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经验

[摘要]教师党校开展干部培训教育的基础力量,是教学科研资政工作的主力军。为了打造合格的师资队伍,近年来,本着专职老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原则,朝阳区委党校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两支队伍建设,为干部培训科研资政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基层党校师资队伍干部培训教学科研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76(2016)03—0088—02。

基层党校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基层党员干部锤炼党性、锻造灵魂的熔炉。而教师基层党校开展干部培训教育的基础力量,是教学科研资政工作的主力军。近年来,朝阳区委党校围绕如何建设一支适应基层干部培训需要的师资队伍,不断探索,努力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着眼长远,打造“三师型”专职教师队伍。

打造一支“三师型”教师队伍,是校党委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干部培训要求,对我校专职教师的全新定位。“十二五”期间,随着基层党校的工作重心由学历教育转变为干部培训教育,我校教师的工作任务也发生了变化,由主要承担学历教育任务转变为主要承担干部培训教学工作。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党委在对全校教师队伍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三师型”教师队伍的新目标。“三师”即培训师、设计师和咨询师。“培训师”,就是要求教师承担干部培训教学任务,能够胜任主体班的课堂讲授、体验式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不同形式的培训课程;“设计师”,就是要求教师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参与各层次主体班的教学计划设计,了解干部培训需求;“咨询师”,就是要求教师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和区域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对策建议。“三师型”教师要求教师既是教学主力,又是科研骨干,还是资政顾问,这就要求教师全面发展,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资政研究能力。

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方面,区委党校采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鼓励专职教师走上主体班的讲台。建立教研组集体备课制度、新课试讲制度、新课开发奖励制度,鼓励专职教师讲授主体班课程。目前,所有的专职教师都在不同类型的主体班开设了课程,课程形式包括课堂讲授、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部分课程已成为主体班的常规课程,受到学员的欢迎;二是要求专职教师参与主体班教学管理项目组。2014年,我校开始在主体班实行项目制管理,要求每个主体班项目组都要有一名专职老师参加,参与课程设计,并全程负责培训班的教学活动。目前,这一方法已在处级干部进修班和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实施了三年,对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员需求、提高授课的针对性起到了显著作用;三是利用区委党校分校,为专职教师提供广阔的舞台。“十二五”期间,我校在全区43个街乡建立了区委党校分校,并实行教师分片联系制,每名专职教师负责联系4—6个街乡分校,为分校提高干部培训方面的指导。这种方式为专职教师提供了更大的教学实践平台。五年间我校教师围绕党的理论、形势政策、党史党建、依法行政等方面的内容在街乡分校授课,受众累计近8万人次,教学能力得到了锻炼。

科研教学的基础,高质量的教学离不开科研的支撑。我校本着“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的工作理念,在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根据我校教研人员的专业特长,确定了党建、社会治理、依法行政和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等四大研究方向,每年的科研课题都围绕这四大方面展开,通过几年的探索,现已初步形成各大方向的科研团队;二是鼓励教师组团申报各类课题,包括校级课题、区级课题、市委党校系统协作课题、市思政研究会课题等,在课题研究中提高学术研究能力。近三年来我校教师公开发表论文共百余篇,其中核心期刊和省(市)级以上党校系统期刊30余篇,出版和参编学术著作多部;三是组织教师开展区情案例研究,以研究促教学。两年来,全校教研人员共编写区情案例17篇,其中两篇已由我校教师开发成案例教学课,进入主体班培训课堂,得到学员认可。2015年,我校教师撰写的文章《创新基层党建服务体系,以党建引领社区各项事业发展》获第三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奖”,《探索党政群共商共治的社区管理模式——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问政于民”的实践与启示》等3篇案例在浦东干部学院举办的“改革发展最新案例评选活动”中获奖,激发了教师科研积极性;四是鼓励教师参与决策咨询研究,加大对资政成果的奖励。近3年来我校获得区级领导肯定性批示和在各类咨询刊物刊登的研究成果共8篇,围绕区情编写资政性著作3部。

二、宽严并济,建设多层次兼职教师队伍。

区委党校基层党校专职教师编制有限,而基层党员干部培训量大,班次多,因此必须拓宽渠道,从各方面选聘人才作为兼职教师,以补干部培训力量不足。我校选聘兼职教师既强调宽,又注重严。

“宽”是指来源渠道宽。我校的兼职教师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专家学者。朝阳区地处北京城区,具备与中央和国家机关、在京高校和科研院所联系的便捷条件,因此兼职教师大量来源于上述机构;二是区级领导和实际工作部门的负责人,其中包括区委常委、区重要部门的领导和具体负责人;三是基层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和先进模范人物,如优秀社区党委书记、劳动模范、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等等。本着多渠道发掘、多方面引进的原则,经过近几年的严格遴选,我校现已建成了覆盖广泛、层次分明的兼职师资库,兼职教师将近200名。区领导干部进主体班课堂现已成为了一种制度。

“严”是指选聘要求严。我校选聘兼职教师有严格的规定。一是政治思想强,立场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业务能力强,聘请的教师要求是各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或业务骨干;三是授课效果好,学员评价高。党校制订了严格的教学效果量化考核标准,兼职教师专职教师在同一平台上进行量化考核,考核得分低的一般不再聘请,保证了兼职教师教学质量。

三、专兼结合,提升党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在如何使专兼职教师队伍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方面,我校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初见成效。

一是促进专兼职教师教学上的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专职老师参与由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校教授主持的案例教学、结构化研讨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学员工作案例研讨活动中,邀请区有关部门领导与专职老师一起组成团队,对案例进行指导和评价。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课程中,邀请具体部门的负责人员进课堂讲解,等等。这为专兼职老师在教学上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提供了平台。

二是促进专兼职教师科研上的融合。在师资库中遴选高水平的专家,和本校教师组成联合课题组,围绕某一问题进行共同研究。近两年来,我校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专家组成课题组进行联合调研,先后完成了3项课题,其中有两项的研究成果分别在《学习时报》、《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上发表,一项获得朝阳区党建研究会和北京市党建研究会课题成果奖。这种形式对于锻炼科研队伍、提升科研整体水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基层党校不同于高层次党校,各地区情况也千差万别,因此不同层级、不同地区基层党校师资队伍建设也各具特点。如何抓好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两支队伍建设,为基层干部培训打好基础,是目前基层党校面临的共同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责任编辑:徐芳。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