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二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式

第二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课题: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授课班级:高二(3、4、5、9)。

执教人:徐军。

授课时间:xxxx年11月21日。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源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2、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公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3、知道电源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

4、理解路端电压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5、理解闭合电路的功率表达式。

6、理解闭合电路中能量转化的情况。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2、理解路端电压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3、通过用公式、图像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改变规律,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外电阻改变引起电流电压的变化,树立学生普遍联系观点。

2、通过分析外电压变化原因,了解内因与外因关系。

3、通过对闭合电路的分析计算,培养学生能量守恒思想观点。

二、教学建议。

1、电源电动势的概念在高中是个难点,是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键和基础,在处理电动势的概念时,可以根据教材,采用不同的讲法.从理论上分析电源中非静电力做功从电源的负极将正电荷运送到正极,克服电场力做功,非静电力搬运电荷在两极之间产生电势差的大小,反映了电源做功的本领,由此引。

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教师范文吧旗下教案网出电动势的概念;也可以按本书采取讨论闭合电路中电势升降的方法,给出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的结论.教学中不要求论证这个结论.教材中给出一个比喻(儿童滑梯),帮助学生接受这个结论.。

需要强调的是电源电动势反映的电源做功的能力,它与外电路无关,是由电源本生的特性决定的.。

电动势是标量,没有方向,这要给学生说明,如果学生程度较好,可以向学生说明,作为电源,有正负极之分,在电源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为了说明问题方便,也给电动势一个方向,人们规定电源电动势的方向为内电路电流方向,即从负极指向正极.。

2、路端电压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是一个难点.希望作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有明确的感性认识,然后用公式加以解释.路端电压电流的关系图线,可以直观地表示出路端电压电流的关系,务必使学生熟悉这个图线.。

学生应该知道,断路时的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因此,用电压表测出断路时的路端电压就可以得到电源电动势.在考虑电压表的内阻时,希望通过第五节的“思考与讨论”,让学生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3、最后讲述闭合电路中的功率,得出公式,.要从能量转化的观点说明,公式左方的表示单位时间内电源提供的电能.理解了这一点,就容易理解上式的意义:电源提供的电能,一部分消耗在内阻上,其余部分输出到外电路中.。

三、重点、难点分析。

(一)重点:

1、电动势是表示电源特性的物理量。

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教师范文吧旗下教案网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

3、应用定律讨论路端电压、输出功率、电源效率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二)难点:

1、闭合回路中电源电动势等于电路上内、外电压之和.。

2、短路、断路特征。

3、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讨论电路中的路端电压电流强度随外电阻变化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设计。

引导:同学们都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那么,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呢?(学生答:导体两端有电势差.)。

教师引导:如何实现导体两端有电势差?

板书:1、电源电源是一种能够不断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它并不创造能量,也不创造电荷.例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是把机械能、核能等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1)电源能够不断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并且能够提供恒定的电压,那么不同的电源,两极间的电压相同吗?展示各种干电池(1号、2号、5号、7号),请几个同学观察电池上面写的规格。并用电压表验证。

(2)展示蓄电池、纽扣电池,它们两端的电压是否也是1.5V呢?那么如何知道它们两端的电压呢?

结论:电源两极间的电压完全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如材料、工作方式等)决定。

同种电池用电压表测量其两极间的电压是相同的,不同种类的电池用电压表测量其两极间的电压是不同的.为了表示电源本身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电动势的概念.。

板书:2、电源电动势电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其两极间的电压.。

问题:各种型号的干电池的电动势都是1.5V.那么把一节1号电池接入电路中,它两极间的电压是否还是1.5V呢?用示教板演示,电路如图所示,结论:开关闭合前,电压表示数是1.5V,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示数变为1.4V.实验表明,电路中有了电流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减少了.。

设问:上面的实验中,开关闭合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降为1.4V,那么减少的电压哪去了呢?

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教师范文吧旗下教案网介绍:闭合电路可分为内、外电路两部分,电源内部的叫内电路电源外部的叫外电路.接在电源电路两端的电压表测得的电压叫外电压.在电源内部电极附近的探针A、B上连接的电压表测得的电压叫内电压.我们现在就通过实验来研究闭合电路电动势和内、外电压之间的关系.。

板书:3、几个概念(内电路、外电路、内电阻、外电阻、内电压、外电压)。

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方法,重点说明内电压的测量.实验中接通电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使其阻值减小,由两个电压表读出若干组内、外电压和的值.再断开电键,由电压表测出电动势.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呢?

学生:在误差许可的范围内,内、外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动势.。

板书:在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即.。

下面我们来分析在整个电路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图1所示电路图中,设电流为,根据欧姆定律,,,那么,电流强度,这就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板书: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源电动势成正比,和电路的内外电阻之和成反比.表达式为.。

一般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在短时间内可以认为是不变的.那么外电阻的变化,就会引起电路电流的变化,继而引起路端电压、输出功率电源效率等的变化.。

板书:5、几个重要推论。

(l)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演示实验,图2所示电路,4节1号电池和1个10Ω的定值电阻串联组成电源(因为通常电源内阻很小,的变化也很小,现象不明显)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是如何随变化?

现象:从实验出发,随着电阻的增大,电流逐渐减小,路端电压逐渐增大.大家能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来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吗?

学生分析:因为变大,闭合电路的总电阻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路中的总电流减小,又因为,则路端电压增大.。

结论: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增大而增大,随外电阻减小而减小.当→无穷大时,外电路可视为断路,→0,根据

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教师范文吧旗下教案网则,即当外电路断开时,用电压表直接测量电源两极电压,数值等于电源电动势;当减小为0时,电路可视为短路,为短路电流,路端电压.。

板书(1):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增大而增大,随外电阻减小而减小.。

断路时,→∞,;短路时,,.。

电路的路端电压电流的关系可以用图像表示如下。

(2)电源的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教师:在纯电阻电路中,当用一个固定的电源(设、r是定值)向变化的外电阻供电时,输出的功率,

又因为,

所以,

当时,电源有最大的输出功率.我们可以画出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板书(2):在纯电阻电路中,当用一个固定的电源(即、是定值)向变化的外电阻供电时,当时,输出的功率有最大值.。

教师:当输出功率最大时,电源的效率是否也最大呢?

(3):电源的效率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教师:在电路电源的总功率为,输出的功率为,内电路损耗的功率为,则电源的效率为,当变大,也变大.而当时,即输出功率最大时,电源的效率=50%.。

板书(3):电源的效率随外电阻的增大而增大.。

四、讲解例题。

五、总结。

板书设计:第五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电源

2、电源电动势

3、几个概念。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

5、几个重要推论。

(1):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增大而增大,随外电阻减小而减小.。

断路时,→∞,;短路时,,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教师范文吧旗下教案网。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