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编导中的编舞技法分析

摘 要:作为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艺术,中国的舞蹈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已经拥有了十分高的理论成就,特别是舞蹈编导中的一些技法更是让人觉得叹为观止。下面我们就以舞蹈编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舞蹈编导舞蹈理念的阐述来分析现阶段下一些常见的编舞技法,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同行业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与参考。

关键词:舞蹈编导;编舞技法;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以及人们文化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与推进,中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艺术欣赏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与壮大。面对这种情况下,舞蹈编导工作已经无法仅仅凭借传统的编舞技法来吸引大众的目光,我们必须要通过与时俱进的学习与提升,来对最新的编舞技法与意境来进行展示,这同样也是一名合格的舞蹈编导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一、舞蹈编导舞蹈艺术的内涵。

舞蹈编导主要是指领导与组织舞蹈创作、演出的工作者,它是将导演与编排者进行高度的融合与同一,通过“导”与“编”双重工作来进行舞蹈创作的设计工作。在舞蹈艺术的创作中,舞蹈编导不仅要对每一个舞蹈语言、舞蹈动作舞蹈段落进行设计与排练,同时还应当将相关的舞蹈美术与舞蹈构思进行完美融合,以此来确保舞台上的高度还原。

二、舞蹈编导技法运用中的素质。

作为一项需要兼顾艺术与技术的工作,舞蹈动作的设计不仅要求在正式表演的过程中要做到刚柔并济、柔中带刚、动静结合,同时还要将翻腾、旋转、跳远等高难度舞蹈技巧进行有机融合。如果我们的舞蹈编导进行编舞技法的过程中只是一味的追求技术含量的提升,那么所编排出的舞蹈不仅会成为一种空洞的艺术躯体,没有任何的精神与意境而言。然而在编排的过程中倘若一味的追求增强艺术含量,那么所编导出的舞蹈便会成为一件浮夸的堆砌类艺术作品,毫无技术的含金量而言。所以说如何编排出二者兼顾的舞蹈动作,摆正艺术与技术的天平,更多的时候是对舞蹈编导技法的考量。

三、常用的编舞技法解析。

(一)通过捕捉形象来提升编舞技法

作为艺术的源泉,生活不仅是艺术创作与艺术形象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舞蹈形象舞蹈创作的基本变化形态之一。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擅长捕捉艺术形象,同时还要利用优美、富有技术含量的技法来从生活中捕捉艺术提炼艺术、完善艺术。通常分为三步:

首先,要用心、细致的展开观察。一名合格的舞蹈编导必须要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生活与世界之美的双眼,通过他们的观察来对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角色进行细致而又全面的掌握。在这个观察的过程中不仅要有客观、理性的态度对世间万物进行分析,以此来对生活的本质进行掌握;同时还应当从感性而又主观的直觉上来用心感悟悲喜与善恶,通过特有的丰富的生活体验来对舞蹈艺术进行细致勾勒。只有这样情况下所创造出来的舞蹈形象才会是极富生命力与创造力的。

其次,从深入模仿进行编舞技法应用。只有对生活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我们才能够充分的利用舞蹈这个艺术载体进行生活的再现与模仿,任何一个舞蹈编导从业者都应当能够通过节奏与姿态来对世间万物进行动作、形态、表情、性格、情绪等特征的展示。所以说这种模仿不僅需要做到神似与形似,同时还应当最大程度上对被模仿者的动作、精髓以及心理进行具体勾勒,充分的利用实际生活与舞台表演的有机融合来展现给观众朋友们一种直观性、具体性、理论性的舞蹈形态。

最后,提炼与升华的编舞技法。对艺术形象的捕捉进行再次提炼与升华是整个舞蹈编导工作的核心内容。如果我们的舞蹈仅仅是进行简单而又单纯的模仿,那么仅仅只是强化了动作的多样性与多元化,而非艺术形象的处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舞蹈编导必须要将整体的模仿对象进行动率与拟态的模仿提炼,将其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转化为一种极具美感与创造力的艺术舞蹈形象进行动态与静态的展现,以此来实现舞蹈编导对于生活形象艺术捕捉与处理,真正的将编舞技法应用到实际的舞蹈设计当中来。

(二)保持一致的舞蹈语言。

我们以百老汇著名歌剧《Cat》为例,白色的小猫维多利亚通过现代芭蕾来展示其桀骜不驯,而保姆猫、蟋蟀、老鼠等则是通过踢踏舞与雷鬼舞进行演绎,智育花花公子则是以爵士舞的方式进行出场。舞蹈编导通过这种技法的展示来实现了迥异的舞蹈风格,然而在这种“大不同”下也存在着“一致感”,例如抓、挠等手指动作、着地行走的四肢处理以及敏捷的体态等,都对艺术无国界这句话做到了最好的诠释,同时也实现了编舞技法的升华与提炼

四、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编导作为整个舞蹈创作的领导者与组织者,不仅应该有较强的技法修养,同时也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感。通过对日常生活与各种形象动作变化来进行不断融合与创新,在实践中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舞蹈作品而努力。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舞蹈编导才能够在与时俱进的时代变迁中,不断发展、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以一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中引领潮流、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1] 邹雅冰.浅析舞蹈编导编舞技法对学生的作用[J].青春岁月, 2014,03.

[2] 黄锐,张琳.中国舞蹈编导中的编舞技法研究[J].科技资讯,2016, 34:244.

[3] 毛茜.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思维的培养—评《坚守与跨越—舞蹈编导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03.

[4] 刘波.创意养成对舞蹈编导教学的启示—评《让灵魂跟上:张继钢论艺术》[J].中国教育学刊,2017,06.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