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事件报道中传媒人文关怀的缺失】真人秀节目人文关怀的缺失

今年1月到5月,我国的传媒对于富士康公司员工发生的连续跳楼自杀事件,沉浸在“N连跳”中不能自拔,各大传媒关于富士康事件报道中,不断创造着新词汇,用十几条人的生命铺就了一些传媒狂欢之路。

现在冷静下来,有太多的问题值得传媒检讨。

跳楼自杀意味着鲜活生命的泯灭,这不是郭晶晶精彩的跳水表演,而是一幕幕惨不忍睹的流血画面。

传媒对此几乎异口同声“N连跳”(甚至还有“连环跳”、“双连跳”)的称谓、第一时间关于跳楼人数上升的报道,不论传媒的当事人主观上如何想的,客观上隐示着一种打破纪录的冷漠期待,像等着看戏一般。

传媒带动公众数着数儿,有的传媒行文中甚至“期待”着下一跳来刷新纪录,硬赋予残酷的人性话题以娱乐元素。

在香港大学任教的前名记者钱钢批评道:“‘富士康梦魇’如同商业大片,具有强劲的传播力度。

一些媒体的确是将其当做喜剧围观。

”网上一篇题为“媒体太无耻了”的文章写道:“我和同事们都非常非常反感媒体搞出来的‘九连跳’、‘十连跳’这种字眼,它让人感觉似乎后面还有‘十一连跳’、‘N连跳’,难道,大家都在眼巴巴期待着后面还有多少人跳楼!?”我国一些传媒关于富士康报道,回过头来想想,留给公众最深印象的除了“N连跳”的数字,还有什么?公众完全记不起来具体是谁,因为什么而跳楼身亡,人类的悲剧被冰冷的数字表述消弭。

煽情的渲染和对自杀的神秘化分析,亦是这次关于富士康公司员工发生的连续跳楼自杀事件报道的另一个明显问题。

有些传媒(不乏有一定公信力的传媒)对于这样应该敬畏的涉及人的生命的话题,采用了调侃、戏谑的“分析”方式,例如这样的描述:“富士康,八连跳,这里不是跳大神,不是仙人跳,而是跳楼,跳出三界之外,不在生命的轮回中。

”还有的传媒在标题上用“魔咒”、“梦魇”、“风水”等概念分析事件,将人祸的分析披上神秘的外衣,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

可能当事人有激起公众富士康愤怒的意图,但是这种做法本身,是对亡灵的亵渎,实际效果是:一些传媒在为找到一个刺激的话题而狂欢。

我在2003年对非典疫情报道的政治煽情做过批评,当时写道:“生命的神圣性应当是全社会的共识,所有人都应当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请自我检查一下我们的报道,有没有对生命的轻视倾向,有没有对死亡的麻木?不论使用多么革命的语言、多么富于情感的语言来描写死亡,在和平时期,任何东西都没有任何理由凌驾于人的生命之上。

” 现在的问题,显然主要是另一种煽情,即一些传媒出于自身利益而争夺公众眼球的煽情,每一份报纸,每一个新闻频道,每一个网站的新闻页面,都在竭力用耸动的词句抓住零点几秒的公众选择瞬间……    把发生连续的自杀事件完全归咎于传媒报道,显然过分了,传媒没有这样大的能量,但是一些传媒报道这类事件人文关怀缺失和不符合职业规范的做法,应该检讨。

自杀通过信息的传播会产生社会传染效应,即所谓“维特效应”(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引发多起模仿性自杀行为);然而传媒对于发生的重大事项,及时报道又是基本职责。

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传媒界对此类情况已经形成了某种职业规范,我们可以借鉴。

例如北美国家的不成文规范是:除非自杀者是名人,或者案件涉及重大的公共利益,一般不报道个别的自杀事件,但要相对宏观地报道自杀事件的趋势和原因。

基于富士康公司发生的连续自杀案件,开始的时候应该低调报道(例如采用简讯形式),随后出现社会传染式的自杀事件,就不宜一一报道,可以采用中观趋势的报道方式加以公开,但不能渲染。

淡化自杀事件报道(除非当事人是名人),这是国际传媒界基本认同的报道规范,我们还不了解和适应这种人性化的处理方式。

原因在于我们在传媒工作中还没有形成人文关怀的职业传统。

传媒还有教育的功能,必要的对公众的心理辅导,在这次报道中基本没有,这也是某些传媒缺乏人文关怀的另一方面表现。

当然,人文关怀不是仅仅表示同情,对于传媒工作来说,这类事件报道还需要理性。

报道一个涉及人的情感、尊严事件,若众口一词,其实很危险,因为报道框架相同,就会产生一个方向的效果,出现社会偏向。

如果改换一种框架或几种框架来表达,由于传播效应的相互抵消,就不大容易造成过大的社会伤害。

这类事情经历多了,有了经验,可以由传媒界行业组织来协调,各传媒采用不同的报道框架,就能改变众人对事件的感知和行为选择;而不断重复同一类煽情的基调、故事,则容易发生社会传染。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2 次访问