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黄金叶”60年品牌史

黄金叶创牌60年了。

”2011年4月,河南中烟郑州烟厂的一位退休老职工,正在翻看自己保存的一些珍贵资料。

在他旁边,一张近日出版的报纸上有这样一条消息:河南省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发布2010年度纳税百强名单,河南中烟工业公司以纳税额130亿元独占鳌头。

下载论文网   今昔对比,黄金叶走过的60年辉煌历程和骄人业绩,也令许多与这位老人一样的河南烟草人倍感自豪。

始于“金叶”:传奇黄金叶      “创牌时,黄金叶的原名叫‘金叶’。

”在河南中烟,这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的“秘密”。

据《郑州烟厂志》记载:1950年3月,私营的上海吉士烟草有限公司到郑州设厂。

一年后,原料供应出现紧张,加之经营管理不善,不久便因“以梗充料”遭到工商部门查禁,后停产倒闭。

1951年8月,郑州市人民政府宣布收购其资产,厂名改为“郑州市人民政府公营企业管理局郑州烟厂”,简称“公营郑州烟厂”。

由私营改为公营后,郑州烟厂由市政府有关部门出面组织原料,1951年9月恢复生产。

两个月后,该厂研制的“金叶”牌香烟成功问世。

河南中烟办公室有关人士根据史料撰文解释,刚刚恢复生产两个多月、单牌产量还不足500箱的郑州烟厂之所以急于创立新牌,其中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体现了公营企业的政治责任。

通过在烟标上印制“抗美援朝 卫国保家”的标语,呼吁民众支持抗美援朝。

二是彰显了企业产品的质量信誉。

新牌号取名“金叶”,表明公营郑州烟厂决心与以次充好、以梗充料的原私营吉士烟厂彻底决裂。

三是升华形成了企业的质量文化。

以“金叶”命名新牌号,意在构建一种精选优质原料、追求优良品质的企业质量文化。

此外,这也是一次成功的危机公关。

公营郑州烟厂创牌为契机,从确保原料质量抓起,对产品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造,成功化解了“以梗充料”引发的信任危机。

1952年4月10日,郑州烟厂在《郑州日报》发布启事:“我厂产制的‘金叶’香烟因牌名重复,故改为‘黄金叶’香烟,所有商标图样、装潢纸张以及选用原料等均与原来毫无差别。

”      辉煌历史:风靡大江南北      公营郑州烟厂将“金叶”改名为“黄金叶”,自然取意黄金之叶,同时也是为了避免与其他品牌名称重复。

但通过这次改名,恰恰传神地体现了烟丝金黄的产品特质。

不久之后,黄金叶便以其吃味芬芳、入喉和顺而风靡大江南北。

1964年,黄金叶被国家轻工业部命名为“名牌产品”。

上世纪60至80年代,黄金叶成为风云一时的名牌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区,成为中国民族卷烟工业的代表性品牌,也成为河南的一张经济名片。

1983年,黄金叶品牌荣获“全国轻工业优质产品”和“河南省工业优质产品”称号。

1987年,黄金叶被中国烟草总公司授予“1986年度畅销牌号”。

1995年,黄金叶相继推出了“黄金叶(红硬)”、“黄金叶(金硬)”以及“黄金叶(精品)”等不同规格的高档产品,开始向高端市场进军。

1999年,黄金叶被评为国家级名优卷烟。

2006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可以说是一个卷烟品牌所能得到的极致荣誉。

2000年以来,黄金叶又相继推出了软包“茗仕之风”、特制“茗仕之风”以及新版“茗仕之风”等多款高档产品,再次强化了其高档品牌形象,“金质豫烟”的美名不胫而走。

全新形象:开启黄金时代      “黄金叶”以全新形象闪亮登场,始于2009年。

2009年2月,国家烟草局局长姜成康到河南考察时明确指出:“河南中烟要切实突出黄金叶品牌培育这个中心。

”同年7月,姜成康亲自出席在北京举行的黄金叶品牌建设工作汇报会,希望河南中烟全力推动黄金叶品牌上水平、上规模、求突破。

此后,河南中烟与省烟草局(公司)共同成立了黄金叶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随即,河南中烟进一步明确了黄金叶品牌“醇香”品类的构建方向,并制定了“金的品质、叶的奉献”的品牌理念以及“黄金时代――黄金叶”、“中式醇香第一支”等品牌传播理念。

2009年国庆前和2010年元旦前,高档产品黄金叶(天叶)和黄金叶(大金圆)两个新产品先后上市,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并迅速在省内高端市场脱颖而出。

其中,黄金叶(大金圆)已成为河南市场200元左右价位的主流产品

去年以来,黄金叶(黄金眼)和黄金叶(金满堂)先后成功上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黄金叶品牌产品线。

豫烟已经开始进入一个以黄金叶品牌崛起为标志的黄金时代。

河南中烟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实施黄金叶品牌发展战略,将其打造成为行业有影响的重点骨干品牌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