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汁漏及胆管损伤临床分析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胆汁漏·胆管损伤

目前认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是治疗良性胆囊疾病最合适的手术方法[1],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患者易接受等优点。但LC也存在其特有的并发症,特别是胆道系统的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我院对14例LC术后胆汁漏及胆管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9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共对1 687例患者行LC,14例患者术后出现胆汁漏、胆管损伤,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3岁。迷走胆管漏2例,胆囊管残端漏2例,胆总管损伤漏5例,胆总管横断2例,肝总管损伤漏2例,右肝管损伤漏1例。

1.2 诊断 7例患者术中发现胆汁溢出或开口的胆管,其中胆总管损伤4例,胆总管横断2例,肝总管损伤1例;7例患者术后腹腔引流出胆汁,其中迷走胆管漏2例,胆囊管残端漏2例,胆总管、肝总管、右肝管损伤漏各1例。

1.3 治疗 2例迷走胆管患者经剖腹缝合胆囊床放置引流;2例胆囊管残端漏经剖腹结扎胆囊管残端并置引流管;5例胆总管损伤和2例肝总管损伤再次手术,可吸收线缝合瘘口,在胆管上另行戳口放置T型管支撑4~6个月;1例右肝管损伤再次手术,置T管支撑6个月;2例胆总管横断行胆总管端端吻合,T管支撑6个月。

1.4 随访 通过家访、定期复查进行随访,直至各项检查指标正常后1年结束。14例患者随访时间1~5年。

2 结果。

12例患者术后情况良好,随访期内无并发症。1例右肝管损伤患者术后11个月出现胆管炎症,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ERCP)提示右肝管狭窄,再次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治愈。1例胆总管横断患者术后10个月出现胆管炎症状,ERCP提示胆总管狭窄,再次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治愈。

3 讨论。

LC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特点,易被患者和医生接受,目前我国完成LC手术超过70万例,技术水平已经成熟。但是,LC也存在多种并发症,包括高碳酸血症、气体栓塞、食管裂孔疝等腹腔镜固有的并发症和出血、胆汁漏、胆管损伤胆总管残余结石等类似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2—3],在基层医院尤为严重。由于腹腔镜所致的胆道损伤位置往往较高,并常伴有热辐射伤,术中常不能及时发现,所以应尽可能一次性胆道修复重建成功,避免反复手术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

3.1 LC并发胆汁漏及胆管损伤的原因 LC并发胆汁漏及胆管损伤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4—5]:1)胆囊管断端漏,如残端夹闭不全,残端钛夹松脱,残端遗漏未施夹,残端钛夹施夹太紧导致切割钛夹脱落等。2)胆囊管近端管壁损伤胆囊管后壁被纵向劈开游离,施夹时漏夹一部分管腔;胆囊管近端孔状损伤,所施钛夹位于损伤远端;胆囊管较短或胆囊三角组织致密,胆囊管、肝总管结合部损伤。3)高频电刀及电凝使用不当致热力损伤。4)将胆总管误认为胆囊管。5)胆道解剖变异,如胆囊管入右肝管或左肝管胆囊管在不同的部位水平汇合向胆总管,极短型胆囊管以及极细型的胆囊管等。6)术中过度牵拉胆囊管 。7)特殊的胆囊病理解剖,如Mirizzi综合征。8)副肝管迷走胆管损伤术中未发现。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