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政诉讼范围问题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行政诉讼法》对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有关规定,列举了我国行政诉讼法对于受案范围规定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以上问题的几点建议,以期能得到理论界及立法者的重视。

关键词:行政诉讼范围;问题;完善 Abstract: China’s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Law" for the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case by the scope of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China’s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Law cited by the case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scope of th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 for more than a few of the proposals with a view to Theory and the community can b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legislators.; Key words: the scope of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problems; perfect   一、我国法律行政诉讼范围规定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以列举式与概括式相结合为基础,排除条款为补充的方式规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一)《行政诉讼法》直接列举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了八类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即1、不服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产等行政处罚而提起行政诉讼;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对财产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而提起行政诉讼;3、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而提起行政诉讼;4、对申请领发许可证、执照要求予以拒绝或不予答复而提起行政诉讼;5、对不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而提起行政诉讼;6、对不依法发给抚恤金而提起行政诉讼;7、对违法要求履行义务而提起行政诉讼;8、对其它侵犯人身权、财产权而提起行政诉讼

(二)《行政诉讼法》概括性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它行政案件。

”根据已经颁布的法律法规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目前我国其它的行政诉讼受案主要有:1、对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中做出的劳动教养决定不服而提起行政诉讼;2、对计划生育主管部门做出的征收超生费、罚款不服而提起行政诉讼;3、对行政机关就赔偿问题所做出的裁决不服而提起行政诉讼;4、对行政关依照职权做出的强制性补偿决定不服而提起行政诉讼;5、对人民政府或其主管部门有关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归属的行政处理不服而提起行政诉讼;6、对专利主管机关确认专利等处理决定不服而提起行政诉讼

(三)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排除事项   《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抽象行政行为;3、内部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系统内部或该行政机关内部进行的管理行为;4、终局裁决的具逍姓形?BR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除《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行为外进一步明确下列行政行为不可诉:1、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2、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3、不具有强制性的行政指导行为;4、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5、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的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影响的行为

从以上对于《行政诉讼法》及其解释的解读中,我们不难看出,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原意是控制行政诉讼范围,将其限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和财产权范围

这样就必然留下一片权利救济的空白,亦即对于非具体行政诉任为侵犯相对人权益的,以及侵犯相对人人身权和财产权以外其他权利的,是没有途径取得诉讼救济的。

二、国外行政诉讼制度中关于受案范围规定及经验   (一)美国司法审查范围   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第701节规定司法审查范围,除法律排除司法审查及对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行为不能进行司法审查外,其他行政行为均可接受司法审查

不能审查行为只是例外,而且例外的情况越来越少。

行政行为原则上都假定属于能够审查行为,这个原则称为可以审查的假定。

除例外情况外,一切行政行为都可以接受司法审查,无须法律明文规定

法律规定时,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审查

法律规定时,进行非法定审查

第一,成文法规定排除司法审查   1、明文排除

国会有权在不违背宪法规定的限度内,在法律规定对某一事项排除司法审查

国会为了确保达到排除审查的目的,往往在最终条款后加上禁止司法审查的明白规定,当然,此类规定必须是明白确定的,不确定的词句往往不发生排除的效果。

法院从行政行为可以受审查的假定出发,对排除条款采取严格解释。

同时,对国会法律明白禁止司法审查规定,法院也会限制性解释为:部分禁止或某方面禁止,而不是表示全部禁止。

当然,涉及到宪法的问题,更不能禁止审查

然而,法律有时不采取禁止性规定,而采取限制审查的时间、方式、理由的办法作限制性规定

通常法律规定行政机关的决定是最终的决定这样的词语,往往不会发生排除司法审查的效果。

特别是当行政决定涉及当事人的重大利益时,法院不会放弃司法审查的职责。

美国法院认为,所谓最终的决定是指行政程序的最终而言,即行政决定不能再依行政程序改变,不包括司法程序在内。

此外,法律规定对某个问题不能进行审查,不能认为和该问题有关的附带问题也不能进行审查

2、默示排除

默示的排除法律中没有规定禁止司法审查,但是法院根据这个法律所要达到的目标,法律的整个体制,立法精神,立法过程,认为这个法律在某方面排除司法审查

美国法院对于明文规定排除司法审查法律已经采取非常严峻的态度,对于默示的排除司法审查更难承认。

第二。

法律赋予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的行为

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行为不受法院的司法审查,主要是指法院基于自我克制,对某些自由裁量行为不进行司法审查

这种排除是部分排除,而不是全部排除司法审查

联邦行政程序法规定,对于专横的、反复无常的、滥用自由裁量权的或其他的不符合法律行为,法院仍要审查

遇有自由裁量行为,法院通常考虑三个因素:(A)问题是否适宜由法院审查; (B)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利益是否需要法院进行监督;(C)审查是否会影响行政机关完成任务。

但是也有批评者认为,自由裁量权本身已包含了排除司法审查的理由在内,即法律的理由、政策的理由或其他的理由,如行政行为涉及事项需专门知识和经验、职务性质涉及到范围广泛的管理计划、司法干预不适宜,必须用非正式程序裁决、法院审理不能保证正确结果、国会计划需迅速执行、可能请求审查的案件数量太大、存在其他防止滥用自由裁量权的方法等。

所以,对自由裁量权行为原则上排除审查,但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在法院审查范围以内。

第三,问题本身的性质不适宜司法审查   有人称之为“行政机关绝对自由裁量行为”。

包括:1、外交和国防。

这主要是考虑到有些问题涉及的秘密性质的情报不宜公开,或者外交政策的决定本身是政治的,而不是司法的,包含大量复杂、微妙和不可知因素,对这类问题,法院没有责任、条件和能力予以审查

2、军队内部管理或其它行政机关纯属内部的问题。

3、总统任命高级助手和顾问。

4、国家安全,不包括驱逐出境或拒绝入境等小范围安全问题。

5、追诉职能。

从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的规定来看,一切行政行为均属于司法审查范围,只在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下,即成文法排除司法审查行政行使自由裁量权时,法院才放弃审查

即使如此,最高法院在进行司法审查时,在权衡各种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扩大司法审查范围,以更好地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