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失业:我国劳动力供给偏差分析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结构性失业问题日益凸显,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流动障碍。

由于技能、地理位置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造成的劳动力供给偏差是阻碍劳动力流动的现实原因,劳动力在行业间或区域间的“有效供给”是缓解当前结构性失业的关键,该结论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应该大力加强教育和培训措施,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促进劳动力的“有效供给”。

关键词:结构性失业;劳动力供给;偏差分析      随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的变动,我国出现了结构性失业

当前我国结构性失业问题日趋严重,甚至超过了总量性失业,成为我国失业问题之首。

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完善就业结构,把就业问题提高到了一个战略高度,促进就业成为了我国当前和以后相当长时间内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针对结构性失业,笔者尝试从劳动力供给角度进行研究,并借此寻求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的理论依据,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提供可行性建议。

      一、结构性失业的成因      结构性失业产生的理论原因,在于劳动者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间的流动障碍。

首先假定存在一个由A、B两市场组成的经济体系,两个市场劳动力供给恒定,且初始状态都是充分就业,均衡工资是W0,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A、B两市场劳动力供求处于一个稳定的均衡状态,用图1表示如下(其中,SI指I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DI指I市场劳动力需求曲线,I=A、B)。

   经济的发展带动经济结构发生变动,导致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从而不同市场劳动力供求稳定状态受到了外界各种因素的冲击,A、B两市场劳动力需求势必也会发生改变。

改变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需求共同增加,二是需求共同收缩,三是两个市场劳动力需求异动[1]。

劳动力供给恒定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的共同增加或共同减少导致的都是极端结果,或者是整体工资水平的上升,或者是永久性失业的存在(也许会在政府强制力作用下导致整体工资水平下降),因此,这两种情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是很少见的。

在一个经济体系中,尤其是在转型期,经常是劳动力需求的扩张和收缩在不同情况下共存。

因此,根据我国国情,重点分析第三种情况。

   假定A市场劳动力需求扩张,DA曲线移至DA’,工资由W0上升到WA,A市场的就业量保持不变;B市场劳动力需求收缩,DB曲线移至DB’,理论上工资下降至WB,但是由于工资率是缺乏弹性的,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上升而不能下降,因此工资继续保持W0水平,这种情况下将会产生(S0—S1)人失业

   如果两个市场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则B市场中将会有一部分富余人员流向A市场,使得A市场劳动力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至SA’。

不考虑劳动力流动成本,这种流动将会缓解B市场劳动力供给过剩和A市场工资上涨的压力,最终使得两市场劳动力供求重新达到一个新的均衡,均衡工资水平为W1。

如果两个市场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则结果是:(1)A市场将会因劳动力短缺而使工资率远高于均衡水平;(2)B市场由于劳动力需求降低和工资刚性的作用导致劳动者失业

事先假定劳动力供给是恒定的,因此这种失业是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是典型的结构性失业

将上述A、B两市场扩展到多个市场,分析过程类似。

从上面的分析中得出结论:劳动力在不同市场间的流动障碍是结构性失业产生的主要原因,外在表现为不同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的差异,结构性失业越严重,工资水平差异越大。

二、劳动力供给结构偏差分析      在图1的模型中,A、B两市场也可看成是一个经济运行体中的两个不同的区域、产业部门或行业等,以同样的分析方法也可得出相同的结论。

同时,探求结构性失业产生的现实原因,在于不同地区、产业部门或行业间劳动力流动的障碍。

造成劳动力不能迅速从一个部门向另一部门转移的因素有:(1)求职者所拥有的技能与可能得到的工作所需的技能不匹配;(2)求职者与工作空缺地点存在地理位置上的不匹配;[2](3)国家在行业之间设定了进出壁垒;(4)不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能有效传递劳动力供求信息。

   上述四种情况在我国都曾经存在或者依然存在着。

如农民工、下岗职工的低技能素质难以满足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交通运输的落后和信息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劳动力流动存在极大的盲目性,户籍制度形成了城乡行业间的进出壁垒。

但是我国现阶段,随着市场化改革、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健全和完善,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地理位置、行业进出障碍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将会逐步削弱,技能素质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成为了当前劳动者难以在不同劳动力市场中转移的主要原因。

技能素质的极大差异性导致了不同的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典型的是双元结构劳动力市场

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彼得•多林格尔和迈克尔•皮奥雷提出了双元结构劳动力市场模型,即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

一级市场中的劳动者供给由高技能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构成,该市场工资高、工作条件优越、工作稳定、员工有接受培训和晋升的机会。

二级市场中的劳动者由大量的非熟练工人、低技能、低素质的劳动者构成,该市场劳动力供给基本上是充分甚至是饱和的,工资较低,几乎没有培训和晋升的机会。

若一级市场存在职位空缺,二级市场上存在劳动力供给过剩,由于劳动者自身素质的限制,两市场不能进行相互补充,劳动力供给在不同市场间出现了结构性的错位。

大量的被二级市场排挤下来的劳动者面对一级市场中的岗位需求,只能是“望而兴叹”!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表明,工资最高的行业都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俗称IT业。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到来,IT业成为了人才就业的热门行业。

再看IT业的工资水平、工作条件、晋升和培训机会,无一不表明IT业属于典型的一级劳动力市场,对应于图1中的A市场,是劳动力需求扩张型行业。

根据世界工程师大会报告,中国软件人才缺口较大。

美国占全球软件产业份额39.8%,日本占10.6%,中国占3.55%。

美国拥有软件人才240万,日本140万,而我国通过科研院所培养的人才仅30万,尚缺25万[3]。

连续多年属于工资最低的行业——农、林、牧、渔业,依据工资、工作环境以及员工素质来考察,其属于典型的二级劳动力市场,对应于图1中的B市场,是劳动力需求收缩产业。

从农、林、牧、渔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大部分都是重体力、轻脑力的蓝领工人,无法满足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对员工技能素质方面的要求。

技能人才荒”成为了当前劳动力供给结构性偏差的具体体现。

据统计,中、高级技工的比例远低于我国产业调整和升级的要求。

同时,技能人才的匮乏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就业结构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转换。

农业是典型的劳动力需求收缩产业,其劳动者基本上无须具备专业技能,在产出比重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劳动力比重却居高不下,合理的解释只能是这部分剩余劳动力技能水平低下,无法顺利的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      劳动者技能水平的差异决定着劳动者从事的劳动力市场的层次,甚至会影响劳动者受雇佣的产业部门。

技能劳动者一般从事于二级市场,如临时工、季节性工人等,它的基本特征是工资低、待遇差、晋升机会少、易于进入、经常面临失业危险。

在二级劳动力市场,劳动者进入正规部门的可能性很小,在较低的工资水平和非健康的工作环境中,劳动者对自己未来的预期收入只能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导致了较低的人力资本投资。

也就是说,在二级市场上,某些劳动者从事着工资较低的工作,预期人力资本投资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从而减少投资,形成较低的人力资本积累。

。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