喻思维方面,认知功能,结构上其明显性的区别。除此之外,隐喻转喻也有非常密切的相关联性。因此,只有将隐喻转喻结合起来研究,才能够更加进一步的理解转喻的本质。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和换喻的差别和联系[J].外国语,2004(3):26—34.

[2]Lakoff,G.&M.Johnson.1999.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