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成本与出口商品结构关系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给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压力的同时却也在一定程度促进了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文章分析了广东省平均劳动力成本出口商品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平均劳动力成本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占比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伴随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优化。虽然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占比不断下降,但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密集型商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仍处在上升阶段。

关键词:劳动力成本;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计量模型。

一、引言。

2001年11月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贸易开启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通过发挥廉价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我国在2013年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我国劳动密集型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占有巨大优势,虽然我国加工贸易长期处于国际产业分工链低端,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的附加价值较低。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廉价劳动力时代正在消失,外贸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被动摇。继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增长调结构之后,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外贸转型升级,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

劳动力成本上升给加工贸易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不是也是一种推动转型的力量呢?能否使企业在压力下转型,资本在压力下寻找新的结合点从而内在地调节产业结构改变外贸出口商品结构?劳动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否因此减弱?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指导新形势下我国外贸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外贸竞争优势的转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占据珠江三角洲入海口的重要地理位置优势,是劳动力资源大省,进出口总额在2013年达到10918.22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5.87%1,持续位列全国各省第一。广东省经济开放发达,劳动力价格能较好地体现市场需求,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具有典型代表性,且其出口统计数据口径统一,因此本文以广东省作为代表,研究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劳动力成本上升与出口商品结构之间的关系。

二、文献综述。

从传统的贸易理论来看,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贸易的发生与比较优势相关。在自由贸易中,每个国家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获得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李嘉图的理论描述了对外贸易劳动力分工的优势。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则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生产函数对国际分工决定性作用,一国应生产出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较多要素的商品。中国一直被视为劳动力资源大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发展,我国已经从初级产品的出口走向了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国,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以加工贸易为主,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长期以来占据绝对优势。国内学者指出,低劳动力成本不利于经济协调发展。低工资不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对从生产制造大国转型消费大国造成障碍。廉价劳动力水平不利于劳动者素质提高,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会挤压高技术产业发展,使我国国际加工贸易处在全球产业分工链低端,阻碍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成本连续上涨,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发生转变。罗来军等从理论上说明,工资水平的适度提升将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国际竞争力。郑延智等以江西省数据为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劳动力成本上升抑制投资,但可以促进居民消费,对总产出及经济增长率有明显促进作用。工资的提升从理论上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是否可以反映到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转变呢?国内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其对投资消费、总产出、国内产业升级方面的影响,但是对于外贸出口商品结构影响的研究则较少。

外贸出口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国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可以映射国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变化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内对出口商品结构的相关研究中,一方面,FDI的流入一直以来被认为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有一定关系。外商直接投资被认为改善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被认为对FDI的流入产生一定影响。冯伟等通过1990—2009的省级面板数据认为劳动力成本的提升能对FDI产生正向的激励作用,但越过拐点值后变化产生阻滞作用。劳动力成本与进出口商品结构二者直接关系的研究则较少。此外,通过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分类来研究出口商品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评判标准。

江小娟在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趋势中指出比较优势、国内产业基础和市场结构、与全球分工程度是决定一国贸易增长和贸易结构的三类因素。劳动力成本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商品出口的比较优势,本文将从对外贸易的视角直接研究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以广东省数据实证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数据与模型。

(一)广东省出口商品结构

广东省统计局进出口商品分类采用的是HS协调制度编码。可以采用资源密集产业分类方法2,将HS编码下的商品统计分类与SITC的标准3进行对照,将HS编码下的19类出口商品分为如表1所示的三类。第20类艺术收藏品和21类特殊交易品出口金额较小,影响可以忽略,未参与分类。

出口商品结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类进出口商品在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按照以上三类商品分类,通过广东省2001—2013历年统计年鉴得到初始出口数据,整理并计算得到资源密集型商品劳动密集型商品和资本密集型商品在每年出口商品总额中所占比重。

从产品出口角度来说,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般要经历初级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这样几个阶段。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2001—2013年期间,广东省出口的资源密集型商品占比最小且变化不大,在2%的水平上下波动。资本密集型商品占比最大。在13年间,劳动密集型商品占比共降低11.07%,资本密集型商品占比相应上升14.22%,可见广东省出口商品结构整体在优化。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