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学生个性生长的地方

摘要: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校本课程开发应当采用实践——评估——开发课程开发模式,体现学校的教育哲学,基于明确的开发目标,遵循广博性等开发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依据学校办学目标与培养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尊重教师学生校本课程开发的选择权,发挥教师个体的专业特长,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学校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加强课程评估,确保课程开发的质量。

关键词:校本课程课程目标;开发原则;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2—0047—04。

一。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二部分第14条规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3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又更加明确地提出,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这些纲领性文件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学校课程开发提供了政策依据[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决定素质教育质量高低的主要因子是学校课程课程学校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有意识、有计划施加影响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总和。课程的本质是学校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给学生学习、体验和实践机会的过程。

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学校努力创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它要求学校课程必须是具有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适合的教育说到底就是适合的课程学校中实施的课程应当体现国家意志,又应当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显然,国家课程解决的是统一性与基础性,而校本课程解决的是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离开校本课程学校课程是不完整的课程

课程存在于发生教育的地方,真正的课程离不开学校学校是实施课程的场所,也是开发课程的重要机构。相当长时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成了一个执行“课程”的专门机构,没有机会和权力参与课程决策与课程开发,这就导致了课程与教学的脱节[2]。事实上,课程与教学是不可分离的,因为课程是一种结果,是一条“跑道”,更是一种过程。校本课程为了学生,基于学校,扎根于学校,所以校本课程开发尊重了学校教师学校课程决策与开发的权力,实现了课程与教学的融合。

二。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灵魂。校本课程开发应当基于什么样的目标呢?首先是在体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资源状况、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开发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其二是要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通过适当的培训,给予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机会。其三是要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独立或合作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3]。其四是要放大或丰富学生学习领域,通过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课程超市,更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成份”,使学生的基础更宽泛,以宽泛的基础换取成长的高度。其五是要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造条件,提供时间与空间。

1、校本课程开发应当体现学校的教育哲学,即符合学校办学目标,培养目标学校特色[4]。一所学校办学目标与培养目标是基于学校的历史与传统,基于学校办学资源,基于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目标与培养目标反映了学校办学追求。学校有什么样的办学目标与培养目标,就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正是基于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才开始了具体的校本课程开发,而离开学校的教育哲学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只能是漫无目标的盲动[5]。由此可见,真正科学的学校校本课程体系一定具有鲜明的学校个性

2、学校课程的多样化与可选择性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必然要求,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是对学生个性差异的承认与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理由,也是学校课程生命力之所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学生的持续发展。

3、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是学校教师教师不只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与创造者。应当承认,教师具有诠释课程开发课程的能力[6]。让教师参与到学校课程的决策与开发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重要的途径,是教师成长为教育专家的必由之路。同时,在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个性也得到了发展,教师个性养成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的需要。当然,课程开发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学校应当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必须有课程专家的引领,但是,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仍然是开发的主体,教师在专家指导下确定课程主题,制定课程目标,明确课程开发的框架,编写课程纲要或课程指南或校本教材。

4、学校的特色是学校特有的办学思想的折射,是教育理念物化的象征,是教育价值追求的体现,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通过传承、提炼与提升所形成的独有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通常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具有办学特色的学校一定具有独特性的学校课程体系与实施课程的独特途径。学校独树一帜的校本化的课程特色亦即学校办学特色,而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学校校本化的课程特色的重要支撑。

5、从2005年开始实施的国家新课程,扩大了学生学习领域,这为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打下宽泛的基础提供了条件;然而,人的认知领域是非常宽泛的,人的个性也是丰富多彩的,国家课程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校本课程开发正是基于个性化与体现个性化[7],校本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或更为广阔的学习领域,它可以对国家课程学习领域进行延伸,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为学生个性与特长的生长提供更为适合的载体,这正是校本课程的最大优势所在,这也是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互补与互动的功能。

6、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要变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究,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正逐步地深入人心,然而,我们也应当承认,对于知识的教学,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仍然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因此,仅仅依靠国家必修课程教学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有困难的。校本课程通常与现行高考科目并无直接性关联,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放心大胆地利用这片“试验田”开展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试验,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体验、探究、实践和合作的机会。

三。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要以行动研究为基础,同时应当始终遵循这样一些开发原则。

1、广博性原则。校本课程的设置要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智能结构,让学生通过校本课程学习获得广博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广博性原则的内涵有两点,一是校本课程体系的广博性,即校本课程涉及的学习领域要足够广,譬如南京师大附中经过30年的持续开发,目前已经建立了近200门的校本课程库,这就为学生校本课程的自由选择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二是每一门校本课程自身内容的广博性(微型校本课程除外),即课程内容既要注意深度,更要注意宽度,这是由基础教育的特征决定的。

2、相关性原则。注意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联性,注意两者的有机结合,使之与学生现有的思想、知识、技能等关联,注意与社会的需要、时代的变化与学生的未来发展相关联。譬如南京师大附中外聘高校教师开设的校本课程,通常是人文类、社科类、艺术类和语言类课程,这些课程通常能够贴近多数学生的经验,满足相当部分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这些课程的实施效果是比较好的。

3、互补性原则。注意校本课程与国家必修课程的互补性。国家课程开发在解决课程的基础性与统一性方面具有优势,校本课程开发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个性方面具有优势。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为了求异,而不是求同,所谓求异,就是寻找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差异,要寻找国家必修课程中与学校办学目标、培养目标差距较大的薄弱环节,针对薄弱环节增加校本课程开发的力度,拓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空间,凸显校本课程的特有价值。譬如南京师大附中校本课程特别重视艺术、体育类课程开发,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

4、需求性原则。学生具有多彩的个性,多样的需求,多元的目标,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当通过广泛的调查,了解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差异,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品种多样,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菜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或特长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参与自己应有的课程决策[8]。在保证学生足够自主选择校本课程的同时,对于一些具有共性需求的校本课程学校也可以将其设置为必选型校本课程,即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选择这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并取得学分。

5、需求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与设置既要从学生需求出发,也要对学生的选择加强指导与引导,通过指导与引导,让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更适合自己成长的需要,使学生校本课程中获得的“营养”更加均衡和全面。针对普通高中文理分科的现状,学校应当通过指导与引导,让文科学生校本课程中多一些选择理科类课程,而让理科学生多一些选择人文类课程,从而起到培养他们健全人格的作用。如何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呢?学校可以通过公布课程指南或课程纲要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某一门校本课程课程主题、课程目标、课程价值、课程内容、课程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激发学生选择课程的动力,提高学生选择课程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学生课程的选择也是学生未来学习所需要的一种重要能力,通过学校教师的指导可以提高学生选择课程的意识与能力。

6、开放性原则。课程的开放性是校本课程的一个独特优势,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及课程本身的开发方式都要具有开放性。学校应当根据对实践的评估对校本课程进行适时的调整与优化,教师应当根据对实践的评估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等进行符合学生需要的调整,这正是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的要求。譬如南京师大附中开发的网络校本课程充分利用网络交互强的特点,具有独特的开放特征。网络校本课程“世界风云”聚焦当今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其课程视角为事件的发生背景、发生原因、事件走向等,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让学生通过文献分析、讨论探究等研究方法学习课程,更多地了解世界与更多地思考世界的变化,这是培养学生具有国际眼光的需要。

7、综合性原则。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不同学科的知识往往在高端进行综合与交叉,很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出现在知识综合与交叉的界域,从另一角度看,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也都呈现为综合性的特征。譬如,对于某个国际性事件,往往要从政治、文化、地理、经济和民族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方可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学科的综合方面,校本课程可以大有作为,校本课程可以通过不同学科教师的合作,开发综合性校本课程,加强多个学科间的渗透(如艺术与技术,物理、生物与技术,环境与地理,政治、历史与地理等),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8、时代性原则。多样性、选择性与时代性是新课程的基本特征。课程的时代性要求课程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努力为学生提供更为鲜活的知识或信息。在表现课程的时代性方面,校本课程有着广阔的表现空间,这是由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开发方式和课程呈现方式所决定的。微型校本选修课程——专家学者讲座,开发的依据之一就是课程的时代性。微型校本课程它是从学生兴趣、需求出发而编制的短期选修课程,从人文学科、自然学科、新兴学科到边缘学科等都涉及,及时反映社会、科技与学科的最新进展、时代精神与现实问题。微型校本课程通常以专题的方式呈现[9]。譬如南京师大附中开发的专家学者讲座类微型校本课程,受到了学生广泛的欢迎。这类课程的目标是,激发兴趣,呵护好奇,了解前沿,开拓视野,接受科学人文精神熏陶。“在附中听讲座,真是一种享受。附中的讲座为学生展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思维天地,引人遐想,引人进入理想之梦,令人久久难以忘怀!这也是许多同龄人所无法企及的。”[10]这样的教育才是终身难忘的教育。

四。

地方或校本课程采用实践——评估——开发课程开发模式。校本课程开发应当遵从如下开发策略。

1、校本课程开发应当依据学校办学目标与培养目标整体设计,由学校课程专家指导下,广大教师的参与下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这个方案应当包括,校本课程的目的和依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对校本课程能够产生的育人结果做出反映;[11]校本课程学习领域界定,明确重点需要开发的领域;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校本课程具体科目的课程纲要或课程指南的规范性编写要求等。

2、校本课程开发来源于教学实践。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整体框架内,学校应当尊重教师个体(或小组)对课程开发的选择权力,因为一线的教师最了解学生课程的需求。学校应当努力为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试验,指导他们按照课题研究的要求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与评估。学生作为课程的“消费者”,对校本课程也具有一定的评估权,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座谈会,采用学生评教等方式,听取学生课程课程实施的意见或建议。

3、校本课程开发要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的特长,因为教师的专业特长是校本课程开发最重要的资源,譬如南京师大附中开发的“朗诵与配音艺术”“旅游文学”等校本课程都是学校的品牌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其主要原因是这些课程开发主体具有鲜明的、不可替代的专业特长。

4、校本课程开发既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也要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特别是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和专业艺术团体等教育资源。校外教育资源的丰富多彩性对于实现学校校本课程的整体目标具有重要价值,是学校校本课程资源的重要补充。近年来,有几十位南京大学的教授、院士应邀到南京师大附中开设校本课程,这是南京师大附中校本课程的一大特色。

5、校本课程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质量是它永恒的主题,质量也是它的生命。学校应当通过科学的课程决策机制与督导机制确保课程的质量与课程实施的质量。一要科学地确定课程的长度,可由学校组织课程开发教师课程专家等审议决定课程的长度,课程长度可以为一个学年,一个学期,半个学期,甚至几个课时。二要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评估,譬如南京师大附中建立的校本课程的巡课制度,每个学期一次的由学生校本课程进行的无记名教学评价制度,学校教学督导组对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专项督导的制度等,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2][8]朱慕菊,吴刚平,钟启泉,崔允漷.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孙曙,范蔚.对深化中小学校本课程实践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0(6).。

[4][5][6]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7.。

[7]张裕良,任闻斌.选修课制度实施过程中凸显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08(4).。

[9]田秋华.微型课程及其开发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5).。

[10]徐昭武.在南京师大附中听讲座第二辑[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11]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8).。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nd Student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ZHOU Jiu-lin。

(Middle School Attached to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3, China)。

Abstract: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to the national one, which should adopt the model of practice——assessment——development, embodying philosophy of school education with a clear goal and extensiveness.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hould combine schooling goals with cultivating objectives, give priority to the right of selection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give play to teacher's specialty, and make the most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side and outside.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chools should take various ways of strengthening curriculum evaluation.。

Key word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goal; principle; strategy。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