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特排时法的定性分析运用价值思考

[摘要] 模特排时法在制定时间标准方面,被广泛作为一种定量分析的先进技术工具。

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运用模特排时法的基本动作要素,观察不同岗位动作构成,开展定性分析,可以达到克服工作设计缺陷和作业改善的目的,这种定性分析方法在企业具有广泛运用的价值性。

[关键词] 模特排时法 定性分析 价值      随着现代经济的空前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职业之间的界限趋向模糊,更多职业的岗位工作内容出现重叠现象,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加工占用的时间比重在提高,现代办公设备以及不同岗位上的仪器设备,被普遍用作信息处理的基础工作的性质区分除主要的专业区分外,几乎一半以上的工作具有相同的本质,自动化程度在提高,直接生产人数在减少,办公室及业务部门活动的人数明显增加。

就具体工作情况看,大量工作简单而多样化,对单独动作时间值的精确性要求降低,开展详细的工作分析来确定时间值可能不再象以前那样迫切,而要求能够对工作快速作出反应的观察活动增加,对于工作中超常规的动作,希望有更加科学理性的认识,从而让工作人员了解工作中的动作缺陷,把工作改善理念变成一种感性化的自觉行动,这已经成为工作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模特排时法作为国际公认的制定时间标准的先进技术,属于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一种,在劳动定额的制定方面,它被看作是一种定量的分析工具。

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运用模特排时法的基本动作构成要素,观察分析不同岗位工作现状,开展定性分析,以达到克服工作设计缺陷和作业改善的目的,进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职工疲劳。

模特排时法的定量运用价值不言而喻,本文就模特排时法定性分析运用价值进行一些探讨,以期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应用。

一、模特排时法为定性工作分析提供了技术基础      1.模特排时法的基本原理   模特排时法是PTS2技术的一种,它是澳大利亚的哈依德(G·C·Heyde)博士在1966年研究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上创建的一种动作时间分析方法。

哈依德(G·C·Heyde)在研究过程中,总结了前人动作时间研究成果,借鉴了WF法、MTM法中关于人类基本动作分解的思想,发现并创建了一个新的关于动作时间研究的基本规律:“人体各部位动作不论快还是慢,无论是谁,如果是同一动作,其最快速度与正常速度所用时间之比,都是相等或十分接近的”。

研究过程中,他还把人类工程学的原理应用其中,做了大量的实验,运用统计方法,按照能量消耗与动作速度的关系,求出最佳能耗速度及其时间

工人按照这种速度操作,不易产生疲劳,劳动生产率又得到了提高,把效率的提升建立在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上。

2.模特排时法提供了定性工作分析的技术基础   (1)模特排时法动作分为基本动作和辅助动作两大类,非常清楚地把人类动作分为21块,表示动作的种类和时间值。

其中,移动动作5块,终结动作(摸抓、放置)6块,形成11块基本动作

11块基本动作又分为不太需要注意力的动作模块8个,需要注意力的动作模块3个。

把手以外的动作归纳到附加动作模块中,共10块。

这样就给出了一个动作与时值的总体结构,一目了然,非常清楚。

也就是说,人们在工作过程重的动作不外乎这21个动作的组合,大大降低了人们观察分析工作的难度。

(2)以手指的动作时间动作时间单位MOD,其它部位动作时间是以手指动作时间的整数倍来表示的。

模特排时法是以动作的身体部位基础,找出了身体各部位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可直接分析作业的时间值,从身体部位的使用和时间值的大小就可以判断特定背景下动作的合理性。

(3)动作分类编号与时间值一致,动作以数字表示,数字即为时间值。

例如,M2即表示手的移动动作,其时值为2MOD。

因此,运用模特排时法开展工作分析,有时间“量”作为科学分析的依据和基础,决定了模特排时法运用的科学价值性。

(4)模特排时法中的时值共有:0,1,2,3,4,5,17,30八种,这样可以很方便地从时间值大小和动作部位动作的经济性做出分析判断。

(5)模特排时法把手以外的动作归纳到辅助动作模块中,共10块,这10块动作在几乎所有场所统计结果表明,大约占所有动作出现的比例仅为1%,属于小概率事件,我们在定性分析中完全可以不予考虑。

因此,模特排时法作为定性工作分析方法,缩减了分析的范围,但精度并不会降低。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